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镇安|唐代诗人贾岛眼中的镇安

人文镇安|唐代诗人贾岛眼中的镇安

题安业县

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

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镇安县在唐代称安业县。

唐代诗僧贾岛的《题安业县》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可以说是直观白描。但它却十分生动准确的描绘和概括了镇安县的地形地貌、地理特点。

人文镇安|唐代诗人贾岛眼中的镇安

“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

十四个普普通通的汉字,描绘出这里不仅山多而且是山连着山岭接着岭密密麻麻拥拥挤挤,没有一块稍微开阔的平地。

特别是首句一个迎”字,把山写活了。

你可以想见一位老僧踽踽行走在山谷小道上,一座山谷还没有走到尽头,前面又一座大山迎面向他而来,走了一天也见不到半里宽阔的平地。

仅仅是山多吗?不。

“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诗人紧接着告诉你不仅是山多,还很密集

十分险峻高大。但是他没有直说山如何高大险峻,而是巧妙的用了一个比喻,说那山只能是画山水画的对象,没法行走的。

人文镇安|唐代诗人贾岛眼中的镇安

贾岛大约40岁前出家当和尚,他的法名无本。在长安期间,作为一个游僧,经常以长安为中心,外出浪游。估计他的《题安业县》当作于这一时期。

镇安县的云盖寺

,在唐代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寺院,僧众甚多。有人曾在云盖寺镇政府院子里看到一块唐代大中年间的残碑,那上面就记载了当时云盖寺的规模和扩建修整的盛况。作为一个四方云游的和尚,贾岛到镇安,游云盖寺是完全可能的。《镇安县志》中还收录了贾岛关于《夜宿云盖寺》三首绝句。写溪水、瀑布、山色都形神兼备,生动鲜活。有人疑不是贾岛之作,但从诗风看,仍以贾氏风格,通俗、直白,不用典。

床头枕是溪边石,井里泉通竹里池。

宿客未眠过半夜,忽闻山水到来时。

爆布人间应难比,银河扑入深岩里。

眼前一道电光飞,玉泉倾泻三江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