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如海为何送林黛玉去贾府,而不是留在自己身边?

刚开始读《红楼梦》看到林妹妹在贾府里每天郁郁寡欢,总是因为贾宝玉而失眠、流泪,自卑的写诗诉说自己寄人篱下的悲哀之时,大约会疑问,当初为什么林如海要把林妹妹送到贾府?要是说贾敏死了,送女儿到外祖母家散心也好,但是之后却没有接回去,是常住。唯一回去的一次,是林如海去世后,贾琏陪着林黛玉去处理后事的。

《红楼梦》:林如海为何送林黛玉去贾府,而不是留在自己身边?

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后,黛玉就来到了贾府。对林如海来说,自己有才识,可以熏陶黛玉,自己有财势,可以为黛玉请先生,为何不把黛玉留在身边,纵享天伦之乐?对黛玉来说,舅舅姥姥总归比不上自己父亲,六岁母亲去世,到贾府的时候刚七岁,这么小就要离家,黛玉是舍不得离去的。“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外祖母执意要她去,林如海又一番分析劝说,终归还是到了贾府。

《红楼梦》:林如海为何送林黛玉去贾府,而不是留在自己身边?

根据书中记载,林如海的原话是:“汝父年已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减我内顾之忧,如何不去?”我们到现在都称,一位好的妻子是贤内助,内助自然是打理好家的一切,教育儿女是首要,贾敏去世后,林如海并没有再娶的意思,我们可以从林如海对黛玉说的话里看出。

《红楼梦》:林如海为何送林黛玉去贾府,而不是留在自己身边?

林如海是有几个妾的,奈何还是只活下来黛玉一个女儿。宅里没有正室主中馈,林如海又不想再娶,那么就要么让一个妾或者就干脆只有管家,这样一来,前者的话黛玉一个嫡女就要由小妾来教导,后者的话黛玉就根本没人教了。古代内外区别男女大防是很严重的,哪怕死了老婆,做为男主人也不能直接管理内务的。更不要说教养女儿上,林如海可能更不方便。没有得到正经大家闺秀教育的女儿以后谈婚论嫁就很被动了。

《红楼梦》:林如海为何送林黛玉去贾府,而不是留在自己身边?

贾母最爱的女儿去世了,一是想看看自己的外孙女,更重要的是,家里没个女主人,很担心黛玉的教育问题。而黛玉原来是贾敏在教诗书文化、管家之道,来到贾家之后,又有贾母亲自指导,是比较稳妥的。儿女成长路上的教育是诗礼之家所看重的,更是贾家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林家这样的书香门第所看重的,贾家儿孙繁茂,自有同龄人陪着黛玉一起长大,黛玉的教育问题也就解决了,恰恰是林如海负责任的表现。

《红楼梦》:林如海为何送林黛玉去贾府,而不是留在自己身边?

纯粹以小说里的逻辑来说,他大概是知道自己年岁不久了,自己家颇有资财,而一旦他不在林黛玉就是小小的一个孤女,把她送到贾家是最好的保护她的方式。就算她家产最后被贾家谋夺了,以贾家的家世,面子上还能保存,何况家母对贾敏是真的疼爱入骨,绝不能太亏待了黛玉,她基本的生活质量还是能保证的。其实他就是托孤。你要是遇到这么个处境,最亲近的亲人也没了,剩下就是些远亲,相比起来,把孩托给穷亲戚还是富亲戚,肯定家大势大的亲戚可能更单纯更靠谱些。

《红楼梦》:林如海为何送林黛玉去贾府,而不是留在自己身边?

而以明清的继承体制,林家属于绝户——因为林父并无亲支嫡派,只有堂族。这种情况的人家,往往家产会被官府收没或者同一宗族的其他人侵夺。而贾府,作为舅家并无权利获得林家财产,但是作为舅家,却又是有血缘的亲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林父过世,贾家至少可以给黛玉争取更多的物质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