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民俗現象與元雜劇

安康民俗現象與元雜劇

枋子與船棺葬

安康古屬巴蜀地,據《史記張儀傳》載:巴蜀有“舫”,“船載舟,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食。”《史記索隱》解釋道:“舫,謂並兩船也。”《正音》曰:“舫亦作枋。”據史籍記載,巴人善漁獵,死後以船為棺葬之,今安康地區已於多處發現“懸棺葬”。安康方言中稱“棺材”為“杭子、壽枋”,而“枋”即是“舫”,是船,為巴文化裡的船棺葬俗從語言角度提供了新的佐證。

安康民俗現象與元雜劇

尖擔

安康山民上山砍柴時,把長稍子柴從兩頭捆成一捆,用“尖擔”從兩個柴捆中攔腰插進去擔回家。這種“尖擔”兩頭尖角,比扁擔厚重,是山民們過去常用的生產工具。隨著生活環境的變遷和日常家用燃料的改變,“尖擔”已越來越少有用武之地了。特別是在淺山丘陵地帶,這種工具已經幾乎消失了。但“尖擔”這個詞依然活躍在安康方言中提醒著它的存在。從目前的文獻資料看,最遲在元朝前,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發明瞭這種專門用來擔柴的工具。元雜劇《救風塵》第三折周舍道白“這婆浪她若不嫁我呵,可不弄的尖擔兩頭脫!”小說《西遊記》第五十七回亦有類似說法:“討得討不得,趁早回來,不要弄做尖擔擔柴兩頭脫。”

安康民俗現象與元雜劇

不琅鼓兒

舊時貨郎賣貨時,手中多搖著一面小鼓招徠買主,這種小鼓有手柄,鼓直徑約一寸半,鼓邊釘有兩條短細繩,繩端系兩粒小珠,一經轉動手柄便擊打鼓面發出響聲,安康人過去也多作為玩具給小孩子玩,現在也很少見了。寫作“不琅鼓兒”是古已有之。如元雜劇《漁樵記》第三折雲:“這裡是劉二公家門首,搖動這不琅鼓兒……”,“不琅”二字比較費解,極有可能是元雜劇用這兩個字記載了這種小鼓名稱的口語發音。而“不琅鼓”作為一個口耳相傳的專用名詞,使安康方言保留了這個詞元朝時期的口語發音。根據這種手柄搖鼓的擊敲方式,極有可能在開始時把它叫做“撥拉鼓”,隨著語音的演變,到宋元時發音與“撥拉鼓”有了差異,元雜劇裡不得不改寫為“不琅鼓”以與口語同步,使觀眾聽得懂。若果如此,這種手柄小搖鼓的產生年代可能會更早。因為語言的演變是一個緩慢的漸變過程。

安康民俗現象與元雜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