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組織各成員國深挖潛力推進區域務實合作

經濟合作是上合組織的重要基礎和主要內容,被稱為“三大支柱”之一。當前,上合組織各國都處於發展振興的關鍵時期,都將經濟建設作為國家發展的要務,彼此加強合作的意願強烈。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上合組織各國深挖區域合作潛力,攜手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有助於早日建成“上合利益共同體”。

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深挖潜力推进区域务实合作

制度建設保駕護航區域經濟合作

17年來,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弘揚“上海精神”,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為指導,不斷完善區域經濟合作的制度框架,逐步豐富經濟合作機制,激發各國經濟活力,促進了區域貿易、投資的發展,加速形成“上合利益共同體”。

商品、資本、服務和技術的自由流通是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內容,對此,上合組織《憲章》有著明確的規定。為促進區域經濟合作,上海合作組織建立了經貿、交通、財政、央行、農業及科技等多個部長級協調機制,為相關領域的合作提供了保障。如在上合組織經貿部長會議,下設高官委員會和7個專業工作組,包括海關、質檢、電子商務、投資促進、發展過境潛力、能源、信息和電信專業工作組等。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有力地推進了上合組織內的區域經濟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加速形成共同體

就相互貿易而言,2017年上合組織6個創始成員國間的貿易總額為4.9萬億美元,是2001年的7倍多。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後,上合組織8個成員國去年的貿易總額達到了5.72萬億美元。在區域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成員國間貿易聯繫日益加強,相互成為主要貿易伙伴。去年,中國與其他成員國貿易額達2176億美元,是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巴基斯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貿易伙伴。

17年來,隨著區域經濟合作的推進,各成員國的投資潛力逐漸顯現。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上合組織6個創始成員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為1788億美元,是2003年637億美元的2.8倍。在外資流入加快的同時,成員國之間的相互投資也大幅增長。各國相互投資的領域、方式和投資主體呈多元化態勢。投資領域由資源開發、農業、加工業擴大到基礎設施建設、機械製造業、服務業等。在投資形式方面,除直接投資外,還有中長期貸款、股權、財務投資、合資基金以及對外援助等多種形式。在投資主體方面,除大型企業外,各國中小企業亦積極參與了區域經濟合作。目前,中國已成為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第一大投資來源國,成為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第四大投資來源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