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鍾神秀——《蘇東坡傳》讀後感(一)

文/大江


造化鍾神秀——《蘇東坡傳》讀後感(一)


讀《蘇東坡傳》卷一童年與青年,你能感受到誕生一個精靈級的人物,真的是需要聚天地之靈氣,積山川之精神,傾幾代之心血。

蘇東坡能成為蘇東坡,必須慶幸出生在大宋朝仁宗年間。宋仁宗是北宋最好的皇帝,重視文化,寬政薄賦,國家富庶太平。一個人的童年在這樣的社會里度過是非常幸運的,不必惶惶不可終日,可以悠閒自在的玩耍學習。上上下下欣賞文化的社會風氣,為他的成名提供了很難得的養分。

造化鍾神秀——《蘇東坡傳》讀後感(一)


蘇東坡能揚名天下,還得慶幸他在一個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在位期間做了官,這為他的政治表演搭建了一座寬大的舞臺。

蘇東坡能成為名人也與眉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眉山是山,有山的厚重;眉山臨江,有水的靈動。這裡的景色優美,這裡的民風淳樸,這裡的人們不僅不用為飢餓奔波,更有甚為濃厚的重視文化的傳統。

造化鍾神秀——《蘇東坡傳》讀後感(一)


蘇東坡能成為人間少有的精靈,更與他家的家風、各位親人的人品密不可分。

蘇東坡的爺爺善良,灑脫,俠義,正直,寬厚,豪爽,不拘小節,所以家教比較寬鬆,家風相對開明。

蘇東坡的父親蘇洵更是既有秉賦,又有思想,還有拼勁。儘管《三字經》裡的“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不一定準確,但至少蘇洵的這種為了理想全力以赴的精神不能說對蘇東坡沒有影響。他的堅持己見,他的嫉惡如仇,他的不易與人相處,應該說都傳給了蘇東坡。

造化鍾神秀——《蘇東坡傳》讀後感(一)


蘇東坡的外祖母程家,也是詩書世家。蘇母自然也是知書達禮。她對蘇東坡的影響更是根深蒂固的。

書中寫有一次蘇母給兩個兒子教讀《範滂傳》,寫到在建寧二年,漢靈帝劉宏又大肆捕殺“黨人”。範滂不願連累別人,去縣衙投案自首。知縣讓他趕緊去逃命。範滂說:“我死了就能終結禍患了,怎麼能讓您受牽連,又讓老母流離失所呢?”

範母來和範滂訣別。範滂希望母親在他人的贍養下好好活著,忘掉不能忍受的分別之痛。範母說:“你現在能夠與李膺、杜密齊名,死了又有什麼遺憾!已經有了好名聲,又還想要長壽,能夠兼得嗎?”

小東坡抬頭望了望母親,問道:“母親,我長大之後若做範滂這樣的人,您願不願意?”母親回答道:“你若能做範滂,難道我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嗎?”

造化鍾神秀——《蘇東坡傳》讀後感(一)


當我看到這裡時,心中對蘇母油然而生非常高的敬意。孟軻的母親是偉大的,她能在幾千年前就認識到家庭教育和環境薰陶的重大作用,為了讓兒子成才,一次次搬家,真是勞心費神。但她是為自家,最多可以說是有智慧。而蘇母卻是為真理!能這樣深明大義的女子現在也真是不多!一個人從小能受到這樣的母親的教導,該是多大的福氣哪!

可以說蘇東坡能成為蘇東坡,與這位偉大的母親有很大的關係。蘇母對蘇東坡的恩德,絕不僅僅在於生養了他的身體,更在於為他的成長髮展提供了肥力持久的土壤。

娶回一位賢德的妻子,是自己的幸福,更是家族的大幸!

當然,蘇東坡的成名,更離不開自己的刻苦努力。聰慧如他,仍然對經史典籍,口自誦之,手自錄之。今天有些讀書人,天賦與東坡差十萬八千里,努力相差豈止是十萬八千里,結果就毫無懸念了。

造化鍾神秀——《蘇東坡傳》讀後感(一)


成長是自己的事,但成才,以至成為一位幾百年一出的奇才,那就不只是自己的努力了,恐怕必須“造化鍾神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