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一種產業,支撐一個城市。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早在東晉時期,景德鎮稱作新平鎮。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這裡青石鋪路、小橋流水、霧皚青山。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豐富的瓷、土、窯、柴,興盛的商業貿易。便利的水陸運輸。成就了景德鎮陶瓷業的繁榮和發展。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高嶺村,位於景德鎮東郊,最為上等的制瓷原料高嶺土便產自這裡。公園1869年,德國地質學家裡希霍根把高嶺土音譯為“kaolin”,一個新的英文單詞。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自從有了高嶺土,陶瓷的質量工藝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高嶺村成了人們心目中瓷的故鄉。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青白瓷,是代表中國宋代制瓷最高技藝水平之一的瓷種,它確定了景德鎮世界瓷都的地位。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景德鎮瓷器素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獨特風格享譽海內外。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明代《天工開物》記載,景德鎮制瓷共計一坯之力,過手72工序方可成器。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分工明細將每道工序,都做到極致。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這些看似平常的動作,需經數十年的歷練方能達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1000多年前,宋真宗皇帝對這裡生產的陶瓷愛不釋手,就乾脆把自己的年號“景德”賜予了這個小鎮,這在古代中國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元代世主忽必烈在此設立浮樑瓷局,是元王朝在景德鎮設立的全國唯一一所為皇室服務的瓷局。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明代洪武至清代宣統近600年間歷代帝王都在此設立“御窯廠”。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景德鎮,成為享譽世界的瓷都。成了全世界制瓷人的朝聖之地。這坐東方的小鎮被西服人稱做為“china”。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中國瓷器成了全世界財富的象徵,各國的皇宮貴族視如珍寶,競相收藏。景德鎮人世世代代以手藝為榮,千年守望、生生不息。

景德鎮陶瓷分類

據瞭解,景德鎮陶瓷大概可分為八大類:青花瓷、粉彩瓷、玲瓏瓷、琺琅彩瓷、鬥彩瓷、古彩瓷、新彩瓷、高溫釉彩瓷。

青花瓷

青花又稱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瓷器胎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髮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明初期 九龍紋大缸

澳門中信 8.97億

粉彩瓷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是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瓷器。所謂釉上彩,就是在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攝氏600度至900度的溫度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礎上,受琺琅彩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始見於康熙晚期,後歷朝流行不衰。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清乾隆30年(1730) 粉彩鏤空開光魚戲水紋瓶

澳門中信 1.91億

玲瓏瓷

玲瓏瓷是古代漢族陶瓷藝術之瑰寶。在瓷器坯體上通過鏤雕工藝,雕鏤出許多有規則的“玲瓏眼”,燒成後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觀。它既有鏤雕藝術,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樸,又顯清新,集高超的燒造技藝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清乾隆 白釉玲瓏瓷西番蓮紋碗

鬥彩瓷

鬥彩又稱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彩瓷品種。鬥彩這個名稱,明代的文獻裡未見記載。最早使用“鬥彩”這一名稱並給予解釋的,見於清雍正年間的《南窯筆記》“成、正、嘉、萬俱有鬥彩、五彩、填彩三種,先於坯上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曰鬥彩”。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

香港蘇富比 2.22億

琺琅彩瓷

琺琅彩瓷的正式名稱應為“瓷胎畫琺琅”,是國外傳入的一種裝飾技法,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品也用於犒賞功臣。當時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的瓷器,是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瓷器。集中西風韻於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乾隆琺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琺琅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巔峰之作!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清乾隆 御製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盌

佳士得(香港) 1.57億

古彩瓷

古彩又名硬彩,為別於清代粉彩,一般稱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為古彩。五彩,是以紅、黃、綠、藍、紫等各種帶玻璃質的彩料,按圖案紋飾需要施於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釩紅勾線,用單線平塗的方法,再在“彩爐”(在800-900度之間燒成)二次焙燒而成的一種瓷器。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祝壽圖 ·古彩瓷瓶

新彩瓷

新彩瓷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種,舊稱洋彩,出現於清末,是從國外引入的一種陶瓷裝飾方法。因當時採用進口彩料,畫面具西洋風格,故又名“洋彩”。先用五彩顏料在白瓷表層繪以各式畫面或圖案,再入彩爐烘烤,這種瓷器稱其新彩瓷。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花開富貴 · 新彩瓷

高溫釉彩瓷

高溫釉彩瓷是近幾年景德鎮瓷器家族的“新成員”。由學者型陶瓷藝術家羅學正用將近20年的研究探索所創。高溫釉彩瓷,首先在材料上找突破口,以高溫色釉、釉彩表現絢麗的自然風光,在高溫中錘鍊,在密火中涅槃,在窯變中綻放。“件件天賦天成,尊尊孤品絕品,獨一無二。”可謂最終產生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凸顯天人合一的藝術風貌,頗受市場廣大瓷器愛好者的歡迎。

非遺地圖|景德鎮陶瓷,撐起一個城市 歷經千年、經久不衰!

(羅學正)南溪新霽 · 高溫釉彩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