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說被騙的高血壓20個誤區

健康知識|傻說被騙的高血壓20個誤區

一次測量血壓升高就診斷高血壓

偶然一次血壓升高並不等於高血壓病,因為血壓受環境、情緒、心理、運動和身體狀態等因素影響。對於初次測量發現血壓升高的患者,應安靜休息排除干擾因素後,重複測量。如血壓均為重度升高(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如血壓輕中度升高(收縮壓≥140mmHg而<18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而<110mmHg),則應4周內重複測血壓,根據血壓測量情況來確診是否為高血壓,仍然不能確定的應進行動態血壓監測。

太年輕不願意過早服藥

一位30多歲的高血壓患者,因覺得自己年輕,對於血壓高的嚴重不良後果不夠重視,結果一天突然暈倒,診斷為腦出血。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幸運的經及時搶救挽回了生命,但不幸的就此永遠離開了親人。高血壓的併發症不會因為年輕而遠離你,一經診斷高血壓後,應將血壓控制到正常。血壓越早控制達標,獲益越大。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血壓將持續性升高,病情惡化進展到頑固性高血壓、惡性高血壓和高血壓危象。更嚴重會引起腦卒中、心肌梗死或主動脈夾層等致死致殘的急危重症。

擔心降壓藥的副作用而不願意服藥

長期服藥會產生耐藥性

常遇到病人會問,長期服用一種降壓藥會不會像抗生素一樣產生耐藥性。目前從臨床研究和臨床經驗來看,並未發現降壓藥存在耐藥性的問題。由於血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時血壓控制不好並不是產生耐藥性,可以通過調整藥物劑量或聯合其他類型的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到正常。

高血壓患者往往會把貴藥當作是好藥,未必盡然。藥物的價格與前期的研發 11 費用和後期的專利保護有關。高血壓的藥物選擇主要根據患者的年齡、靶器官損害以及合併心腦腎併發症綜合選擇。適合你的藥才是好藥,不要看價格,要看是否能把血壓降下來同時還能獲得對臟器的保護作用。絕大多數降壓藥物都能獲得持續的降壓效果,不存在用了所謂“好”藥,以後就無藥可用的問題。

血壓降下來了,就自行停藥

沒症狀就認為沒有高血壓,不經常查體

沒症狀就認為血壓控制好了,不重視監測

門診詢問患者:“血壓控制怎麼樣?”不少患者回答:“挺好的,沒什麼症狀。”“在家測血壓了嗎?”“沒症狀還用測嗎?”症狀不是血壓是否升高的標準,即使服藥期間,沒症狀也不說明血壓不高。高血壓的患者除了定期門診隨訪外還應在家自測血壓,推薦使用經國際標準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初診或血壓未達標及血壓不穩定的患者,每天早晚各測1次,每次測量3遍,連續測量7天,取後6天血壓的平均值提供給醫生作為參考;如血壓達標且穩定的患者則每週自測1天,早晚各1次。血壓達標者,每3個月到門診隨訪1次;血壓未達標者,每2~4周隨訪1次。

沒症狀就認為沒危害,不需要服藥

控制血壓吃藥就行了,不重視生活方式干預

血壓高只要吃藥就行,不關注血壓是否達標

血壓降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

服用降壓藥物越多,副作用越大

迷信根治高血壓的秘方

盲目相信保健品的降壓效果

過度糾結於血壓的數值

服用降壓藥後,血壓應很快就降下來

降壓快的口服降壓藥並一定是好藥!以往的教科書建議,血壓明顯升高時,舌下含服心痛定快速降壓。目前認為,設下含服心痛定雖能降壓但卻有害,可能引發心肌梗死和腦梗塞。目前的降壓藥物絕大多數是長效的口服降壓藥,降壓效果持久緩和,維持24小時,達到平穩降壓的目的,從而保持血壓不至於波動過大。所以,降壓藥發揮作用需要一定的時間,大約需要4周左右的時間才能將血壓控制達標。

在家測血壓不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