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西漢,看“五銖”

“五銖”,一枚與西漢王朝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貨幣。它的產出是西漢王朝探索貨幣改革,取得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勝利。自此,它的鑄行深深的影響了中國的貨幣史,也影響著偉大的中華文明。

今天,咱們主要講的是在西漢歷史上曾經鑄行過的五銖錢。西漢王朝,從高祖劉邦建國到王莽篡漢歷時211年,共有14位皇帝。而五銖錢的發行則是從那位雄才偉略的漢武帝開始的。起初,鑄行的是郡國五銖,而後是赤仄五銖、三官五銖、雞目五銖,到後來的宣帝五銖,五銖在西漢的鑄行才暫時落下了帷幕。

郡國五銖,很顯然是地方各郡國為響應中央號召而鑄行的一種貨幣。

走近西漢,看“五銖”

走近西漢,看“五銖”

郡國五銖的辨認方法也是比較簡單的,如上圖所示。1、錢文為“五銖”小篆書字樣,光背,正面有輪無郭,背面則輪郭俱備。2、直徑在2.5釐米左右,重3.5克上下。3、“五”字交筆斜直或彎曲,“銖”字的“朱”頭呈方折型,“金”字頭較小,材質為紫銅。鑄行的工藝上因不同的郡國,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有的鑄行工藝非常的精湛而有的則顯得非常的粗糙。

赤仄五銖是武帝時期郡國五銖向三官五銖過渡時期的產品,行用兩年後而廢止。

走近西漢,看“五銖”

走近西漢,看“五銖”

赤仄五銖的辨別主要集中在字體和重量上。1、錢文給人一種清秀之感,輪廓均勻,“五”字交筆只有緩曲一種,“五”字上下兩橫或有出頭。2、錢的重量基本上在4克左右。

上林三官五銖,是武帝元鼎二年中央收回地方鑄幣權,統一發行的貨幣。

走近西漢,看“五銖”

走近西漢,看“五銖”

上林三官五銖的辨別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1、錢文秀麗,“銖”字的“金”字四點較短,“朱”字頭方折,下垂筆基本為圓折,頭尾和“金”字平齊,筆畫粗細一致。2、重量在3.5克左右3、通常有特殊的記號,如穿上半月,穿下半月,星月文,四決文等標誌。

雞目五銖,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小五銖。

走近西漢,看“五銖”

走近西漢,看“五銖”

其辨別非常的簡單,主要在其直徑和重量上,直徑相對於平常的五銖而言較小,重量較輕。

宣帝五銖,即漢宣帝在位時,繼承了三官五銖的形制而鑄行的五銖錢。

走近西漢,看“五銖”

走近西漢,看“五銖”

主要區別於其它五銖的標誌是,外郭由外向內坡狀傾斜,,面郭是兩漢五銖中最寬的,錢內外郭略高於錢文。

西漢歷史上曾鑄行的五銖主要有這些,希望這對你瞭解五銖文化有些許幫助。如有不同觀點可以下方留言,我們共同交流相關知識,探討收藏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