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藝術在不斷髮展的未來,存在還有必要嗎?

中國書法藝術,一直是中國特色文化的延續,更是全世界唯一一種以文字符號為藝術表達載體的藝術門類。具備獨有的藝術魅力。

古代之所以出現書法門類,是因為為了適應時代變化和各個時代的文化記載與歷史事件的記錄需求。經歷幾千年的發展,書法漸漸門類豐富,不但滿足了記錄和文化需求,還發展出了以文字技法為基礎的書法和書道藝術品類。

書法藝術在不斷髮展的未來,存在還有必要嗎?


但是到了現代,也許是古人的書學精華丟失,又或者是現代人學書目的的不純。總之,我們的書學水準與古人相比,真是讓人大失所望。很多人都比較推崇橫平豎直的刻板風格,極力吐槽那些取法高古的,技法精彩的作品。不具備技法知識,更不具備取法知識,只是一味的看外形是否工整。或者不認識的書體(為什麼你不認識?別人認識,歸根結底就三字,沒文化),都被噴死。這隻能說,文化層次的低劣,導致藝術門檻的不斷降低,藝術發展創新是需要正確的,認知的環境的。沒有這個環境,一切發展話題免談吧。

書法藝術在不斷髮展的未來,存在還有必要嗎?


我們的藝術批評環境就是跟風式批評和主觀臆斷式批評。跟風就是看大多數人意見,跟著附和。這類人就是沒文化還裝油文化。主觀臆斷式批評,這類人多多少少具備一些專業知識,但是不紮實,非常喜歡擺出姿態大肆批評。如果你反駁,他會說你搞文化還這麼沒素質沒涵養?其實他自己恰恰沒發現自己是最沒涵養的那個人。以聖人自居。

書法藝術在不斷髮展的未來,存在還有必要嗎?

如果我們的藝術環境一直如此,不能改變和好轉的話,類似於書法還有其他傳統藝術還有存在於這個社會的必要嗎?每一種文明都不是萬年不變的。都會被明取代,發展才是硬道理。吊死在一棵樹上的人,不但不被可憐,反而被恥笑。

以上均為個人看法。不代表主流意見。對號入座的,想來撕的,我陪著。我不是什麼搞藝術的,也別說我沒涵養,本來就沒有,幹嘛要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