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市南嶺新村第一書記趙曉紅找到餵養蝸牛帶動幫扶脫貧的“牛”路

如何給“啃骨頭”階段的貧困戶找到投入少、見效快、可持續的脫貧方法,是所有幫扶幹部面臨的難題。省編辦駐南嶺新村第一書記趙曉紅,給該村找到用蝸牛帶動脫貧的“牛”路。

南嶺新村位於鞏義市南部山區,是革 命老區和省級貧困村,也是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森林覆蓋率達83%,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數達到3.5萬以上。

巩义市南岭新村第一书记赵晓红找到喂养蜗牛带动帮扶脱贫的“牛”路

通過實地調研考察,省編辦駐南嶺新村第一書記趙曉紅髮現,南嶺新村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餵養蝸牛的食材來源豐富;白玉蝸牛雌雄同體,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且利用價值高,需求量大,深度加工大有可為,決定為該村引進白玉蝸牛養殖項目,實施產業扶貧,引導貧困戶通過勤勞實幹實現自我造血、脫貧致富。

在趙曉紅等搭橋下,南嶺新村與洛陽市綠爾農業公司簽訂養殖協議。該村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拿到白玉蝸牛種源,學習了室內養殖技術。

趙曉紅介紹,養殖白玉蝸牛有3項優勢。一是投資少。引進的第一批蝸牛種源每組1200只,協商價格是1.2萬元,其中農商銀行提供無息貸款1萬元,村裡對每戶獎補1500元。每戶貧困群眾僅需投資2000多元,適合農民、家庭婦女專業化養殖。二是風險小。養殖硬件由該村和綠爾農業公司統一購置,技術由公司包培訓、包指導。蝸牛食材在當地來源豐富,餵養方便,還不易生病,養成後按市場保護價包收到指定公司。三是可持續。每隻蝸牛可產卵150至200枚,4個月後就能長成,能夠不斷擴大生產。

巩义市南岭新村第一书记赵晓红找到喂养蜗牛带动帮扶脱贫的“牛”路

目前,4戶貧困群眾每天在自家的蝸牛養殖房裡檢查溫溼度,清理蝸牛糞便,察看孵化情況,準備青草、菜葉等飼料,忙併快樂著。

貧困戶張明生說:“如果沒有趙書記和村裡的幫助,俺跟俺老孃眼看日子都熬不下去了。現在好了,我學會了養殖蝸牛,再有三個月,俺孃兒倆就不用發愁沒錢花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