在超市,孩子看到一本绘本很喜欢,哭闹着要买,但是价格比网站贵很多,你会怎么做?

花开的声音KiKi


这其实是一个即时满足,还是延迟满足的问题。

对于四岁以下的孩子,如果在超市孩子看到喜欢的绘本,我倾向于给他买。毕竟一本绘本顶多百八十块吧,价格比网站贵,能贵多少?孩子看到喜欢,家长大可掏钱买下。回去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绘本,相信孩子一定会带着愉快的心情沉浸在绘本的故事当中。

大人去超市、商场也有冲动消费的时候。买每样东西,你都会在网上先去比价吗?是不是也会有看到喜欢的东西,立刻马上就想拿下的时候呢?况且绘本多少还具有教育意义,孩子爱读绘本,想买绘本,总归是一件好事情。

对于四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必须在恰当的时候教会ta的一件事:延迟满足。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会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这其实是关于孩子自制力的一个培养。

心理学上曾经有个很有名的“延迟满足实验”。 实验中,实验者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棉花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延迟满足能力越强,更容易取得成功。

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已经4+了,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进行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机会。可以试着告诉孩子,如果在超市买,我们只可以买这一本。如果回家后用手机购买,除了这本绘本,妈妈还可以再多奖励一样你喜欢的绘本。

不要因为害怕孩子伤心而从不拒绝孩子的要求。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他将受益终生。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孩子王育儿顾问

如果是我,立刻买下。

你的孩子多棒啊,他明确的喜欢一本书,想要拥有它,阅读它,一定是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了,或许,由这本书,他就推开了人生阅读的大门。

做为家长,应该支撑。我的看法如下:

1:孩子读书欲望理应满足

讲个故事,《彼得·潘》一书里的虎克船长,凶神恶煞一般, 但一位智者却这样评价船长:此人还没有坏透,因为他的房间里还有本书。“

世人皆认可”读书“是个好习惯,可在当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手机、平板等电子端产品“抢”走,越来越多的家长发愁“孩子不爱孩子”,(其实,不爱读书的家长更多)

能在孩子儿童时期,就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好习惯,这是多少家长渴望的事情啊。你的小孩子燃起了好习惯的火苗,如果被家长因为”贵“而浇灭,那就太遗憾了。

2:允许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

不少家长抱怨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孩子一本也不愿意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家长把”孩子读书“理解为”孩子读家长买的书“。

兴趣和好奇心才是支撑求知欲的基石,在孩子低幼阶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读书,更要允许孩子自主阅读,挑选自己喜欢的书。

无论孩子能在一本书里获得什么,相比于书的价格,都是值得的。


3:网上买书不是最划算

网上买书的确比线下便宜,不过,和迫切想读到一本书的心情想比,反而是贵了。

我在网上买书有十多年了,我有一个购买清单,把自己想要读的书写进去(绝大部分都是不需要立刻读的),每两三个月在网上集中购买。在孩子低幼时期,我给孩子买绘本也是用这种方式。

但如果一本书,想要立刻读到,急用,还是买线下书最划算。网购到货是要等待的,像我住的偏远小县城,网购通常要十多天才能到货。17年双十一买的书,双十二才到齐。

等待耽误的时间,用钱能计算吗?

如果我因为贵,不顾孩子哭闹,坚持回家上网买,或许孩子因这先前的经历已经不喜欢这本书了。


4:运用延迟满足技巧

如果家长是觉得”即时满足“不好,(孩子要什么就立刻给什么),也可以运用”延时满足“的技巧购买这本书。

我也遇到过孩子想要立刻买书的情况。

我首先问她”网上也能买到,回家我们一起网购行吗?还可以多挑一本你喜欢的书。“如果孩子答应,就回家一起网购。孩子四岁后买绘本,我都是和她一起在网上看。

也遇到过孩子不答应的情况,我会让孩子告诉我,为什么你要立刻得到这本书?有一次我小孩到书店看到一本立体书,非要买,我家有那本书的精装版,但不是立体的。

她说,因为这本书里的兔子会动,就像过家家一样,我很喜欢。

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这样回答我给满分。然后我说,我没有买这本书的预算,所以,如果买了这本书,第一,你读完后要把故事讲给爸妈听,第二,这个月就不能再买新书了。

孩子当然是会答应,我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想得到一样东西并不是那么容易,其次,让书的作用发挥尽可能大些。而在和孩子交涉沟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延迟满足“。

孩子天生具有”承诺“性,答应的事情都会做到,除非他成长的家庭环境里,成人经常出尔反而。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用,另外,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可以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给孩子办一张借书卡,让她自己选书借书还书,孩子会非常有成就感,在一个满是书的安静环境里读书,一定比超市里看书更好。


夜妖说

幼儿园之前,我是这么处理的

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有次在童书展的进口图书区看到一本关于恐龙的书,里面配置了几种颜色的彩色铅笔,部分内容可以拆卸下来拼成立体的恐龙,恐龙的身体部位都做了数字标号,打完折90多块。大概是当时在看《你看起来很好吃》这本关于恐龙的绘本,孩子一下特别喜欢这本书,要买。考虑到这类进口书其他时候也不一定遇得到,就买了。但事实证明这本书的动手部分虽然设计得很好,但是超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宝爸拼了一个恐龙,娃涂了颜色,基本就闲置了。所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上了幼儿园之后,我是这么处理的

上幼儿园之后,带去逛书城,有时候会现场特别想买某些书。我们知道,书城大部分大部分产品是不打折的。一个人带孩子去书城,实际购买的话带着孩子拎着书也不是个讨巧的选择。所以我一般会告诉孩子两个事情:


1、跟孩子看下这本书的定价,再告诉孩子如果在网上买,会打几折。孩子开始会问什么是打折。我就简单说就是花少的钱买到这本书,比如在书城买要20块,在网上买需要16块,我就节省了4块钱,这么这四块钱我们还可以用来买别的东西。

2、从当天的角度出发,告诉孩子,妈妈带你坐车再拎着书,也不太方便。

3、那么怎么办呢?这本书妈妈会给你买,我们可以先用手机把这本书拍下来,然后回家再网上找出来买,这样既少花了钱还有快递员把书送上门。

根据孩子的年龄的现实考虑

对于这个问题,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平时满足孩子需求的办法。根据我了解到的,目前市场上的立体书很多在一百块以上,属于稍微贵一些的一类。但如果是“孤本”,孩子喜欢又符合接受能力,贵一点也无妨。如果是哪里都可以买到的,可以跟孩子讲明道理。一方面让孩子从其他角度理解父母不给买的原因,也启蒙了生活的经济学。

但要避免自己的情绪被孩子点燃,或者担心面子问题而妥协,让孩子以为哭闹是解决问题的法宝。


成长观察

如果我的儿子在超市看到一本绘本很喜欢,我会给他买下。虽然价格会比网站贵很多,但寻妈觉得这是值得的。

为什么呢?

一、自主选择的能力,这是网站购书不能让孩子实现的。

现在孩子阅读的书籍,基本上都是父母在网站买下,直接送到家的。也就是说,孩子读什么绘本,不是孩子说了算,而是家长说了算。当然,家长挑选优质绘本,是帮孩子把关,避免选择那些劣质绘本阅读。

但这件事的另一方面,却剥夺了孩子选择绘本的权利,也剥夺了孩子在书籍选择方面的自主选择能力发展。这对孩子发展是不利的。

所以,在网站购书同时,父母反而应该带孩子去书店,给孩子自主选择绘本的机会。

二、被动阅读与主动阅读的区别。

孩子阅读的绘本都由父母买下,再交给孩子,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被动阅读。

但是在超市里,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绘本,要求买下,这是孩子主动阅读行为的表现。此时父母趁热打铁,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并赞扬孩子的这种主动阅读行为。孩子会渐渐养成这种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主动阅读的习惯。

但是相反,孩子买绘本的要求被父母以贵这个理由阻止,等于阻止了孩子的主动阅读要求。当父母要求孩子拿起绘本读时,孩子已经非常被动了。

三、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及时鼓励而不是打击。

孩子看到喜欢的绘本,此时孩子想一睹为快的心情需要成人理解。此时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是孩子的最高峰,所以孩子要求买下。

如果父母考虑到钱的问题而不同意,孩子会觉得自己的阅读兴趣受到打击。如果多次发生这种情况,孩子的阅读热情一次次被扑灭。

综上所述,孩子在超市看到绘本想买,父母应该非常乐意地去付款,不要考虑钱的问题。因为此时,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价值在其中。

父母给孩子买绘本,通过网站的形式,其实最终要培养的,不是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吗?

至于哭闹,那是孩子要求买绘本不得,而采取的一种抗议措施,这种行为不是决定我们买与不买的依据。


寻妈绘本精读

如果是我带着乐乐宝贝去超市,并且发现了一本不错的绘本,宝贝很喜欢,哭着告诉我要买回家。我会先平复她的心情,再慢慢地进行沟通。

首先,摆证据。

我会直接在手机上把这本绘本的价格查出来,再告诉宝贝,网上是多少钱,比超市优惠了多少。

其次,讲道理。我会和宝贝说清楚这个优惠是怎么来的,只要我们多等待几天,就能用更实惠的价格得到同样的绘本。

第三,稍加诱惑。我会当场和宝贝做一个小约定,如果她同意在网上买,那么,我们省下的这些钱可以买更多更好玩的绘本或者玩具。

第四,尊重决定。和宝贝讲完这些之后,再尊重宝贝的意愿,让她自己做决定,是否需要再耐心等待几天。

因为每一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们。

做完所有的工作之后,宝贝还是不同意,那么请不要犹豫,告诉宝贝,不要哭闹,然后把心仪的绘本买回家。毕竟是在公众场合,最好不要养成撒泼打滚的习惯。回家后,再找机会耐心地和宝贝分析其中的差异,平时也要多灌输这方面的知识,以后就可以更好地和宝贝沟通了。

愿每一个宝宝都是通情达理的好宝宝。



爱笑宝妈欧丹丹

孩子看见喜欢的东西,价格比网站贵很多,不论是书还是其它东西,都应该根据自家的钱袋子来作决定。没办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尽量将孩子哭闹的情绪扼杀于摇篮之中,否则孩子闹,买还是不买,都是互相伤害。


与孩子逛超市之前,应该大概有个约定,这次要买什么东西,小孩心理有数,一般不会为难大人的。看见喜欢的绘本,在计划内又有经济能力买,当然立即拿下,别让孩子哭着闹着买。如果不想多出钱,那么与孩子约定好在网上买,立马打开网页对比一下价钱,省出来的钱另外买个孩子喜欢的东西,一般的孩子也能接受的。

总之,把孩子和自己平等对待,他们比大人们想像中更懂事,更坚强。


青春妈妈

我会趁机跟孩子讲讲什么是性价比,讲讲划算和不划算。我的孩子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也是在商场里要求买东西,而淘宝上更便宜。我耐心跟他讲明了,我本来还以为他怎么也得哼唧几下,没想到,他说:"那好吧,那快递几天才能到?"

我当时很感慨,我觉得孩子长大了,懂道理了,心里还是十分欣慰的。

但是这件事之后,有个小小的"后遗症"——但凡买东西,孩子总问"便宜吗?便宜是不是就可以买?"

我有点措手不及,这不是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我没想到会"跑偏"。

很多大人本身没有正确的消费观,经常把"贵","便宜"挂在嘴边,举个例子,你要是见哪个孩子很骄傲的说:"我这个玩具很贵的,要XX钱才能买到!"得,十有八九,孩子就有一个这样家长。

不讲便宜还是贵,那讲什么?讲合适,讲性价比,讲自身消费能力。

身边真实的例子,一个孩子要求奶奶给他买东西,奶奶说:"你去商店买东西,老板把咱的钱都赚走了,你爸妈挣钱多辛苦!不能让人都赚走。"

孩子很懂事,听了,就不买了。

可是这样说真的行吗?不行。一个是因为,会增加孩子的愧疚感,将来,等到孩子长大真正可以花钱的时候,他不敢花。该花不花,这也是一件痛苦的事。

另一个原因是,这话不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切赚你钱的人都是可恶的剥削者吗?商店老板也很冤枉呀,他从批发市场辛辛苦苦把商品拉过来,他也需要适当地赚一点呀!如果人人都跑批发市场去买东西,费时也费事呀,这个时间成本怎么算?

如果买不起,就说买不起,目前这超出了我们的经济能力范围。这是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不会养出花钱无度的孩子。(但我不同意骗孩子,明明买的起,非说买不起。)

买得起,为什么不买?那就是合不合适的问题了,这个玩具我们已经有了,或者这个并不适合你玩,或者其他,总是,温和又耐心的讲清楚。

有一个小建议给大家参考,可以给孩子一点钱,让孩子自己决定买什么。一个星期多少钱预算,花完了就不能再买了。家长的执行力强一点,久了,孩子自己就能养成好习惯了。


贝多星光营

去超市我没有带孩子去玩具区和图书区的习惯,所以没有在超市发生过这样的事,但是我们平均一两周去一次书店,那可是几乎每次都会遇到孩子喜欢的绘本或其它书籍的。但是我的孩子没有因为喜欢就哭闹的习惯,当然,他们也会表现的各种爱不释手,各种磨人,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我,偶尔也会为了让我更心软,表现的眼圈通红,热泪盈眶,但是我知道这只是他们想打动我的一种方式,我不会因此就随便心软,而是视情况再决定如何处理。

第二,不过也真的有些绘本,主要是外文原版绘本,100多块一本20几页的图画书,这个价格真心超出我的承受能力,即使网上也是没有折扣的,这种时候其实是有些无奈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会直接告诉孩子书的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算,这意味着本来可以买4、5本书的价格只能买一本,不划算,所以我们可以经常来书店看。如果孩子就是想回家看,那我会答应她去图书馆借阅此书,有些时候面对孩子的哭闹或者坚持虽然不能妥协,但是一味的拒绝也是伤害。我觉得最好的教育,是可以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有时候有的书我觉得华而不实,或者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买下来,为了不让孩子难过,我会告诉孩子这本书不适合买下来,但是他们可以挑选一本其它的,如果价格在我接受范围里我会买,如果依然很贵,则选择上面两种方法。

第四,去超市前要列清单,同时给孩子一个购买物品的数量和金额的限定,一般去超市的话少不了买零食,所以临时遇到好看的绘本又比较贵,可以告诉孩子超出了你们的预算,不在购物单里。

不过,无论是在哪里,孩子哭闹都是不妥的。以前我看到过有人分享经验,甚至一些育儿经验里也有提到,如果孩子在公众场所因为没有买他想要的东西哭闹,家长可以不予理睬,躲到一边让孩子哭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也尝试过,但是我真心没有那么铁石心肠以及强大的内心,如果是在家里还可以坚持一下,但是在公众场所,尤其如果是书店这种需要保持安静的地方,我很难想象一个孩子的哭闹声会让周围的人有多么反感。当然我也不会因为他哭闹就妥协,我会直接放下手里所有本来要买的东西,直接带孩子离开,就是要哭也找个不影响别人的地方哭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习惯用哭闹表达对愿望没有被满足的不满,那就不会单单只是绘本,多半在其它事情上也会如此,所以,家长还是要先解决这个实质问题,让孩子学会接受延迟满足,或者是直接被拒绝。


好妈咪修炼手记

不买!并不是书本价格的问题,也不是孩子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只是不能助长这种只要哭闹就能解决问题的态度!

孩子的世界,有很多他想却做不到的事情。很多时候,家长都会因为孩子哭闹,而妥协,但妥协的后果是啥?只是孩子暂时的开心,但是,不会因为你的这次妥协,他就没有下次的哭闹,他只会单方面的认为,只要我哭闹你就能满足那些我想要的却不能得到的东西。孩子想要的无非就是吃的、玩的,这些都是小东西,但是小东西解决起来也是有大学问的!

记得在一个商场吃饭,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那个孩子大概12岁有余,整个人躺在地板上耍赖,大喊大叫。。后来听周围人的只字片语知道,他妈妈带他来吃饭,但是,没有座位,他妈妈想换一家,他不愿意,就在那和妈妈吵闹起来,后来因为实在协调不过来,他妈妈也没办法满足他,他就耍横,躺在地板上又哭又闹。这时,他妈妈去哪了?他妈妈离开了,他妈妈由于接受不了他的胡闹,离开现场。这种状态维系了多久我不知道,但是,只会看到很多带小孩的妈妈爸爸,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带到那个哭闹孩子的身边:“你看哥哥哭,就因为他不乖妈妈不要他了,他才哭,所以,宝宝要乖哦。”也有人蹲下让他起来。他成了众人眼里的不听妈妈话的孩子!其实,没有坏孩子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也许他妈妈就是曾经无数次面对她的哭闹都妥协了,所以才会造就12岁的他如此,要是妈妈在他小的时候就能漠视他以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到事物,能更早的教育他这种行为的错误,也许就不会让他成为众人口中的叛逆!

个人认为,在孩子哭闹的要某件东西,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等到他冷静了以后再决定这个东西或这件事是不是有买或者做的必要!可以把正在闹脾气的孩子抱到一个相对安全,并且避开人群的地方,然后,等待!看着他闹,看着他哭,一分钟也好一个小时也好,就是看着他等着他停止。等到他停止以后,再抱抱他给他安慰,告知他这么做是错的。哭闹是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的,因为那不是正确的交流方式,正确的交流是在冷静并且和平的情况下产生的!向孩子表达同理心,告知他你明白他迫切想要做个或者想做这个的需求, 告知他在什么其他状况好的情况下可以买或者可以做,让他明白你懂他,只是他的方法用错了!


雯_202555250

在超市,孩子看到一本绘本很喜好,哭闹着要买,但是价格比网站贵很多,你会怎么做?我会让孩子打开内容,如果她确定真的很喜欢,那么我会买下来给她的,毕竟绘本是书籍,孩子喜欢是好事,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行亲子阅读等。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多多少少也受父母教育所致和父母的习惯所影响。或许是我本来就喜欢看书的缘故,周末会经常带孩子去书城和楼下超市看书,感觉很不错很喜欢的书才会买回家。

所以孩子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一般去书店或楼下超市就会选一本书看,看完了我们一起回家,如果她想要买的肯定就是自己内心特别喜欢的,所以我不会因为贵或网购便宜而拒绝孩子此刻就想拥有的那种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