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會智謀過人,又有姜維協助,為什麼起兵造反3天就慘敗身亡?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511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鍾會智謀過人,又有姜維協助,為什麼起兵造反3天就慘敗身亡?

自我國進入封建社會之後,歷代以來皆有多多少少的叛亂或起義,拋開他們的出發點是否正義不談,除了一些無名小卒發動的小規模叛亂之外,大都叛亂或起義會讓當權者頭疼不已,甚至成功推翻當時的政權,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度。然而,在漢末三國時期,有一位名將謀略過人,有小張良之稱,又手握20萬重兵,可他起兵造反僅三天就失敗了。這個人是誰呢?

鍾會智謀過人,又有姜維協助,為什麼起兵造反3天就慘敗身亡?

他不是別人,正是滅蜀之戰的主將鍾會。鍾會,字士季,是名將鍾繇之子,他早早的成為了司馬家族的心腹,曾被司馬懿提拔,也曾被為司馬師掌管機要,還曾識破了司馬昭伐蜀的真實意圖,因此時人稱之為“子房”,意思是說,他的智計堪比張良。另外,伐蜀之戰的時候,他自己麾下有十幾萬兵馬,諸葛緒和鄧艾麾下各有幾萬人,也都已被他吞併,加上姜維的數萬降兵,也就是說,到了最後,他自己統領著近二十萬人。

鍾會智謀過人,又有姜維協助,為什麼起兵造反3天就慘敗身亡?

一、司馬昭早有準備

鍾會智謀過人,又有姜維協助,為什麼起兵造反3天就慘敗身亡?

鍾會為什麼敢於謀反,並提出了兵至長安後,分水路與陸路進軍,然後在洛陽匯合,“一旦天下可定也”的想法呢?因為在他看來,司馬昭絕對信任他,他此舉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要謀反一事,在他出徵之前就成了公開的秘密——他的哥哥親口對司馬昭說他必有異志;西曹屬邵悌暗示司馬昭,伐蜀可以但不能用鍾會;司馬昭的妻子王元姬,和奇女子辛憲英,同樣向司馬昭反映了這個問題。這些人都看出了鍾會的野心,司馬昭能不知道嗎?

所以,對於鍾會之反,司馬昭早有準備,因此他只用一封信便徹底打亂了鍾會的計劃,使鍾會將原來一統天下的目標,臨時改成了割據蜀地。

二、錯估了自己手中的力量

鍾會智謀過人,又有姜維協助,為什麼起兵造反3天就慘敗身亡?

鍾會滅蜀之後,“自謂功名蓋世,不可復為人下,加猛將銳卒皆在己手,遂謀反。”然而,他沒有意識到的是,蜀漢的滅亡,主要是鄧艾的功勞,他的作用僅是拖住了姜維,最終還被姜維打的差點退兵,而他手中的兵馬雖多,武將雖猛,卻是司馬昭授予的,並不算他自己的力量。而且這些將士的家屬,都在曹魏,都握了司馬昭手中,所以這些人,根本不可能甘心隨他一起反抗曹魏,或者反抗司馬氏。也就說,雖然他看起來兵多將廣,但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力量,卻幾乎沒有,這種情況下,他必敗無疑。

三、過度相信衛瓘

鍾會智謀過人,又有姜維協助,為什麼起兵造反3天就慘敗身亡?

衛瓘是司馬昭派來的監軍,目的在於監視鍾會、鄧艾等人,在謀反之前,鍾會便是借他之手,除掉了鄧艾,之後鍾會打算謀反,卻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衛瓘,只不過兩人並未談攏,於是衛瓘借上廁所的機會,將鍾會收押胡烈等名將的消息,告訴了胡烈的親信丘健,從誘發了兵變。之後諸將的親兵前來攻打鐘會,衛瓘又藉故離開了城池,避免了淪為人質。於是沒有了任何倚仗的鐘會,很快便死在了亂軍之中。

四、起兵太過倉促,沒有任何準備

鍾會智謀過人,又有姜維協助,為什麼起兵造反3天就慘敗身亡?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不打無準備的仗”,尤其是謀反,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例如曹操想覆滅漢室,於是平定各路諸侯,立下了不世功勳,卻還是將篡位一事留給了下一代;司馬家族自司馬懿起,便有野心,卻準備了數十載,用兩代三人進行了鋪墊;就連被司馬家族迅速平定的淮南三叛,也都經過了長時間的籌謀,而自負的鐘會,剛剛決定謀反,便立馬準備出兵;得到了司馬昭將至的消息,又立馬改變了目標,就像過家家一樣,他不迅速失敗,才沒有天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