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所有漢族姓氏源頭都是黃帝呢?

我很冒險的夢

根據文獻的記載,所有的先秦古姓,幾乎都可以追溯到黃帝一系。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中原地區不同時代居於統治地位的部族,如顓頊、帝嚳、堯、舜,以及夏、商、周的最高統治集團等,全都說成是黃帝的後裔。

陳絜在《商周姓氏制度研究》中指出:“且不談在古姓產生之初就存在等級性的觀點是否合理,單就姬、酉、祁、己、滕、任、荀、僖、姞、儇、依等十二姓皆是從黃帝之姬姓中分化出來的,並可與姜姓一道追溯到少典氏這一點,便不免使人產生疑問。如果聯繫相關文獻,還會發現一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即所有的先秦古姓,幾乎都出自黃帝一系。”

“如此這般地繞來繞去,周代的族屬幾乎都成了黃帝之後。再往上追溯,便都成了少典氏之後,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炎黃子孫’。那麼,便產生了一個問題,‘有蕎氏’、‘方雷氏’、‘彤魚氏’之後又跑到哪裡去了呢?顯而易見,這樣的譜系其可靠性是要大打折扣的。”

姓氏學研究學者曹濤先生在《中國姓氏研究中的誤區與盲點》一文中指出了姓氏研究中的問題:

“誤區之二:部分姓氏研究者之目的,似乎一定為某人某姓,尋找光榮體面的祖先。……上古之時,人類的生存受到環境與生產力的影響,人數肯定沒有那麼眾多,除了若干部落首領(即通常所指的黃帝、蚩尤、共工、堯、舜、禹、湯等)之外,必定還有眾多的庶民百姓,甚至應包括一定數量的奴隸。如此眾多的芸芸眾生,難道他(她)們之間竟無婚姻嫁娶嗎?難道他(她)們都絕後無嗣嗎?如果有,何以在姓氏探源中竟全無他(她)們的位置呢。”

《風俗通義·姓氏》雲:“張、王、李、趙,皆黃帝賜姓也。”這種考證就屬於無稽之談了。

正如白壽彝所言:“如果真象《史記》所講的,黃帝的戰功和巡幸的地方如此之大,就有點象後來的始皇帝了,但這在當時是不可能的。如果把黃帝理解為一個族系,則它活動的地方奶是以中原為中心而與四周發生交涉,這與考古學文化分佈的狀況還是基本上相合的”。

因此,所有漢族姓氏源頭都是黃帝的說法是不靠譜的。


濁世清風

♥♥【史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傳說十四人。”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夏朝、商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


♥♥【黃帝】乃五帝之首,傳說其母感北斗而孕,生下幾十天就會說話。少而聰穎,敦厚能幹,聰明堅毅,15歲便被推舉為軒轅部落首領。

♥♥【炎帝天下共主時,【蚩尤】兼併諸候,酋長們相互攻擊,戰亂紛紛,生靈塗炭。炎帝無力便求救於黃帝。

♥♥【黃帝毅然擔負起天下重任。與【蚩尤】大戰於涿鹿,直殺得天昏地暗,戰鬥十分激烈。在大將【風后】【力牧】的協助下擒任了蚩尤,被將其誅殺。各路諸候服其威名,尊為共主。後有蚩尤部將不服造反,亦被剿滅。【炎帝】雖被蚩尤打敗,但實力尚存,不滿黃帝取而代之,起兵反抗。炎黃二帝大戰於坂泉之野,經過三場鰲戰,黃帝得勝,終於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黃帝活了一百多歲,在位很久。在位其間,以德政治化天下,分華夏為九州。政治安定,文化進步,華夏脫離野蠻時代,走向文明。他自許多發明和製作,諸如文字、歷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從此,華夏社會走向文明之路,一道生息發展,不斷繁榮。

♥♥所以,人們皆以黃帝為始祖不足為奇,不應大驚小怪,難道有誰不願以【黃帝】為始祖嗎?肯定沒有。既是年代久遠,記載乏文,人心所向,天下歸心,有什麼不好呢?答曰:【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何樂而不為!


louanhuamingyouyicun

首先黃帝之前歷代的帝王都漸行漸遠漸無印痕了。即使到了黃帝時期,也大多被神話了或者把黃帝及其以前的流傳混為一談了。

不過,所有的姓氏源頭都是黃帝是真的,這點倒沒錯,不要因為混為一談的傳說就懷疑一切。

遠古八姓,是中國遠古時期根據聚落所在地分別命名的,“姓”之所以從“女”從“生”,是因為聚落裡都是婦女。當時的人都是“皇”或者“帝”的人,男人是士兵,跟隨“皇”和“帝”征戰,掙的爵位,遠古五個爵位最低是“男”。之所以是“男”,就是允許有性生活。也就是說,到了“皇”“帝”的聚落裡,有爵位的人才可以過性生活,沒爵位的人只能駐紮在聚落外圍。當然“皇”“帝”是可以和所有女人性生活,爵位越高的人,擁有性生活女人人數越多,但有一定限制。當女人生下小孩,“皇“帝”的男孩為一個群體,有爵位人的男孩長大後,依然編入隊伍,靠掙取爵位贏得性生活的權利。而“皇”“帝”的男孩長大後自然擁有性生活的權利。這就是遠古時期中國人出於一脈的原因,到黃帝時,由於整個中國幾乎都在黃帝的統治之下,所以黃帝的男孩就在出生的聚落裡生長,為了區別這些男孩,給他們冠以聚落的姓,這是中國男人有姓的開端,為了避免同姓婚配,成年的男人必須到另一個姓的聚落裡去生活,一旦穩定下來,姓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黃帝的子孫佈滿了領土內所有的聚落。由於征戰減少和黃帝子孫眾多,非黃帝血脈的男性爵位越來越少,直至沒有。所以後世所有的姓都出自黃帝毫無疑問。


詩人的眼睛83314

姓氏,必然有姓有氏,也就是以原始家族發展壯大形成氏族的部落,進而發展成為姓氏,我們知道在原始時期有很多這種氏族部落,有些氏族發展壯大很快,形成一方勢力,比如燧人氏、有巢氏、有熊氏,根據各地考古發現的遺址,在河北有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8000年前河南的裴李崗文化,陝西有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各地還分佈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等,這些都是超過5000年黃帝時期的,所以炎黃子孫是統稱,是華夏的代表,但從血緣關係上,未必就都是黃帝的血緣子孫,或許更早的人類是有共同祖先的,但在5000年前中國大地上已經散落著各地的部落了,不過這些都不妨礙我們承認是炎黃子孫,因為炎黃就是我們的先祖代表。


大無量67844802

在黃帝之前,中華先民中明確可查的帝王世系中尚有伏羲女媧世系,炎帝世系!這兩大世系的後裔眾多,並不比黃帝世系的後裔少!但這些後裔,在黃帝進入中原之後,都成了黎民百姓,而黃帝的後代都是奴隸主貴族。

到了漢代漢儒編《百家姓》的起源時,都是古籍找到某人姓某姓,便確定為某姓之祖。而某人多為貴族,為黃帝后裔,便把黃帝作為了姓氏源頭。

實際上,這並不正確!因為原始社會就有姓氏!如韓氏,百家姓中把這個姓氏來源確定為韓流和周武王少子,實際上韓氏族是中華土族,韓流是黃帝與韓氏族結為婚姻後生的兒子,後人便把韓流作為了韓氏源頭,抹殺子韓氏族的貢獻!

詳見《山海經易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各大網店書店有售。


山海經易讀

這個非常正確,黃帝是中華三祖之一。掌握著大量社會資源,當源就會有永眾多的女子和眾多的兒子,從而產生N個後世子孫。這個從另一個角度就可以找到類似答案。西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作為王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地盤,有人口,有財富,當個王爺己到人生頂峰了,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取上眾多美女為人生目標,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勝有100多個兒子,幾百年後子孫成千上萬,連劉皇叔都自認劉勝之後。一代天嬌征服了亞歐大陸,如今他的子孫後代有一千七百多萬。黃帝的子孫華夏族生活的黃河流域是當時最肥沃的生存之地,能夠養活大量的人口。而且三代以降掌握權力的王侯都是黃帝的直系子孫,有兩千多年。周武王姬發,姬姓黃帝后代。滅紂後實行分封制,把王室子孫分封到各地建立諸候國。周初封國主要的有七十一個,姬姓佔五十三個。經周朝八百多年的開枝散葉,子孫遍天下矣!如今姬姓人口四十多萬人,但姬姓派生出的姓氏多達幾百個。像張劉等大姓皆黃帝裔孫,黃帝子孫遍天下不足為奇。從另一個層面上中國人有.冒認祖宗的習慣,在編寫家譜時往往寫上自已是歷史某某名人後代,此外還有歷朝功臣宿將和異族首領被\\賜姓的現象,所以追根塑源都可以樊到黃帝枝脈上。


關東俠客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中國的歷史實在太長,長的有些記載或傳說都說不清楚。特別是在文字出現之前,那些更古老的信息便無法很正確很完整的流傳下來。

目前發現的甲骨文是商代的,公元前16世紀 ,距金約3600年,假設文字還可以提早500年,那麼在文字之前的中國古代歷史至少還有一千年,

這一千年的變化和故事實在太多,但真正流傳下來的信息無非就是以勝者的角度歌頌或闡述的一些事情,其中更以黃帝的故事為多

作為後世讀到這些故事的人,便也會想象自己的祖先在那個時代是不是也應該有所作為,總不能是石頭裡蹦出來的吧。

那麼怎麼追溯祖先的事蹟呢?

如果史冊裡有零星記載的,那便以之為模板加以拓展,沒有的,那就根據當下自己所處的環境和文化氛圍推測自己的祖先應該是誰。

如果沒有比黃帝更優秀或旗鼓相當的人物,比如炎帝、蚩尤之類,那直接選黃帝就最妥當的了

即使是匈奴或南蠻等,在受到漢文化影響時,也會陷入這樣的怪圈,這便是文化軟實力的作用。

勝者為王,大家都想當王者,於是不管是祖上還是子孫,便都成了名流,這本來就是人性常態,反正也驗證不了,不會有錯,何樂不為。


圭海四記

所有姓氏的源頭都是黃帝?誰告訴你的?這種說法明顯是錯誤的,應該說大部分是黃帝才對。

從春秋戰國諸侯國來看,至少嬴姓、姜姓、隗姓都不是黃帝之後。嬴姓以少昊為始祖(後人也把少昊算作黃帝兒子,其實不對)、姜姓以炎帝為始祖、隗姓則是赤狄之姓,赤狄可以上溯到商代的鬼方,再往前不知道了。嬴姓又有分支趙氏、秦氏等,姜姓分支呂氏、齊氏等,隗姓分支翟氏、狄氏等,這些姓氏的源頭都不能算黃帝。

所以我們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就會看到,黃帝有個孫子叫顓頊,舜、夏、楚都是顓頊的後人;又有個曾孫叫帝嚳,堯、商、周都是帝嚳的後人。其實這並非歷史史實,因為在《詩經》的《生民》和《玄鳥》這兩篇商周史詩中,商周認為自己始祖契和棄都只是上帝的兒子,沒有帝嚳也沒有黃帝。而《五帝本紀》取材戰國儒家的《帝系》和《五帝德》,可以認為主要反映的是戰國思潮。

感謝閱讀!


林屋公子

謝謝相邀!

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中原地區不同時代居於統治地位的部族,如顓頊、帝嚳、堯、舜,以及夏、商、周的最高統治集團等,全都說成是黃帝的後裔。這些部族,接連居於統治地位,歷時久,勢力大,佔據的地盤廣,所以人丁極其興旺。通過對120個大姓的研究發現,無論從血緣關係上說,還是從地緣關係上說,黃帝族有許多姓氏與河南密切相關。黃帝族主要有兩大分支:一為顓頊族,二為帝嚳族。

黃帝子孫軒姓望族現在散佈在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安徽、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江蘇、青海、臺灣、北京、上海等人口接近30萬。

黃帝族裔的86大姓:

王、張、劉、陳、楊、周、吳、孫、胡、朱、林、何、郭、羅、宋、鄭、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傅、曾、彭、蘇、蔣、蔡、賈、魏、薛、葉、閻、餘、潘、杜、戴、夏、鍾、汪、田、範、石、姚、鄒、熊、陸、孔、康、毛、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錢、湯、黎、常、武、喬、賴、龐、樊、蘭、殷、施、陶、翟、安、顏、倪、嚴、牛、溫、蘆、季、俞、魯。


鐵男春秋

我所知道的就有兩個,黃帝只是漢族姓氏中最多的一支源頭,並不是所有都出自黃帝,還有炎帝。請看遠古世系圖:

黃帝
炎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