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关系就很亲密?抱歉,你这样的陪伴并不高质量

文|文儿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那么陪伴又是什么?陪吃?陪玩?陪睡?很多家长一定觉得自己天天陪着孩子吧,然而,最后还是向孩子告白失败,产生出一条长长的代沟,陪伴变得你不情我不愿的。

因此,不要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身边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为,你陪着孩子玩陪着孩子看电视就是陪伴的正确打开方式了。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各方面能优异发展的孩子,一部分取决于后天自己的努力,另一部分则取决于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否和谐,不仅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幸福婚姻生活,还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事业是否有成就。

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关系就很亲密?抱歉,你这样的陪伴并不高质量

亲子关系多部分是由父母主导的,父母要懂得疏通与孩子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否则父母再用心孩子也接收不到,更别说不用心的了。同时,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学会变换角色,不能永远都是“父母”的角色,这样孩子只会和你越来越远。

所以,构建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父母的首要任务,那陪伴再重要不过了。通过正确的陪伴,才能打开与孩子之间的通道。

正所谓高质量的陪伴,就是在陪孩子的时候,父母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动,而不是单向互动,或者各想各的,要心无旁骛,更要有耐心,不要敷衍孩子。

这里有个爸爸就做了很好的示范,一天,爸爸带着两个孩子在海滩上玩,孩子们把脚丫埋起来,再动动脚趾,看着脚趾冒出土来,看着沙子从指缝流走,觉得很好玩。这时爸爸走了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呀?”孩子们说:“我们在埋脚!”爸爸说:“我来帮你们埋吧。”

于是爸爸加入进来帮孩子们埋脚,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让脚趾露出来的速度快过爸爸埋的速度。“爸爸,快埋我的,看我的要出来了!”“爸爸,埋我的,来不及啦!”玩得不亦乐乎。

表面上看,爸爸陪伴了孩子,大家也玩得很快乐。不过在这个游戏中,爸爸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爸爸说累了不玩了,这个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孩子以后很有可能就不会再主动和爸爸玩了,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你并不愿意陪我玩的感觉。

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关系就很亲密?抱歉,你这样的陪伴并不高质量

所以……到底该怎么和孩子玩才能拉近距离,才能让孩子接受我这个玩伴,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呢?陪伴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陪伴黄金法则一:让孩子成为主角。判断一个大人对孩子的陪伴是否成功,第一就是要看互动中是孩子为主还是大人为主,让孩子成为主角,家长的角色可以随时退出和淡化,自由自主,可以让彼此更轻松。

陪伴黄金法则二:莫指挥,先观察。如果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孩子在玩的时候,遇到任何情况,父母先别着急干预,要淡定,凡是先观察情况再判断。

盲目的干预,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更不要给孩子下指令。了解孩子在玩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是亲子互动的基础。

陪伴黄金法则三:投其所好,做神助攻。每个小朋友的性格喜好和所擅长的部分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而不是全权决断,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你不尊重他的想法。另外家长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为其提供合适的工具与材料,助他一臂之力,增加亲子默契感。

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关系就很亲密?抱歉,你这样的陪伴并不高质量

陪伴黄金法则四:让陪伴方式更多样。当陪伴孩子度过闲暇时光时,可以增加互动的多样性,可以看书、看电影、户外运动、参加亲子沙龙等等,激发孩子的兴趣,增进感情同时也可以开阔孩子视野。

良好的亲子沟通与互动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好的陪伴需要我们多花心思,多关注孩子的动向,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想法。我确信,正确的陪伴方式一定不会告白失败,你会成为孩子很好的成长伙伴。

----------------------

怎么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孩子和自己的关系不亲近怎么办?孩子爱打人是因为什么?孩子脾气特别大是怎么了?孩子总爱看电视玩手机该如何引导?

如果你有这些疑惑:

世界上没有哪所学校的教育能比的上妈妈的阅读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