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地方竟關押過美國和英國88位將軍,人稱東方奧斯維辛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共俘虜了盟軍戰俘約35萬人,日軍在日本本土和各佔領地設立了數以百計的戰俘營來關押這些戰俘,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位於中國的奉天(今瀋陽)戰俘營,而為了最大限度地支撐他們繼續進行侵略戰爭,時任日本內閣首相的東條英機指示:“我們應充分利用他們的勞動力和技術來增加我國的生產,不讓任何人力浪費,並努力使其有助於大東亞戰爭的實行。”

1942年11月11日,首批盟軍戰俘共1428人被送到奉天戰俘營,這批戰俘都具有軍中技術背景,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為“滿洲工作機械株式會社”製造機床,還有一些高級技術人才被派到工廠的設計室從事圖紙繪製工作。雖然這些戰俘的作用很大,但由於日軍扭曲的戰俘觀,他們在此還是遭受到了極不人道的虐待,據倖存的美國老兵回憶,戰俘營的日本看守要求他們起床、點名、吃飯的時間都是6點,這種毫無道理的時間表如不遵守,輕則被罰一頓飯,重則捱打甚至被關禁閉,一切全憑當值日軍看守的個人心情而定。

中國這個地方竟關押過美國和英國88位將軍,人稱東方奧斯維辛

奉天戰俘營日本管理人員

可笑的是,奉天戰俘營曾是日軍向國際上大肆標榜的模範戰俘營,經常有日本國內的媒體前去採訪拍照,宣傳戰俘們的生活是如何地“安逸”。然而,戰俘們的真實生活,卻是伴隨著勞役、飢餓、寒冷和疾病無休止的折磨,加上缺醫少藥和非人虐待,隨時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以美軍戰俘為例,他們在菲律賓戰場被俘後,經歷了殘酷的“巴丹死亡行軍”和艱難的“地獄之船”海上跋涉,身體狀況已經極差。到達奉天后,很多人甚至還穿著襯衣或短袖,他們沒辦法熬過奉天寒冷的冬天,所以大部分人都死於肺炎和反覆發作的瘧疾。

中國這個地方竟關押過美國和英國88位將軍,人稱東方奧斯維辛

被關在奉天戰俘營的盟軍士兵

除了關押了大批技術兵種以外,奉天戰俘營還以關押了大量盟軍高級將領而聞名。被關在這裡的盟軍高級將領中,擁有準將以上軍銜的共有88人,校級軍官超過五百人,其中包括了美軍溫萊特中將、愛德華·金少將和摩爾少將,英國的帕西瓦爾中將、希斯中將,荷蘭的普魯頓中將、巴克中將、利斯少將, 以及印度紅十字專員麥克雷(退役英軍少將)、香港總督楊慕琦、馬來聯邦和英屬海峽殖民地總督湯姆斯、英屬北婆羅洲總督史密斯、荷屬東印度總督斯塔夏麥爾、蘇門答臘總督斯皮茨、英屬海峽殖民地大法官麥克艾爾文和馬來聯邦大法官杜魯蒂。

中國這個地方竟關押過美國和英國88位將軍,人稱東方奧斯維辛

從1942年11月至1945年8月,在長達34個月的關押期間,日軍在奉天盟軍戰俘集中營的暴行從未間斷過,盟軍戰俘死亡率是歐洲戰場上德國戰俘營的13.3倍,長期以來的虐待和極端惡劣的生存條件造成了如此高的死亡率,可以說奉天戰俘營是個不折不扣的“死亡戰俘營”。

中國這個地方竟關押過美國和英國88位將軍,人稱東方奧斯維辛

日本投降後,英美戰俘離開戰俘營

近些年來,奉天戰俘營日益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和新聞界的高度關注,研究者稱之為東方的"奧斯維辛"。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奉天戰俘營不僅見證了人道主義原則受到肆意踐踏和人性慘遭蹂躪的歷史,也見證了中國工友與外國戰俘之間的患難情誼,它承載著盟軍戰俘的特殊記憶以及他們與老瀋陽人的生死友情。這種特殊的歷史記憶,也從特殊視角見證了中國戰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歷史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