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習慣是胃癌的罪魁禍首,有2點以上的朋友就要注意了

癌症是大家都不想提,不敢提的一種“絕症”,但是疾病並不是因為人們避而不談就不來,往往很多患者檢查出癌症時候就是晚期,所以就真的變成了絕症。在所有的癌症中,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居首位,患病率相當高。

其實患上胃癌與平時的生活習慣是分不開的,以下是7個易患癌症的習慣,每個人都應該瞭解。

1.邊玩手機邊吃飯

7個習慣是胃癌的罪魁禍首,有2點以上的朋友就要注意了

越來越多人離不開手機,吃飯都在看手機,其實腸胃在消化食物的時候需要大量的血液,所以在吃東西的時候,分心做其他的事情,都會搶奪走部分供給腸胃的血液,導致消化不良,致使胃病產生。

2.空腹吃水果

空腹的時候吃橘子、菠蘿等含大量有機酸的水果,會刺激胃黏膜。3.空腹喝咖啡

3.空腹喝咖啡

會刺激胃酸分泌,導致消化不良和傷害胃黏膜。

4.常吃隔夜餐

隔夜飯菜裡的亞硝酸鹽含量比較高,長期食用會在體內累積,容易誘發消化道相關癌症的產生。

5.愛吃麻辣食物

7個習慣是胃癌的罪魁禍首,有2點以上的朋友就要注意了

經常吃過辣的食物,會導致消化液分泌過多,誘發腸胃道黏膜充血、水腫,使腸胃道蠕動變得劇烈。

6.常吃加工肉品以及醃製食物

香腸、培根、臘肉、鹹魚等加工醃製類的食物,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長期食用容易在體內形成致癌物。

科學家研究發現,男人每天每增加30公克加工醃製食品的攝取,罹患胃癌的機率會提高15%~38%

7.愛喝烈酒

長期或一次大量引用烈酒,會傷害腸胃黏膜,久而久之容易導致胃出血以及胃潰瘍。

如果你存在以上這些習慣,患上胃病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而從最開始的胃炎發展為胃癌的過程僅僅需要四步。

從胃炎到胃癌,中間經歷的過程可以概括為,胃的黏膜發生了炎症(如胃部慢性淺表性胃炎等疾病)——胃黏膜變薄、萎縮(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疾病)——異常改變(如腸化生、不典型增生)——出現單個癌細胞,變成胃癌病灶。

預防胃癌,跟治胃病是前提,應該如何養胃?

都說十人九胃病,但是並不是說有胃病的人都會得胃癌,只要在癌變之前把胃病治好了,就降低了胃癌的患病率。胃病單單靠藥物通常很難根治,養胃需要從生活點滴做起,食療也是養胃的一種常用辦法。

7個習慣是胃癌的罪魁禍首,有2點以上的朋友就要注意了

中醫推薦胃病的人可以取一些長白山藥谷丁香茶來泡水喝,對於胃炎、胃潰瘍等胃病都有緩解作用,主要是因為丁香葉含有丁香油和丁香酚,是對胃很好的成分,還可以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活動,組織他們繁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