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日|常见的“肺部结核”要十分重视!

结核日|常见的“肺部结核”要十分重视!

增强免疫,远离结核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约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结核病定为乙类传染病。当年肆虐的SARS和现在全世界横行的AIDS都是和结核病一样的乙类传染病。现在全球仍有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感染过结核菌,最近几年结核病又有抬头趋势,主要原因是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和AIDS的泛滥。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形成慢性肉芽肿性病变—结核结节,由于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所以常常被称为肺结核。结核杆菌学名叫做结核分枝杆菌,它和我们常见的引起人体感染性疾病——比如肺炎,痢疾,尿路感染的细菌不同。它不能运动,既不能产生内毒素也不能产生外毒素,它具有多形性,抗酸性,生长缓慢,抵抗力强,菌体结构复杂等特点。

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其次还有消化道传播,对于免疫力水平正常的患者来说,原发性肺结核大部分都可以自愈,这个时候的患者仅有少部分存在咳嗽,轻度发热,气急,盗汗等表现,自愈后大部分结核杆菌被消灭,少部分变成休眠状态,藏在原发灶里,患者不会有任何不适。

局灶型肺结核情况最轻,临床上常无表现,多在体检时发现,病变以局部结节,钙化为主。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肺结核的易发人群

①营养不良的儿童。②服用一些免疫的药物或者是免疫功能比较差的人群,比方说有风湿性疾病,长期口服激素或者一些免疫抑制剂人群。③肿瘤患者或者是进行放疗、化疗,还有一些血液性疾病的,这部分人群也比较容易发生。④老年人,年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超过65岁以上的人群发生率也会高,我们国家大概在9.3%左右。⑤有糖尿病的病人或者是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或者是一些中风,长期卧床的病人,这部分病人他们发生肺炎的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

肺结核诊断要点“病史”

1.询问接触史或既往史:胸膜炎、肛瘘、颈淋巴结肿大、糖尿病及卡介苗接触史。

2.有结核中毒症:如低热、全身不适、乏力、盗汗、食欲下降、面颊潮红等。粟粒性肺结核和干酪性肺炎往往伴高热,有的可伴关节痛,女性可有月经失调。

3.早期干咳:空洞形成合并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或脓性,咯血,胸痛,严重者有呼吸困难。

体格检查早期病变范围小或位于肺组织深部,可无异常体征。病变范围较大,患侧呼吸运动减低。叩诊呈浊音。

肺结核诊断要点“辅助检查”

1.活动性肺结核大多在痰中可查到结核菌。一般涂片检查阴性时,应做浓缩法检查。如果屡次仍阴性,应做培养法。

2.活动性肺结核常有轻度白细胞计数升高。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时白细胞计数可减少,有时出现类白血病反应的血象。

3.结核菌素试验对婴儿的诊断意义较大,3岁以下阳性提示有活动性肺结核。

4.胸部X线检查用透视、后前位胸片、前弓位摄片、点片、肺尖部摄片、断层摄片。

5.CT选择性运用CT对肺结核诊断可弥补胸部X线检查的不足。

肺结核是癌症吗?

肺结核并发肺癌较少,临床病例不足1%。人患肺癌的致癌潜伏期很长,一般需要10-30年,年青时患肺结核,治愈后肺癌出现钙化灶。有些病人老年后又患肺癌,因此临床上经常发现陈旧性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病例。肺结核病人发生肺癌率较健康人群发生肺癌高7%~30%;而肺癌并发肺结核较多,临床病例约10%~15%。

老年人肺结核并发肺癌与肺癌并发肺结核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为儿童与青年结核病下降快,老年结核病下降慢,在年龄段构成比中,老年结核病相对较多,即所谓的结核病向老年人推移。年龄与免疫功能成反比,年龄越大免疫功能就越低。

现在全球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逐年急剧上升趋势,目前世界各地区与国家统计报告肺癌的发病顺位,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前三位,多数已居第一或第二位。由于老年肺结核相对较多,肺癌又逐年急剧增加,肺结核与肺癌的发病年龄相互偶合,如果肺癌与活动性肺结核并存。更容易给诊断造成困难。同时由于这两个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所以更应该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