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排放造假或吃350億美元罰單 長城寶馬合資終見曙光

【觀察者網汽車頻道 文/謝珊珊】又到一週車市觀察時間,上週關於德系車企的事件還真不少,如果說此前大眾因為柴油車排放作弊事件而付出鉅額代價,那麼近期同為德系企業的寶馬也攤上事了。寶馬高層承認在逾萬輛柴油車上安裝非法軟件,奧迪召回近66萬輛車輛,關於長城與寶馬合資mini的飄忽不定的傳聞,也終於有了新進展,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上週車圈都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紅榜

長城寶馬合資mini 終見曙光,魏建軍瞄準51%股權

繼長城牽手寶馬以後,關於長城和寶馬合資國產mini在業界被傳的沸沸揚揚,從2月23日長城和寶馬官方發出“合作意向書”後,”長城MINI”一直處於持續進展中。

寶馬排放造假或吃350億美元罰單 長城寶馬合資終見曙光

近期,寶馬CEO哈拉爾德·克魯格在接受海外媒體《Automotive News》採訪時表示:“寶馬與長城汽車的談判進展順利,但談判可能要幾個月後才能結束,如果在秋天問我會有答案。”

魏建軍在接受央視《對話》欄目的錄製中表示,這場與寶馬全球董事的對話顯然對於他而言至關重要。在參觀完長城汽車的工廠和研發中心之後,長城汽車和寶馬就雙方合資事宜的業務模式、運營模式、生產線等細節進行了具體商談。

此前的2月下旬,寶馬與長城汽車曾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宣佈組建新合資公司並實現MINI純電動車型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生產。“相比此前多輪次的談判,此次商談的內容包括合作範圍、生產線安排、持股比例、投資額度等細節方面得進一步溝通。”長城汽車一名內部人士透露。據悉,魏建軍對於二者的合作非常謹慎,曾在內部強調保密的重要性。

關於長城與寶馬新合資公司二者的比例,目前尚無最終定論。而長城汽車似乎則意欲謀求更多話語權。據悉,長城汽車在此次和寶馬多位董事的會面和商談中提出了持股比例超過51%的要求。“以魏建軍的性格,當然希望長城能夠持股比例多一些,但仍然在談。”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其實長城和寶馬的牽手,更被看做是一場互利型的聯姻,寶馬作為全球的高端汽車品牌,其知名度與其先進的造車技術對於長城汽車來說願與之牽手的重要原因。如果雙方合資合作能夠順利實施,依靠寶馬品牌的背書,長城品牌可以快速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獲得技術支持,同時迫於沉重的雙積分重擔,更是緩解“雙積分”政策所帶來的壓力。

當然,MINI也有自己的算盤,尋求長城合作也有寶馬FAAR前驅平臺成本過高,利潤率不高導致。未來MINI家族的繼任車型很有可能採用長城寶馬合作共同研發的MINI平臺。

點評:長城雖然靠著本土化發展,也能碩果累累,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長城更需要具備國際化視野和國際化生產管理經驗。和寶馬聯姻可以在車型設計、生產管理方面方學到不少“精華”。而且,長城缺失的品牌文化建設在寶馬上也能得以借鑑。

取消新能源車外資股比限制,特斯拉來中國建廠

特斯拉將要在中國建廠的消息,在反覆流傳了3年之後終於有了確切消息。隨著國家發改委宣佈“取消新能源車外資股比限制”的政策將在今年實施,擋在特斯拉來華前的最後一道大門也終得敞開。

因此,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應運而生,而馬斯克也在不久前說過,特斯拉的第二座超級電池工廠已確定選址中國,具體地址則會在今年秋季公佈。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工廠同時也會成為特斯拉的汽車製造基地。

寶馬排放造假或吃350億美元罰單 長城寶馬合資終見曙光

據消息人士稱,特斯拉在中國的超級電池工廠可能已經在上海動工,地點就在浦東新區海堤路的某塊工地上。

目前來看,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已沒有障礙,剩下的僅是時間問題。而在特斯拉中國工廠開工之後,我們更加期待特斯拉國產後的價格下調。

點評:產能問題一直是特斯拉的一個痛點,在中國工廠的產能依然存疑。倘若當真如馬斯克所預言的,超級工廠在一年內就能建成投產,產能恐怕不會比弗裡蒙特樂觀,能否在同樣的時間內完成供應鏈的搭建,能否完成自動化生產線的提速,還值得商榷。

廣西五菱收購野馬 走出雙向道路

自2018年5月9日,野馬與柳州五菱的母公司——四川富臨集團與廣西汽車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後,近日,明確公開合作,雙方將在“野馬汽車”平臺基礎上開展戰略合作,旨在提高野馬汽車在傳統能源車、新能源車及零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及服務方面的綜合能力。

該舉措並不僅僅是廣西汽車集團打算在合資公司上通五菱之外再啟自主乘用車業務,同時也是柳州在“國有企業私有化”之後嘗試“私營企業國有化”的重要步驟,在“國企混改”口號響亮的今天,儼然走出了一條雙向道路。

寶馬排放造假或吃350億美元罰單 長城寶馬合資終見曙光

此次五菱和川汽野馬的合作通報重,雙方將“通過合資合作提高傳統能源車和新能源車及零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能力。同時,充分發揮成都和廣西的區域優勢,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立足國內西南部、輻射東南亞地區。”

其實廣西汽車集團還沒有乘用車生產資質,合資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有,而廣西汽車集團沒有。

五菱和很多新造車企業的需求點其實差不多,也就是給自己找一條新出路,讓車確實成規模的落地。有資質的企業不多,活的好的企業不願意來到邊陲的柳州。

雖然現在還是消息階段,但對於川汽野馬來說,現在被收購恐怕也是最好的結局。

2010年6月野馬汽車正式開始涉足乘用車市場,到2018年一直處於市場的邊緣狀態。我們能看到,即使是2018年4月,在新增MPV業務的前提下,野馬銷量同比大跌32.5%,也只有2627輛。

雖然,目前只是合作階段,沒有其他消息公佈,事情最終是否會落實,也都是懸疑。目前的情況是,五菱先借助技術合作入手,夯實雙方關係,再慢慢協調其他。

點評:相對那些實力孱弱的自主品牌而言,被強者吞併吸收基本上可以算是在競爭洪峰面前,最佳乃至唯一的選擇。

黑榜

奧迪又召回近66萬輛車 寶馬、奔馳也不能獨善其身

近日,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2018年6月6日起,召回共計659049輛汽車。

寶馬排放造假或吃350億美元罰單 長城寶馬合資終見曙光

召回車型包括: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進口的生產日期為2011年11月7日至2013年11月8日的部分2013-2014款奧迪A4 Allroad、2012-2014款奧迪A5汽車,共計20278輛。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自2011年5月3日至2016年1月17日生產的部分2012-2015款奧迪A6L、2013-2014款奧迪A4L和奧迪Q5汽車,共計638771輛。

據悉,此次召回範圍內部分車輛的發動機輔助冷卻液泵可能存在兩種失效模式:1、輔助冷卻液泵可能被異物堵塞導致過熱;2、輔助冷卻液泵中的水汽可能造成內部電路短路。導致輔助冷卻液泵局部溫度過高和相關零件熔蝕,嚴重時可能造成發動機艙著火,存在安全隱患。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委託奧迪特許經銷商根據計劃分三個批次免費為召回範圍內的車輛更換改進的輔助冷卻液泵,消除安全隱患。

德系三強的寶馬、奔馳、奧迪,在召回問題上誰也不能獨善其身。今年年初因寶馬5系和7系車型上安裝了錯誤的編程程序,寶馬不得不召回了11700輛汽車以修理其發動機管理軟件;而且在本月9日,寶馬汽車宣佈因電路問題將會在英國召回30多萬輛寶馬汽車,含Z4、X1等車型。2018年3月,奔馳則因為前擋風玻璃存在粘合問題,可能影響安全氣囊的工作而宣佈召回部分S級和A級車型進行檢查甚至更換零部件;5月14日,梅賽德斯-奔馳美國公司近日宣佈,在發現發動機艙內可能存在火災隱患後,將在美國召回42,781輛smart fortwo汽車。

點評:德系三強作為中國市場的追捧者,在質量問題上一直令人擔憂,反觀自主品牌,一旦出現故障,勢必面臨銷量上滅頂之災,那麼德系三強,就算頻頻爆出質量問題,仍然擋不住火爆的銷量,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德系三強乃至合資品牌以銷量換質量的做法,還能一招鮮吃遍天下嗎?

歷時三個月的“機油門”事件 東風本田終於召回CRV

在歷經116天后的機油門事件之後,5月16日,東風本田終於選擇召回CRV,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宣佈,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8年5月22日起,召回2017年2月14日至2018年2月27日生產的搭載1.5T發動機的部分2018款思威(CR-V)汽車,共計130455輛。

寶馬排放造假或吃350億美元罰單 長城寶馬合資終見曙光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東風本田並不承認2018款CR-V的“機油門”是由於設計缺陷引起。為了應付大量的投訴,東風本田曾象徵性的出臺一系列“補救措施”。如對軟件升級,改機油尺的刻度線,把機油尺刻度線增高,最後甚至修改說明書,這些“補救措施”彷彿在侮辱消費者的智商。因為東風本田的敷衍行為,CR-V已連續多月“榮登” 合資品牌汽車投訴排行榜榜首。

此次正式召回活動也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也就是說,東風本田此次召回CR-V並非“自願”,而是在多重壓力下,“被迫”召回。

點評:經過了116天CR-V“機油門”大量爆發之後。東風本田才迫於壓力宣佈召回。中國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已經逐漸提高,但是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似乎還未跟上步伐。如果出現大批量汽車質量缺陷問題後,質監部門能夠對車企“下重手”,對不合理處置、不召回的車企開出“鉅額罰單”。這樣車企才會更加主動、積極地去處理所售汽車質量問題。

寶馬承認柴油車排放造假,或吃350億美元天價罰單!

大眾因為柴油車排放作弊事件而付出鉅額代價,同為德系企業的寶馬也攤上事了。外媒報道稱,寶馬高層已承認在逾萬輛柴油車上安裝非法軟件。

寶馬排放造假或吃350億美元罰單 長城寶馬合資終見曙光

本來“口硬”拒不承認的寶馬,為何現在就改口說自己安裝了非法軟件排放造假呢?原因竟然是寶馬自己突然宣佈召回事件開始。

寶馬在今年2月23日突然宣佈召回寶馬5系和寶馬7系共11700輛汽車,宣稱這是因為“在內部測試中發現,一個軟件更新錯誤部署到了不匹配的車輛型號上。”這次突然的召回也驚動了德國檢方,之後約百名檢察官突擊搜查了寶馬慕尼黑總部和奧地利的工廠,搜查目的是為了調查寶馬是否涉嫌尾氣排放操縱事件。

當時據德國《明鏡週刊》報道,寶馬公司可能故意通過相關的軟件操縱有害氣體排放的數據信息,其中包括氮氧化物,不過寶馬管理層否認了這一報道。

沒想到,調查結束後,寶馬集團就公開承認安裝非法軟件排放造假。寶馬董事長科魯格表示,寶馬旗下11700輛汽車被錯誤地安裝了不當軟件。

監事會主席雷瑟夫夫稱,這是人為失誤,會導致車輛在測試過程中的廢氣排放值低於實際行駛時的數值。科魯格說,這並非蓄意操控汽車配氣機構和廢氣淨化系統,寶馬公司正在等待有關部門批准安裝校正後的軟件。

據外媒分析稱,既然寶馬已承認在尾氣排放數據造假,寶馬可能需要承擔經濟後果。參照之前大眾集團因排放醜聞事件已付出約300億美元的代價,寶馬或將面臨高達350億美元的鉅額罰款。

點評:即便是家大業大的寶馬,面對數額如此之大的罰款也是吃不消的,畢竟這可是去年寶馬集團的整年利潤。不得不感嘆一下,寶馬這次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