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为何如此信任郭子仪,只因他俩有一个相同点,比军功更重要

唐肃宗李亨经历过大唐开元盛世的繁华,见识过玄宗晚年的奢靡生活,顺着这个思路推测下去,大概都会认为唐肃宗李亨会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但偏偏李亨的品行反其道而行。

唐肃宗为何如此信任郭子仪,只因他俩有一个相同点,比军功更重要

李亨其实一点都不懂享受,安史之乱前大唐还处在盛世华章中,某天身为太子的李亨陪玄宗用膳,玄宗想吃桌上的烤羊腿,让李亨割一小块下来。李亨用手从羊腿上撕下一小块羊排呈给玄宗,由于手上沾满了油,他命人取来一块面饼,用面饼将油擦了干净。玄宗见状心里就开始犯嘀咕,认为李亨太浪费了,用水洗即可何必浪费一块饼。然而令玄宗诧异的是,李亨竟然把擦完油的面饼全吃下去了。玄宗见状,一下子就释怀了,并夸李亨富贵当思俭、贫苦需求富。

唐肃宗为何如此信任郭子仪,只因他俩有一个相同点,比军功更重要

肃宗登基以后,仍然不改勤俭节约的品性。当然有人说这也跟时局有关,毕竟肃宗接手的并不是一个盛世大唐,而是被安史之乱屠戮过的大唐,艰苦奋斗的日子当然不能像玄宗晚年那样。但毕竟肃宗仍然是一国之君,大唐的财税重镇江淮地区还没丢,李亨要效仿玄宗还是有资本的。也正是在李亨的励精图治之下,安史之乱的局面才得以稳定,自此大唐又延续了一百来年。不过,平定安史之乱的首要功臣并不是肃宗李亨,而是比李亨还要勤俭的名将郭子仪。

唐肃宗为何如此信任郭子仪,只因他俩有一个相同点,比军功更重要

郭子仪的节俭之风已经快到抠门的地步了,家中藏书多,书要经常包皮,包皮剩下的纸不能扔,攒着以后用;看完的公文也不能丢,装订好收起来,每年岁末的时候,让家中管事的拿出来当来年的记账簿,因为没字的那一面可以继续用。家中的裁纸的小刀折了,但是刀刃没断,让人用两块小木板夹着刀片捆起来继续用。大唐股肱之臣,省到这么令人发指的地步,难道你认为郭帅是为了环保公益事业敬献绵薄之力。

唐肃宗为何如此信任郭子仪,只因他俩有一个相同点,比军功更重要

郭子仪对于大唐王朝的功劳那是没的说的,肃宗李亨曾感叹称郭子仪就大唐帝国有再造之恩,你说郭子仪功高盖主是没有任何人能质疑的,一般这样的人物稍有不慎就会引来杀机。民间家喻户晓的《醉打金枝》不正是暗喻郭子仪与肃宗的君臣关系,肃宗为了犒劳郭子仪,把升平公主许配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虽然二人也算恩爱,但小两口之间难免发生口角,某日郭暧醉归发生口角,郭暧醉酒之际抬手给了公主一耳光子,还发泄说:“你以为自己是公主,我就怕你三分。要不是我爹,你哪有这个公主可做!”公主一委屈就跑到娘家诉苦,事情闹到肃宗那,肃宗显得很淡定,他当然不是无动于衷,只是他在等郭子仪表态,事后郭子仪的处理还算令肃宗满意,君臣之间也没生芥蒂。

唐肃宗为何如此信任郭子仪,只因他俩有一个相同点,比军功更重要

郭子仪作为三朝元老,平定安史之乱的首功之臣,丝毫没有引起任何一位皇帝的猜忌,其勤俭节约的品性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人都喜欢跟自己一样的人,一向节俭的肃宗自然也欣赏同样节俭的郭子仪。而且郭子仪从不贪功,每次凯旋必交出兵权让皇帝放心,对李唐皇室也是绝对服从,此等忠心,自然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