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張廷玉——安慶歷史上的一對傳奇父子

張英(1637——1708年),安徽桐城人,清康熙二年(1663)年舉人,六年中進士。清朝大臣,也是著名大臣張廷玉之父。《桐城縣誌》記載:康熙時期,張英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張英、張廷玉——安慶曆史上的一對傳奇父子

據《桐城縣誌》記載,康熙時期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地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家人飛書京城,你們懂得,但是作為為官界的一股清流,硬是憑藉一紙家書擺平了這樁事,但是他可能萬萬沒想到,這件事竟然流傳為佳話。

張英、張廷玉——安慶曆史上的一對傳奇父子

張英四十年獲准退居鄉里,康熙御書“篤素堂”匾額相獎,顧名思義張英為人淡泊,為官謹慎,康熙稱讚他“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他的家教是“務本力田,隨分知足。”其實從六尺巷的美談中也能窺得一二。

張英、張廷玉——安慶曆史上的一對傳奇父子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他再次迎駕於清江浦(今江蘇清江市)。張英生於明崇禎十年,卒於康熙四十七年六月,享年72歲。

賜祭葬加等,諡文端。世宗即位,贈太子太傅。雍正八年入祀賢良祠,乾隆初年,加贈太傅。著有《篤素堂集》、《易經衷論》、《四庫著錄》等著作。

在安慶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指的就是張英父子。張英、張廷玉父子,一般都稱之為“大小張相”。

張廷玉(1672——1755年),大學士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

張英、張廷玉——安慶曆史上的一對傳奇父子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駕崩於暢春園,皇四子胤禛入承大統深知皇位來之不易,所以扶植培養勢力和心腹。於是慎選張廷玉作為輔佐他籌劃軍國大政的主要助手,並對他賦予厚望。之所以看中他是因為三個原因:

一是他學問優長,氣度端凝、應對明晰,有才幹。

二是因為他是自己恩師張英之子。對他來說是日後難得的心腹。

張英、張廷玉——安慶曆史上的一對傳奇父子

康熙末年,張廷玉整治鬆弛的吏治,後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後任《親征平頂朔北方略》篡修官,《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

張廷玉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這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張英、張廷玉——安慶曆史上的一對傳奇父子

張廷玉為人與張英頗有幾分相似,謹守

“萬當萬言,不如一默”。故雍正讚揚他“器量純全,抒誠供職”,稱其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確實,張廷玉這一生都是行走在皇帝的刀刃上。

張英、張廷玉——安慶曆史上的一對傳奇父子

張英、張廷玉父子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數十年,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學士,是歷史上著名的賢臣良相,同時也是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

張英、張廷玉——安慶曆史上的一對傳奇父子

在張家官運的背後是康雍乾三世,都是清代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儘管帝王自律有加,對於漢人仍然是有所提防。但是張家父子仍然在大清王朝上立下赫赫戰功,並且位居高官,可見皇帝對於張家父子的信任。

張英、張廷玉——安慶曆史上的一對傳奇父子

如今的六尺巷還流傳著當年的一紙家書的佳話,張家父子也成為了安慶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小夥伴們,你去過六尺巷嗎,和我們說說你的感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