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三朝政壇不倒翁”張廷玉:皇帝一天不見他就難受

清朝的官員中,有一個人叫做張廷玉,他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個死後配享太廟的漢臣。他一生經歷了三個朝代,從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為官五十餘載,其中雍正皇帝對他最是寵信。

張廷玉出身於官員家庭,父親張英是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你沒有聽過,但是他的六尺巷的故事你可能會聽過。六尺巷位於安徽桐城,張英的老家就在這裡,原來的六尺巷是三尺。有次張家和隔壁鄰居兩家都想要蓋房子,張家人想佔用這個巷子,吳家也想要。張家想利用張英讓吳家知難而退,就給張英去書信。張英知道後,就直接回了信,信裡的意思就是千里家書就為這麼點小事,那個巷子讓給他又怎樣。

揭秘“三朝政壇不倒翁”張廷玉:皇帝一天不見他就難受

萬里長城今猶在,可秦始皇呢,早就作古幾千年了,不要太計較這些小事。張家人收到信後,頓時感到羞愧,就決定把巷子讓給吳家。吳家知道消息後,也讓了三尺出來,兩家人的房子圍牆之間就相隔了六尺。後來因為這件事,這個巷子就被稱為“六尺巷”。這件事一直流傳至今,張英謙讓的美德也讓後人為之效仿。

張廷玉受父親的影響,從小讀書就十分認真,遺憾的是26歲時,父親升遷,從而錯過了鄉試。三年後第一次考就高中進士,康熙信任他父親,對張廷玉也十分信任,很多聖旨都是交給張廷玉編寫的。不過康熙並沒有給他升官,反而在位最後一年,把張廷玉貶成五品。

揭秘“三朝政壇不倒翁”張廷玉:皇帝一天不見他就難受

張廷玉被貶,但是他絲毫不擔心,他知道康熙的心思。新皇登基後,自己一定會被重用。這也是統治者的一種手段,為自己的兒子鋪路,為新君培養新臣,新君繼位後,這樣被貶謫的臣子就會被召回來,從而步步高昇。而臣子呢,就會對新皇帝盡心盡責。

雍正皇帝登基後,張廷玉直接被升為了首輔,兼太子太保。平時朝廷政務繁瑣,張廷玉出了很多力。張廷玉做事謹慎,不居功,雍正對他這樣知趣很滿意。據說張廷玉過目不忘,雍正精力不濟,或是身體有病,無法處理朝政時,密旨都交給張廷玉處理。

張廷玉在朝堂上的地位高過大將軍年羹堯,是漢臣中的第一人。雍正七年,成立軍機處,張廷玉被封為首席軍機大臣。他之前在翰林院負責文字類工作,每天草擬聖旨,編寫典籍。有時候一天可能要完成幾百份,他都高效率的完成。

揭秘“三朝政壇不倒翁”張廷玉:皇帝一天不見他就難受

說張廷玉是第一漢臣,也是有依據的。他有一次生病沒去上早朝。雍正看他沒來,就派人去探望他,還專門命令御醫去他家醫治。張廷玉病好後,皇上還對他說,一天沒見到他總感覺心裡空蕩蕩是。君臣二人相識30多年,幾乎沒出現過沖突。

有人說,雍正皇帝親近他,是因為他是漢臣。朝廷上滿臣居多,但是天下百姓漢人居多。這樣做,百姓就會覺得皇帝十分親民,也會覺得清朝統治者一視同仁,不虧待漢人。

揭秘“三朝政壇不倒翁”張廷玉:皇帝一天不見他就難受

雍正去世後,兒子乾隆做了皇帝,張廷玉任顧命大臣。不過晚年時,因為和乾隆發生了點不愉快,乾隆罷免了他。乾隆20年,張廷玉以84歲的高齡安詳的走了。乾隆皇帝看在他為朝廷盡忠盡責,宣佈寬恕張廷玉的一切過失,恢復了張廷玉配享太廟的尊榮。

張廷玉是一代名臣,他所做的很多措施對清朝中後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作為一個臣子,他是成功的!對此,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