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都為他生孩子耗盡了心血,他怎麼能應該讓她再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及表現症狀

1 產後抑鬱

是指產婦在產褥期間出現的抑鬱症狀,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心理疾病。

2 表現症狀

情緒不穩定、失眠、焦慮、抑鬱,嚴重者可能出現幻覺等症狀。

3 具體影響

產後抑鬱在中國的發病率高達15%-20%,並不是一個罕見的現象。產後抑鬱不僅會對產婦的健康、婚姻質量和家庭關係產生不良影響,更甚者會引起產婦殺嬰和自殺行為。

她都為他生孩子耗盡了心血,他怎麼能應該讓她再產後抑鬱!

【案例】

王女士,26歲,兒子三個月。產後因為傷口疼痛,加上孩子哭鬧,晚上總是睡不好,一開始是難以入睡,後來情況越來越糟糕,睡睡醒醒,再後來幾乎整天整夜不能睡。王女士開始擔心害怕,整天想著睡眠的事,攪得自己心神不寧,嘗試用了各種方法,也吃了中藥調理,可還是睡不著,身體越來越虛弱,渾身無力,冒虛汗,在床上躺的渾身痠痛,幾乎無法照顧孩子。她的母親因為心疼女兒,從老家特意趕來照顧,而住在本市的婆婆,卻只是隔三差五來看望一次送點錢和補品,從不伸手幫忙。

一方面心疼自己年邁的母親,另一方面又對婆婆的行為感到失望,加上孩子黑白顛倒,晚上哭鬧折騰,王女士變得越來越沒耐心,脾氣也越來越大,經常煩躁不安,以淚洗面,時間久了家人不理解,老公認為她嬌氣,婆婆認為她無理取鬧,家庭關係很緊張。

她都為他生孩子耗盡了心血,他怎麼能應該讓她再產後抑鬱!

很多人都會問:“生了小寶寶應該高興啊,怎麼會憂鬱呢?

【諮詢師分析】

隨著寶寶的到來,新媽媽要應付身體、心理、生活習慣的巨大改變,難免如“新手上路”一樣亂了陣腳。多種壓力紛至沓來,有些新媽媽終於承受不住而表現出了病態,如總是莫名的哭泣或心緒欠佳……這些都產後抑鬱的表現。

產後抑鬱症有哪些預防措施呢?

1 注意心理調適。在有了孩子以後,年輕媽媽的價值觀會有所改變。抱著坦然的態度接受這一切,有益於幫助產婦擺脫消極情緒。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愛好中而忘記煩惱。

2 放鬆自己的情緒。產婦在產後應努力讓自己的心情放鬆,等待著體內激素水平調整,達到平衡,使自己適應新的生活。

3 尋求家人幫助。產婦要學會尋求丈夫、家人和朋友的幫助,儘量讓家人明白,不要只顧沉浸在增添新寶貝的快樂中而忽略了產婦的心理變化,請他們多陪自己說說話,及時告訴自己一些育兒的經驗。

4 保持積極心態。孩子是年輕媽媽的希望之源,孩子的健康與幸福是媽媽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你肯定會遇上困難與煩惱,在壞的日子裡你也要保持好心情,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努力做好每件事。

5 夫妻相互支持鼓勵。有了孩子,丈夫會感到壓力很大,他們會更勤奮地工作,妻子要理解丈夫;而丈夫也應該理解妻子產後身體的變化與照顧孩子的辛苦,主動分擔家務,夫妻之間要相互理解和交流。

6 適當運動。產婦可以帶著快樂的心情做適量家務勞動和體育鍛煉。這能夠轉移注意力,不再將注意力集中在寶貝或者煩心的事情上,平日多運動,保持快樂的心情可促進體內製造胺多酚,預防憂鬱的發生,因為“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生育和養育是家庭事件而非女性一人的職責,故整個家庭每一個成員須調整自己,共同經歷角色轉換。

她都為他生孩子耗盡了心血,他怎麼能應該讓她再產後抑鬱!

【小技巧:這些措施可有效調解情緒】

1 儘量避開讓自己情緒不穩定的環境。那些容易讓你激動的人,例如一個對你冷言冷語的親戚,或一些讓你抓狂的行為,如抱起孩子對嘴親的長輩等等,要及時迴避或者制止。告訴你的家人,你有什麼原則和底線是不能觸碰的,避免引起你的情緒波動,也可以避免家庭糾紛。

2 轉移注意力。對於那些無法避免的令人糟心的事,可以選擇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既然避不開那就不要關注它,感覺情緒煩躁抑鬱的時候做點別的不相干的事情,避免自己鑽牛角尖、越想越不開心。

3 情緒波動後,冷靜下來反思。想想自己是為什麼才會情緒波動,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能否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產後抑鬱其實也並非都是壞事,它也有積極的意義,可以讓你停下快速移動的腳步,盤點人生,重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從而更自信地面對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