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年轻,为何会猝死?—“心脏震荡”又称为心源性猝死

原事件:悲剧!足球前锋“被球砸死了”,抢救40分钟仍离世

这么年轻,为何会猝死?—“心脏震荡”又称为心源性猝死

具体的情况是:这位叫布鲁诺博班的球员,在这次比赛中被足球击在胸部,起初没事,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倒地不起,周围的球员与队医迅速的为他做心肺复苏,但是始终没有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之后救护车也来了但是为时已晚,在场的球员感到万分的难过。

这么年轻,为何会猝死?

博班的情况叫做“心脏震荡”,英文名字是Commotiocordis,通常是指没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胸部遭受钝性物质非穿透性击打,在没有损伤肋骨、胸骨或心脏的情况下,触发了心室颤动(简称“室颤”,一种严重致死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的事件。

近年来,心脏震荡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被认为是心源性猝死的一个重要死因。

这么年轻,为何会猝死?—“心脏震荡”又称为心源性猝死

这种情况是由于在心脏收缩后重新工作的短暂时间内发生了撞击。在这段时间里,范围只有约20ms,心脏的一部分已经再极化并且准备工作,但是器官的其他部分并没准备好。

这么年轻,为何会猝死?—“心脏震荡”又称为心源性猝死

太恐怖!2分钟内即刻死亡

心脏震荡多见于15-40岁的青壮年人,多于胸部心前区遭受钝性暴力作用后发生,受伤后即刻发生晕厥、神志丧失倒地,伤后极短的时间内(不超过2分钟)或即刻发生死亡。

防范措施:尽早识别,及时施救

运动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必要的护具,如胸部保护装置等,避免撞击。

此外,要留心身体发出的不适“警报”,如胸闷、心悸、气短、头晕、心前区疼痛等,必要时果断停止,及时就医。

在连续出差、熬夜疲劳、感冒未愈等特殊情况下,不要勉强锻炼。

肥胖人群、老人儿童,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等运动时更要小心,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

对这种“心震荡”的最好处理方法是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复苏每拖延1分钟,病人的生存机会就减少7%~10%,10分钟后,复苏成功率极低。

这么年轻,为何会猝死?—“心脏震荡”又称为心源性猝死

急救攻略1

当身边的人可疑出现心脏震荡(年轻人、既往无心脏疾病、运动中受到撞击诱发),在没有电击除颤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在患者心前区锤击,帮助恢复心律。

这么年轻,为何会猝死?—“心脏震荡”又称为心源性猝死

急救攻略2

请牢记!如果身边的人突然倒地,呼吸心跳停止,“心肺复苏”(CPR)是不变的“黄金救命术”。

请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并马上进行胸外按压,坚持到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操作方法:跪在患者一侧,双手掌根部相叠、手指交叉相扣,掌根部置于胸部中央双乳头连线的中点处,手臂伸直,连续用力快速垂直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120次,按压深度5~6厘米(儿童和婴儿要达到胸廓1/3前后径,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未经心肺复苏培训者可只进行胸外按压,不必吹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