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廟會的確還保留著許多讓人回憶的傳統記憶,其中,泥人就是一項讓人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天津“泥人張”和無錫惠山泥人了,今天這一期的過年技藝,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泥人張”的精品。

天津“泥人張”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已享有很大聲譽,“泥人張”的彩塑把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圓塑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天津“泥人張”藝術的創始人是張長林(1826-1906),字明山,後以字行。自幼隨父親從事泥塑製作,練就一手絕技。他只須和人對面坐談,搏土於手,不動聲色,瞬息而成,面目徑寸,形神畢肖,栩栩如生。泥人張用色簡雅明快,用料講究,所捏的泥人歷經久遠,不燥不裂。其創作題材廣泛,或反映民間習俗,或取材於民間故事、舞臺戲劇,或直接取材於《水滸》《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古典文學名著。

天津泥人張藝術是近代民間發展起來的著名工藝美術流派,這支數代相傳的藝術之花,紮根於古代泥塑藝術的傳統土壤中,再經大膽創新,遂成為今日津門藝林一絕。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顆粒歸公

下面這個圖片熟悉嗎?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懷舊一下吧,第三冊(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顆粒歸公》

顆粒歸公

說起來真有意思。我奶奶養了五隻鵝。這些鵝紅嘴巴,高額頭,渾身雪白。我弟弟特別喜歡它們,常常給它們餵食。鵝一看見他,就伸長了脖子圍著他轉。

那天,我弟弟拾了一籃子稻穗,正要送到隊裡去,那五隻淘氣的鵝以為又給它們餵食來了,嘎嘎嘎地追了上來。弟弟把籃子舉得高高的,大聲說:“這是隊裡的,不給你們吃!”鵝一點也不聽話,它們拍著翅膀,盯著籃子,嘎嘎嘎地叫著往上撲。弟弟左躲右閃,急得滿頭是汗。

正在這時候,‘泥人張’來了。他笑呵呵地說:“小弟弟,你是好樣的,我來給你捏個像。”

你看,就是這麼個跟鵝打架的像,還起了名字,叫“顆粒歸公”。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特別策劃|過年的記憶和技藝(第十期):天津泥人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