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吃飯會不會出現宰客現象?

cz34306328

去過日本三次,對日本的餐飲有些印象,第一次去是1999年,那時感到日本的餐飲很貴,而且量很少。那一次去時孩子還小,同一些朋友一起吃3000日元一份的日式套餐。小碟、小碗、小籠一個個的端上來,一個個吃完,但孩子等不及了,問“爸爸,怎麼還不上菜啊?”她把這些日式料理當成國內餐飲的圍碟了,而都結束了也沒有上大餐,她是一臉的失望……



那一次還去了一家中華料理店,很奇怪只有幾個菜,其中一盤麻婆豆腐要700日元(當年日元比例達到了1000日元兌70人民幣),合50元人民幣。

後來去日本不同了,日元貶值而中國人的收入增長了,但日本的物價20年來變化並不大,這樣看來,雖然在餐飲上依然高過中國,但不是覺得特別的貴了。而且日本都是明碼實價,也就不會有宰人現象了。

其實日本人在吃的上是很節省的,很少有大吃大喝現象,在算帳上也是很斤斤計較的,我認識一位叫川崎的朋友,車裡有好多餐館的打折卡或優惠卷,每次去吃飯總能翻出來,算帳時很仔細,對自己的節省也沾沾自喜。

另外日本人在服務上是一視同仁的,不管你是外國人還是本國人,是穿著華麗還是隻穿工裝,都不會有高低貴賤之分。

日本人還有一個習慣就是不打包,不打包的原因是沒有剩菜剩飯,都會吃的乾乾淨淨,然後會把盤子疊在一起,把桌子簡單收拾一下,以減少服務人員的勞動,彼此都懂得尊重。
總之,日本可能餐飲要貴一些,但宰客現象很少。


書影

在日本生活七八年的我來說說我所見所聞吧。

在日本吃飯會不會出現宰客現象?

我想應該是不會有的。大多數日本餐館都是明碼標價,同種東西的價格,雖然每個店可能會不一樣,但是相差不大,頂多就幾百日幣的差別而已。有些餐館還會在店門口放上與食物一樣的模型,寫上價格。有的也會在門口放上菜單。進去之前可以看菜單。也可以看那些跟做出來菜品一樣的模型菜品,看它們價格。如果你覺得價格貴。沒有你想吃的菜。可以不用進去的。避免了進入飯店之後,才發現沒有想吃的菜,想出去又不好意思出去的尷尬。


日本的餐飲消費。在我看來比起國內要算合理。普通的上班族,一個月工資平均是25萬日幣左右。日本這邊餐飲店到吃飯時間都很擁擠,一般是需要排隊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外消費真的不貴。早點在便利店裡面買飯糰,咖啡解決。便利店裡面東西也是明碼標價。大多數餐飲業都是早上11點開始營業,去大眾食堂:日高屋,松屋,吉野家或者街道旁隨處可見的拉麵店。一頓飯的花銷大概在500日元到1000日元之間。這個消費價格差不多跟東京都時給扯平(東京都時給平均1000日幣)。

在這個幾乎人人都可以自由出去外食的狀況下。餐飲行業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很多店鋪都會給顧客發優惠券,或者積分捲來吸引回頭客。記得學生時代打工的一家連鎖拉麵店。有一次做拉麵活動。平時一碗600日幣的拉麵。做半額活動,居然吸引了非常多的日本人排隊,從店門口排到了另外一個街道上。現在再加上消費稅上漲到百分之八,明年飲食行業可能會上漲到百分之十。一旦消費稅上漲,店家都會在門口貼一個告示,說明因為消費稅上漲,價格可能變貴的通知。就怕因為價格太貴客戶群會減少,跟談不上宰客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日本人手頭零花錢不寬裕,對10日幣,50日幣的價格變動也會斤斤計較。所以有很多店要不是因為消費稅上漲,價格還會保持好幾年不變的。

所以日本店鋪宰客應該少之又少。


believe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從下面幾幅圖片中找到心中的答案:


不難發現他們有2個共同點!

NO.1明碼標價

NO.2真材實料

但造成這樣的結果,原因究竟是為何?

從橙籽多次去訪日本的經驗來看,分為以下3點!

NO.1認真嚴謹

日本人對於工作上的事情十分嚴謹認真,對於細節的把控,幾乎都精細化,不能有絲毫的馬虎。比如,超市的商品都非常的精緻、無論是點心、食品、封面...;很多細小的東西都分類標識;在別人不顧及或大多數人覺得不必要的細節上較真,做到完美...這種處事風格,也用在了食物上面,你會發現,在櫥窗上擺放的樣品,與實際上擺在餐桌面前的所差無幾,而且關於每到菜的做法、前期準備、食材的料理上都有嚴格的要求!

NO.2信譽至上

對於這一點,日本從孩紙時期就要求做人誠實,即使犯錯勇敢承認後,會受到表揚,但是如果欺騙或嫁禍必受到懲罰,在如此教育下的孩子,長大後,就明白做人要以誠為本。延伸到家裡不說謊,學校誠實,企業要誠信。如果一個企業在產品問題上面出問題,輕則負責人引咎辭職,重則整個企業倒臺。

在如此環境下,個人的發展、產品的質量、整個企業的信譽...都關聯在一起!只要一經發現情況,整個個人榮辱與企業興衰都會緊密相連。

NO.3細緻,到吹毛求疵!

日本的守時就不必多強調了,據一位在日本朋友敘述,他發送會議或集體活動通知,需要在通知上標註畫出詳細的路線圖,並且標出街道名稱,顯著標志,公交站、地鐵站,更讓人絕對不可思議的是,一定要寫上從車站步行到目的地,要花多長時間,還要精確到分。如此詳細...令橙籽毛骨悚然有木有!

不得不佩服,他們對於事情精益求精的態度,嚴謹細緻到令國際其他民族都覺得不可思議。

難道這些是天生的?橙籽不相信!

探究其根本原因!

橙籽認為是傳承!

大多數日本人的這種嚴謹都是後天培養的!

80%的都在各個企業中一直流傳下去。

你會發現日本的年輕人,也不是很嚴謹,他們多數也和其他國家年輕人一樣。但是一旦進入企業就被磨練了!

據朋友說,因為日本的職場可以用:殘酷!兩個字來形容,如果你親眼看到一個年輕的新人,因為犯了錯誤,被上級領導從晚上9點一直罵道凌晨3點,所有你能想到的髒話,都用上。連續罵了1周(7天),結果就是,這個年輕人病了1個多月,從一個活蹦亂跳的人,變為陰鬱的人後,你會怎麼做?無論是否辭職或繼續工作,在這種環境下,每個職員,都會盡力減少錯誤!如何減少?那就是在工作上事無鉅細,讓自己變得更加嚴謹起來,久而久之,時間一長,養成了習慣。就這樣一代又一代,使得日本整個企業將這種嚴謹的風格傳承了下來!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如果一個在日本的餐廳出現宰客的現象,那麼它就等著倒閉吧!因為日本的餐廳分幾類:1.家族企業(即祖傳父、父傳子、一家人經營);2.連鎖企業;3個人企業;4.其他。且都靠口碑相傳,無論哪一種,如被爆料出來,失去民眾的信任,必定不會興盛下去!


沐橙籽

抱歉,這個問題說多了,會被人罵。

但說真的,去過日本旅遊2次,日本針對外國人的宰客現象真的沒有。日本不像東南亞國家,有種很明顯現象:就是同樣的東西,對國人和國外人是兩個價格,宰國外人很嚴重。

在日本吃飯比較貴,吃一個普通的午飯套餐大概要1500日元以上(摺合人民幣100元左右),晚上去餐廳如果點個餐,大概人均都要300元人民幣以上。在食材上,魚是最常見的,熱燉的食物很少,烤雞烤肉也是常見,蔬菜是泡菜、伴涼菜為主。

但是日本的菜單都是明碼標價,海鮮會把重量、大小、烹飪方法都做標明,而且服務人員不會給你推銷貴的和大的,如果你點多了,他還會建議你少點些,吃不完的。

除了明碼標價外。日本餐廳的食物,可以說是絕對的新鮮,這一點是相當難得的,日本廚師對待每一個菜,把它當做自己的作品,講究完美,而不是單純為了賣出去賺錢。

在日本,如果你吃到不乾淨的食物了,或者吃飯時被騙了,幾乎是不可能的。或者你在餐廳吃飯丟了錢包,或者什麼東西被偷了,更是少了。在日本被騙,被偷,都是極少的事情。

我覺得這一切都來自於,日本人從小開始培養的匠人精神,日本是終身僱傭制。企業是一生僱傭職工,所以就培養了職工對待工作絕對的忠誠、嚴謹、服從和細緻。從小的方面說,日本人做事有一種匠人精神。

在日本,諸如60年專注做壽司,50年專注蒸米飯之類的事例,都存在於日本很多家餐飲小食店。

日本人講究“一生只做一件事”,所以對於很多廚師來說,做飯就是他一輩子的事情,他要的越做越好,越做越完美,而不是今天開了飯館賺點快錢,大不了倒閉了,明天再去跑滴滴。


小川叔

已經有了142個回答,基本上都是持否定態度的,說日本吃飯不會被宰,就一個答非所問,還楞扯說例子是從我的那本《冰眼看日本》裡來的,其實他那不知所云的話和我那書毫無關係。

如果要認真地說,在日本吃飯也會被宰的。都是人類社會嘛,最多有程度差異,不會有本質差異。

在這裡“宰人”的意思並不是“殺人”,而是指“通過不正當的手段,違反顧客的意願,收取了較多的費用”,這裡的“不正當手段”可能是詐騙,也可能是脅迫,中國這兩種都有,日本也一樣。

這種宰人手法在日語裡叫“ぼったくり”,這個詞原來是用在餐飲業的,現在其他行業也用,叫“ぼったくりビジネス”( ぼったくりbusiness),天底下哪兒都差不多。

首先是用詐騙手法來宰客,基本上就是以次充好,這個問題在2013年曾經都有過一次“嚴打”的浪潮。

那年從關西的阪神阪急大酒店開始揭發出來的“食品偽裝”問題,後來波及到了全國各地的各大酒店,傳媒報道這個新聞讓觀眾讀者大開眼界。

(阪神阪急大酒店的老大們在謝罪)

日本的大酒店都經營高級餐廳,這些高級餐廳賣的都是天價,天價的一個理由就是使用了“最高級的食材”,但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樣。

用泰國的養殖蝦來冒充日本產對蝦,用美國豬肉來冒充什麼“霧島豬肉”“沖繩豬肉”都算沒有技術含量的,最牛的是用廉價的美國牛肉來製造“假和牛”。

(說實話,只有行里人才知道這些蝦到底是天然還是養殖)

肉質為“雪花肉”的“和牛”算是一種品牌,在海外也有生產,但是日本禁止海外和牛進口,所以一般人以為在日本吃的“雪花牛肉”都應該是日本生產的,即便不是松坂牛神戶牛這種最高檔的,也不會太便宜吧?其實不然,有專門製造“雪花牛肉”的機器,牛脂肪通過密密麻麻插進牛肉的針管注射進去,拔出來就成了夾有脂肪的雪花牛肉,不但好看,而且因為脂肪含量高,烤出來也又香又嫩,沒有人吃得出來。

(雪花牛肉,但要當心,這種肉是可以作假的)

光是阪神阪急大酒店自己交代出來的數字,從2006年3月到2013年9月,就在47個菜單裡造假,騙了7萬9千人。

用脅迫的方法的也有,在所謂“繁華街”上陌生的酒吧或者夜總會,進去喝兩杯酒,和女招待聊了兩句,結帳時讓你掏個十幾甚至幾十萬日元(一萬多或者幾萬人民幣)的店多的是,如果拒絕支付的話,邊上的彪形大漢胳膊上可都紋了花在。當然願意報警也行,有時候警察也能解決問題,但是

警察見到這種人就討厭:你上這種店幹嘛來了?智商欠費,找抽。

在日本的旅遊景點周圍吃飯確實不太看到很離譜的宰客現象,這是因為那些地方就沒有什麼高級餐廳,都是大眾餐廳,大眾餐廳不宰客,這點在中國也一樣。旅遊景點的餐廳就更不能宰客了,你敢宰客就等於是在把生意讓給周圍的便利店,日本的便利店裡賣便當,完全可以充飢解渴,遊客是來看風景來的,不講究非要吃館子,便利店完全可以湊合。中國的旅遊景區如果引入連鎖便利店的話,估計邊上的餐廳也就宰不起來客了。

(便利店裡吃的喝的都有,連啤酒紅酒都不缺,輪得到餐廳來宰客嗎?)

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不能那麼說了,有些時候是被人宰了不知道,也有些時候是被人宰了不能說。


冰冷雨天

在日本,完全沒有宰客現象也是不太可能。本人去過日本,日本物價本來就比較昂貴,基本就是看看而已,但標價一旦出來就很少變動,所有一般不會坑價格。



日本人甚至為了避免金錢上的糾紛,在拿錢和找錢時都非常小心,他們收銀前有個小盆子,專門放錢的。如果你付少了,他動都不動,直接和你說,就是避免這類問題。

當然假貨基本可以杜絕,食品也是有規定保質期的。記得渡邊純一寫過本鈍感力,就是他們一起到賓館吃海鮮,可能是海鮮不是特別新鮮,有幾個人拉肚子。賓館經理嚇得半死,又是道歉,又是免單,生怕投訴,因為投訴直接封店的。可想而知管理之嚴。



當然如果遇到宰客行為可以報警,如果情節嚴重,警方可以責令店家停業。從2000年起,日本很多地區陸續制定《宰客防治條例》。“條例”規定飲食店以及色情行業具有“價格標示義務”,“禁止進行不正當勸誘行為”以及“禁止進行不正當的索取費用行為”等。此外,日本還有《消費者保護法》、《消費者契約法》等。



《消費者契約法》規定,消費者被迫或者因被騙而締結不當高額商品購買契約的話,可以在規定時間內要求解約。在日本,消費類法律相對健全,宰客事件相對很少。


喬春雨一個斯多葛

在日本吃飯會不會出現宰客現象??


不知道為何會有這種想法呢……

在日本,無論是高級料理店,還是一般燒肉店,甚至“屋臺”(大排檔),日本的店家都不會出現宰客現象。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出品品質有保障,那麼客人總會有的,不需要為了做一次交易而把自己的名聲做壞。因為在日本,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名聲、聲譽都比生意來得更重要。


日本人從小就被培養重視約定、個人名聲,所以匠人精神是一直代代相傳的傳家寶。無論是在商業區還是小街巷,我們可以見到很多傳承了數代的家業。它們大多是從爺爺的爺爺輩就開業,一直延續至今。年輕一點的起碼都有3、40年的歷史。在他們看來,一輩子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已經足夠了,例如壽司之神、米飯之神、經營之神。他們不需要靠大規模炒作來宣傳,反而通過很稀鬆平常的產品就已經獲得市場口碑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家平常到極點的料理店,我和妻子各自點了自己喜歡的拉麵和炒飯之類,店員在確認訂單的同時,會向我們確認口味的濃淡,還會建議那個炒飯分量可能會比較大,可以選擇個便宜的小分量。還有,日本的餃子裡面都含有蔥,有朋友不吃香菜、蔥蒜之類的東西。店員在確認之後會建議我們取消這款訂單。

由此可見,日本的店家相比價錢,他們會更注重客人體驗,傾向站在客人角度去考慮,務求帶給客人一個最合適,最舒服的用餐感受。除了明碼標價,食材炮製方法、用量以及熱量都會明確告知客人。因為在日本社會,如果發生宰客、用料不符合宣傳甚至食物中毒的惡性事件的話,那麼這店家、老闆、店員都很難在同行業裡面立足了。


小眼睛的日常

最近幾年去日本旅遊的人很多,形式也多種多樣,有跟團遊,有自助遊,還有通過商務旅遊,考察,或者探親訪友等方式去順便遊玩的。

出去遊玩除了欣賞美景,瞭解異域文化,體會異域風情,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品嚐當地美食。



不過,由於我們中國特殊經濟社會環境造成的我們心裡防衛過度,對外界不信任、擔心上當受騙、擔心被設計等等,這些種種顧慮已經根植在我們內心,以至於我們把懷疑一切、質疑一切變成了一種本能。

相對於國內這種相互欺騙、爾虞我詐、為了經濟利益不擇手段這些現象來說,日本要好很多很多。就題主關心的在日本吃飯會不會被宰客這個問題,可以很絕對地說:不會發生。但是排除一種狀況,就是不要去所謂的紅燈區或者是風俗店高級會館之類,曾經有過報道,只點幾杯喝的,沒準兒就能讓你光著出來。

再說說為什麼日本社會能做到讓普通人如此放心。這固然離不開法律的約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因素。提到日本的文化話題太大也太深,恐怕爭執也會很多,在這裡只提一點很核心也很重要,對近代日本影響也是最深的,就是----“恥文化”。


日本的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不要給別人添麻煩,不要給別人造成困擾,他們認為那樣的行為是可恥的行為。這也就不難理解在日本為什麼公共場合很少大聲喧譁;開會、看電影、聽音樂會時手機全部靜音或者關機,在途中進場或者退場都是貓著腰只是為了不影響他人;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在日本很少看到垃圾箱,更看不到掃大街的清潔工人。

在日本留學勤工儉學或者工作的人最擔心的恐怕就是拖欠工資了,這事種情在日本基本上可以定義為傳說。同樣,不要說飯店宰客,就算是盈利情況變壞,需要降低成本,需要少放一片肉,店主恐怕都會糾結很久,為了信譽,最後放棄。

可能有人會拿近期日本神戶鋼、日產汽車的事來說事,這從人性上來說完全行得通,畢竟日本2億人口,生存競爭、企業間的競爭也是很激烈的。為了集團利益,也是為了自己在職期間的業績,粉飾太平,弄些虛假數字忽悠大家這事是完全可以幹出來的。但總體來說日本的經濟、社會、人文環境還是很不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的地方。


舊日時光1

雖說我真是不太喜歡小日本,但對於這點還是得實話實說,也不能說虛的,在日本,吃飯還真是不太會遇到宰客現象。至少,我這麼多年,往返日本三四十次了,也在日本吃客這麼多次飯了,從來就沒有遇到過宰客的情況。當然,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也不能說絕了,我沒遇到,也不代表別人就沒遇到,但從我的個人觀察來看,這個現象應該不太有。

日本本身物價就比較高,在日本無論就餐還是購物,都是明碼標價的,你按照價格付費就行,該是多少就是多少。而且日本的餐廳,一般食材都還是不錯的。也不太用擔心質量問題,日本人在這點還是做的可以的。日本的企業和餐廳,都比較注重信用,不會僅僅只注重一次新買賣,他們認為信譽是企業生存的很大立足點,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日本人從小接受的是恥感文化,讓他們不會允許自己做有辱自己餐廳信譽的事情。


千帆遠澋

不得不說,關於這個問題,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有一個特別讓人難過和不願意承認的現實。

我去日本時,在好幾個城市,尤其是華人比較多的大阪和京都等地,每每問當地的華人朋友和日本朋友,請他們幫推薦一些當地的特色餐館時,他們比較一致的意見是,只要人氣比較旺的,只要是日本人開的,基本都不會讓人失望的,就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挑選就好了。但如果是華人開的餐館,還是慎重點,特別是打著一些號稱是當地招牌美食的價格比較高昂的餐廳。

就我的瞭解,我這些朋友有意黑當地華人的可能性很小。其實,看看遍佈日本街頭的“本店貨品全部日本造”的店家宣傳,就知道日本製造和日本商家的傲嬌以及這種傲嬌背後他們比較穩固的信譽基礎了。

另一方面,可能正是因為聽從了我的朋友的建議,我在日本吃飯時沒有遇到過一次宰客現象,反倒是哪怕是在熱門景點區域吃飯購物,物價、服務質量也和其他區域幾無區別讓人印象深刻。還有一個讓我非常意外的事情是,曾因為一次坐公交坐反了方向,下車時被司機拉住好長時間,結果只是為了要把車費退給我。

如今,中國提出要實施高質量發展,中國的旅遊業也確實需要從粗放式的發展轉向高質量、精細化的發展。隨著交通和出入境手續的便利化,未來中國旅遊市場的競爭,一定是全球性的競爭,而不是隻是將視野放在國內的“矮子裡面拔將軍”的競爭。品質和信譽會越來越成為衡量競爭力強弱的重要指標。

這些年我在國內一些熱門景點也能感受到明顯的“質量”提升,但這種提升還是很個案的,相比我們所面對的強大的競爭對手們還有相當遠的距離,還得需要花大力氣去提升品質和信譽,至少讓“宰客”不再變成屬於中國旅遊業的一個代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