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破淨潮”再次來襲,風險如何把控?

麥許琨

銀行股一般不具備炒作性,除非在利好的風口上。

因此選擇買銀行股的人,首先就要認可它的“慢”。

這個慢是被“低估”後的長時間等待。

也是對風險投資偏好低一種選擇。

所以,如果你要在在銀行股上做資產配置,又想做好風控。

有必要注意以下幾點:

1,當破淨成為一種常態,那麼破淨就不稀缺了,故不能用破淨來做為買入的參考。

2,在A股並非全流通的背景下,只要有解禁股的存在,就難說低估。當初那幾只中小銀行就是因為解禁股屢創新低,而那些大小非的成本接近0,你和一個0成本的人談估值,這等於什麼?
3,無論是值投還是炒作,都講究預期。銀行股之所以沒法炒,一來是盤子大,活躍的資金都是精怪,怎麼可能願意去抬大象? 二來就是銀行股預期較少,業績靠的是利息,沒有太多故事可講。

這個預期可以是業績預期,也有可能是大資金配置預期,還有可能是救市預期,小盤銀行流通股炒作風口。

總之至少要有故事,才存在炒作可能。

4,穩定向好的業績始終是支撐。這點招行就是個那個優等生。

5,中小銀行還有很多在排隊IPO。


風險如何把控?

大的系統性風險你完全不必擔心,上面一直在防。

股票的長期陰跌只能迴避,明知趨勢不好,就沒必要去抄底。

要去抄底,就耐心去等,總會等來光明。

有人可能說再下跌就止損什麼的,銀行本來就波動小,長線在銀行股上真不好做止損操作,除非高位買入經歷牛轉熊的,在“低位”築底階段,不是很建議隨意止損。


星星股經

從股市的角度看,中國的銀行業是最有意思的行業。

銀行最賺錢,但是銀行股要死不活,動不動就破淨。巴菲特也會看不懂這種股票的商業表現和股市波動的邏輯。

銀行股的最大特點是,大盤上行,他們蝸牛一樣的爬行;大盤下跌,銀行股立即跳水。

國內銀行幾十年來在政策保護下,吃著息差,日子過得很滋潤,前幾年金融市場自由化趨勢,銀行稍微緊張了一點,但是創新業務也不少,銀行自己創造了影子銀行,整的碰滿缽滿。現在金融去槓桿,銀行依然盈利動輒幾百億,幾千億,以至於原民生銀行的行長都說,掙錢都有點不好意思。宇宙第一行的每天淨利潤是一個民企的一年總營收,或者大國企的一年淨利潤。

那為什麼,這麼壟斷資源,壟斷效益下,銀行股的股價跌破淨值,投資者還是不買賬呢?

1、銀行的壟斷利益,有吃到頭的時候,大家總是對其賬面上的利潤持懷疑態度,如果按照中規中矩的會計準則和壞賬計算標準,其實銀行的利潤可能就沒那麼好看了,所以投資者用腳投票。

2、銀行的業務、治理,不能令投資人放心,動輒爆出幾百億的舞弊案件,一筆損失就是幾億,幾十億,誰敢招惹銀行股。

3、銀行股都是大盤股,在中國炒作盛行的股市風氣下,一般的資金都不會去動銀行股,即使有國家隊護盤,也架不住銀行股的嘩嘩下跌。

縱看銀行股十多年的歷史,偶爾衝高,幾乎都回到了遠點,而且再無起來的勢頭。

建議,沒事不要碰銀行股,是最好的風控手段。


家族財富密碼

一旦每股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我們就稱作破淨股,由於市淨率=每股股價除以每股淨資產,也就是說市淨率小於1的個股就是破淨股,所以通過行情分析軟件的選股器,我們將市淨率設置成小於1,(如下圖)我們可以看出目前a股所有的個股當中,破淨股高達83支,而整個26支銀行股當中,也有高達14支銀行股是破淨股。

其實一直以來銀行股就是破淨股的常客,出現破淨潮也相對正常,此前在2016年下半年銀行股就出現過一波“破淨潮”,不過在去年以業績驅動為導向的價值投資風格下,銀行股整體表現給力,股價突破淨資產,但是從今年以來,投資風格發生轉變,銀行等藍籌股整體回調幅度較大,從2月7日截止目前為止,銀行整體板塊出現了19.36%的回調,這麼明顯的回調,導致目前銀行股“破淨潮”再次來襲。

銀行出現大幅回調,表面上可能是投資風格的轉變,權重股整體出現回調所致,其實本質上這主要是近兩年金融監管趨嚴,尤其在去槓桿的大背景下,銀行的通道業務受到一定的限制,投資者擔憂銀行業績出現一定的影響,所以股價出現了大幅的下滑,導致股價下跌明顯。

不過整體上銀行的業績依舊穩定,而且在去槓桿之後,整體系統性風險也明顯降低了,從短期來看,對於銀行行業來說,是陣痛,但是中長期來看,對於銀行不良資產率的改善以及整個風險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a股歷史上,每次銀行板塊出現大面積破淨潮之後,後期都迎來了不錯的反彈,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銀行股的破淨潮反而是一次買入低吸機會。


侯賢平

銀行股破淨對於整個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畢竟銀行股的平均市盈率低於10倍,而淨資產收益率在百分之十以上。歷史上來看,銀行股一直是大盤的支撐。我們試想一下,市場的平均市盈率遠高於10倍,而市淨率在2倍以上。如果銀行股不能企穩上漲,對於整個市場的估值會起到下拉作用。首先是虧損股會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向淨資產靠攏,而後是低收益高市盈率的股票向淨資產迴歸。而為數不多的盈利狀況比較好的股票,面對低估的銀行股明顯上攻動力不足。以銀行股的體量,對於整個市場的估值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說,真正的風險是市場整體風險,而非銀行股的風險。因為銀行股破淨使風險得到了釋放,同時給高市淨率的股票帶來相當大的壓力。所以近一段時間以來反覆強調“未來行情將以價值迴歸為核心”。對於高估值的股票,孕育著相當大的風險。尤其是st,*st的股票甚至一下資不抵債的公司,一旦形成價值迴歸,成為“殭屍股”“仙股”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近一段時間連續下跌,大跌的股票不在少數,部分股票甚至出現暴跌,只是冰山一角。在價值迴歸的過程中,還有相當一部分股票的風險會逐步釋放。

進入2018年以來,一直推崇“價值投資理念”,就是要散戶避免在“資金騰挪”過程中受傷。避免誘惑,不參與“題材概念”炒作,就是為了降低風險。大批活躍的散戶在追漲殺跌中反覆被割韭菜,使得成交量逐步萎縮。隨著MSCI的落實,價值迴歸可能進一步加劇,還是要警惕風險。放棄舊的炒作觀念,儘早回到價值投資的正規。當前控制風險比盈利更重要。


麻辣SC

破淨的銀行股已經不止14只了,最新數據顯示,如下截圖所示,截至5月25日收盤,A股市場上破淨的銀行股已經有15只,目前每股淨資產最高的是興業銀行,達到了19.74元/股,但是股價只有16.05元/股。但是,在我看來,銀行股的破淨卻是好事,談不上風險把控,反倒是一個市場階段性見底的潛在的機會,同時也觸發一些銀行股的自救進而有利於市場的企穩反彈,比如破淨的江蘇銀行、上海銀行都已經觸發了實施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

因為破淨,意味這家上市公司每股淨資產比股價還高,資本實力雄厚,儘管股價一時跌破每股淨資產,但是底子厚(每股淨資產高),依然有更多的潛力用於未來發展,乃至對外收購、兼併。在A股歷史上,破淨股越多,往往就越接近市場階段性底部。

而銀行股從來都是破淨股的主力軍,這和國內銀行經營模式有關,業績雖好,但資產質量較低,資本市場對銀行股認可度不高,普遍低PE、PB的格局。


風生焱起

雲起說:銀行股“破淨潮”來襲,就是我等股民跑步入場的大好機遇。在股市,危機=危險+機遇,危險掉頭就是機遇,因此在“破淨”的危險發生時,我們必須留意潛在的機遇。從銀行指數來看,當前指數下跌到自2014年3月維持到現在的上升趨勢線處,行情在此區域必將獲得強支撐,並出現大幅度的上漲。而股價跌破旗形整理後發生誘空的可能性極大。換句話說,當前銀行指數已經跌到位了,接下來必漲。以工商銀行為例,行情整體處於大級別的上升通道中,當前行情在前期成交密集區獲支撐形成三角形整理,並向下突破,行情持續看空。但我們不排除行情形成誘空的可能,一旦股價重新突破三角形整理,新的一輪主升浪就會展開。至少,通道下邊界是值得每個股民全倉殺入的機會。

銀行股中的地方性商業銀行跌得最慘,但以江蘇銀行為例,股價已經跌到了跌無可跌的地步,並且有明顯的止跌走緩的跡象,或者說行情已經進入築底階段。上方的壓力位依然明顯,因此行情不會再有大的下跌,而橫向發展的可能性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