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邮票上的故事「第三组」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1992年8月25日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三组)》特种邮票1套4枚。

【1】“舌战群儒”。选自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为联合孙权共拒曹操,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出使江东。此时,孙权已接到曹操的檄文。在大军压境的紧迫形势下,孙权部下的一班文臣主张降曹。诸葛亮在谒见孙权之前,与这班文人会于外堂。张昭等人知道诸葛亮的来意,故意挑起争论,欲使诸葛亮知难而退。诸葛亮从容不迫,论形势,陈利害,唇枪舌战,对答如流;表现出了能言善辩的出众才华和沉着应变的非凡胆识。
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邮票上的故事「第三组」续

【2】“智激孙权”。选自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和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诸葛亮与孙权见面后,通过察言观色,暗暗确定了“只可激,不可说”的策略。他针对孙权惧怕曹操、在战与不战之间举棋不定的心理,先说曹操来势不可阻挡,不如投降。孙权自然发问刘备为何不降。诸葛亮答曰:刘备是汉室后代、盖世英才,怎能屈居人下?果然激得孙权“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随后,诸葛亮分析了曹军“远来疲惫”、“不习水战”和“民心不归”等三个不利因素,说明拒曹必胜的道理,促使孙权决心抗曹。
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邮票上的故事「第三组」续

【3】“蒋干盗书”。选自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曹操谋士蒋干自幼与周瑜是同学,自告奋勇来江东说降周瑜。周瑜暗定反间计,设宴款待蒋干。宴罢,周瑜假装大醉,与蒋干同床而眠。蒋干悄然起床,偷阅桌上文件,发现一封曹军大将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信,称他们两人欲伺机杀死曹操,投降周瑜。蒋干如获至宝,当夜偷跑回曹营,把盗来的假信呈与曹操。曹操大怒,立即将蔡、张两人斩首。后得知真情,追悔莫及。
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邮票上的故事「第三组」续

【4】“草船借箭”。选自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周瑜妒恨诸葛亮的智谋,恐日久对江东不利,屡欲除之。一日,周瑜与诸葛亮商议破曹之事,周瑜借此要求诸葛亮数日之内造出十万只箭,并诱迫对方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他命令手下扎草船二十只,趁大雾弥漫江面之际,将船一字摆开,驶向对岸,诱使曹军弓箭手乱箭射之,“借”得雕翎箭十几万只。周瑜闻之,自叹弗如。
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邮票上的故事「第三组」续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小李往事著犀利讲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