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换挡与实际的差异

科目三换挡与实际的差异

驾驶中遇有红灯

与驾考的回头观察一样,驾考的换挡也遇有类似不符合实际的情形。

当听到语音提示“请完成加减档动作”后,考生应该将档位调整至2档,从2档依次升至5档,在5档位时时速需超过40km/h,再将档位依次降至2档。这是目前科目三驾考恒定不变的换挡模式。

一、为换挡而换挡

假设在一个安全环境下专门考察考生的加减档操作,这样做对未来驾驶无疑是有益的。然而,考场或实际道路因随机并非能提供一个完全最高挡位下的车速。因而使考生不得不为换挡而不顾危险去加速,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值得商榷。

科目三换挡与实际的差异

一切为了考试

一切要遵从事实,为升挡而加速,为减挡而升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考生驾驶速度不高,这是学习规律决定的,有情可原。如在一定车速下,控制自如也是不简单的技能表现。况且考生所考内容本就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遵从实际环境考试,国外许多国家也是如此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真实、实际、客观,考生在考前训练时,一切遵从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更重要的是养成客观科学的驾驶思维,而不是营造虚拟的驾驶事件。即便考试时考不到一些内容,但具备客观科学的驾驶思维,相信会弥补驾考所存在的项目不足。

二、有时侯制动比换挡更重要

驾考时驾考标准认为:在遇红灯停车时,应逐级减挡至1挡停车。换挡不论是由低到高还是由高到低,都应该一级一级的换。

科目三换挡与实际的差异

陈旧的逐级减档模式

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应以融入路面交通流为准,首先想到的是使用制动控制车速,而不是减挡控制车速。因为,前方行驶中的车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安全角度,从优化操作模式看,采用直接用制动控制车速将是最佳选择。在制动和换挡操作看,制动操作是优选级。

科目三换挡与实际的差异

遵从车流是驾驶第一要素

在驾考中养成减速停车时一律先换挡后制动的驾驶模式,的确让人感到担心和危险。

遵从车流,这是驾驶第一要素。即在不超速的前提下,要随从车流驾驶。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意志驾驶。这应当是驾考的本质。

我们在遵从车流驾驶的原则下,优化选择操作方式。

请点

科目三换挡与实际的差异

制动操作最重要

由此,我们可以贯穿一些做法。如车流允许减挡时可以减挡。当车速至15km/h以上制动时直接踩制动器踏板制动,当车速降至15km/h以下制动时先踩离合器踏板后踩制动器踏板制动等。

总之,逐步将驾考模式回归到实际驾驶状态,是现代交通需要,是安全需要,更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