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以城市命名的汽車,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只有汽車使用和維修業,直到1953年,第一汽車製造廠在長春動 工興建,1956年國產第一輛解放牌載貨汽車駛下總裝配生產線,結束了中國不能自己製造汽車的歷史。1966年以前,汽車工業共投資11億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個汽車製造廠,年生產能力近6萬輛、9個車型品種。1965年底,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近29萬輛,其中國產汽車17萬輛。

而作為城市命名的“上海牌”汽車,可算是賺足眼球!

上海牌小轎車誕生於1963年,由上海汽車製造廠生產,第一臺上海牌轎車為手工打造,六缸發動機,當年小批量生產50輛。

一輛以城市命名的汽車,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上海牌轎車都是中國轎車工業的一個標誌。當一汽的“紅旗”作為國家高級領導人的坐騎,在百姓的心中被蒙上一層神秘面紗的時候,“上海”卻以其規模化的產量,出眾的性能,成為中國距離百姓生活最近的轎車。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上海牌”汽車的前世今生!

鳳凰牌汽車前身

提起上海牌轎車就不能不提到她的前身鳳凰牌。1958年,一汽人將自己製造的小轎車作為禮物,送到了正在北京召開的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中國也有自己的小轎車了!這一消息,不僅牽動了國家領導人、與會的代表的心,也大大激勵了上海汽車人,上海也要製造中國自己的小轎車。一年不到的時間,在敲工、精工和電工的相互配合下,上海的第一輛轎車雛形初現。

一輛以城市命名的汽車,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上海人為他們造出的第一輛轎車取了個漂亮的名字———鳳凰。在車頭的發動機蓋上,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展翅欲飛,與一汽東風車上的那一條金龍形成了南北呼應。其最高時速達105公里;到1960年底共生產了鳳凰牌中高級轎車18輛。後因三年國內經濟困難時期,鳳凰牌小轎車停產。

1963年12月,鳳凰牌小轎車正式改稱為“上海牌SH760型”轎車,使用上海汽車發動機廠生產的680Q型發動機,功率90馬力。上海多家企業協作,通過技術改造和攻關,使得生產工藝和裝配不斷完善,完成了成套的沖模製作,結束了車身依靠手工敲打的落後的生產方式,當年小批量生產50輛。

改名“上海牌”

1963年,鳳凰牌小轎車改稱為“上海牌SH760型”轎車,使用上海汽車發動機廠生產的680Q型發動機,功率90馬力。上海多家企業協作,通過技術改造和攻關,使得生產工藝和裝配不斷完善,完成了成套的沖模製作,結束了車身依靠手工敲打的落後的生產方式,當年小批量生產50輛。

一輛以城市命名的汽車,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當時出產的上海牌汽車只有一款上海SH760,它的外形老成持重,顏色簡潔明朗,低調的造型給人一種穩健踏實的感覺,前臉運用了大量鍍鉻件進行裝飾,在當時國內頗為“流行”的圓筒式大燈也出現在這臺車上。在那個尚未開放的時代,這樣一款上海牌汽車足以吸引人們的眼球。

一輛以城市命名的汽車,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它的內飾設計依然以穩重、踏實為主,中控臺設計簡潔、規整,前三角窗可從內部用手柄控制開閉,將空氣引入車內,寬厚的整體式座椅及高高的車頂也能讓後排輕鬆坐上三個成年人。它的車身採用了四輪獨立懸掛結構,並搭載一臺排量為2.2L的金鳳680QK直列6缸汽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90馬力,最大扭矩166N·m,最高時速可達133km/h,傳動方面則由一臺四速手動變速箱負責。


一輛以城市命名的汽車,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1965年,上海牌轎車通過國家一機部技術鑑定,批准定型。1975年上海牌轎車形成年產5000輛的生產能力,當時這種車型是各地市級領導及接待外賓的專用車輛。從“上海牌”轎車投產到20世紀80年代,上海是中國普通轎車的唯一生產基地,“上海牌”轎車也是中國普通公務車和國賓接待的主力車型。在中國汽車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光輝一頁。

沒落與衰敗

關於上海牌轎車的沒落與衰敗,還要從1978年講起。當時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式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全國上下秉著“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方針,各行各業紛紛打開大門,引進外資。同年11月,時任中共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的鄧小平同志同意以中外合資企業的形式,在上海實施汽車項目,一場中國汽車界翻天覆地的變革就此到來。

一輛以城市命名的汽車,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隨後我國第一機械部副部長周子健組織當時國內汽車界的知名人物成立代表團,奔赴了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的大眾總部進行洽談,大眾汽車公司同樣對我國提出的合資建議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經過一系列你來我往地溝通與協商,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最終向上海汽車公司提供了桑塔納(Passat B2)進行國產。

1984年10月10日,由中德雙方各出資50%組建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合資協議在人民大會堂簽署,並於1985年正式生效,上海大眾汽車公司就此誕生。

一輛以城市命名的汽車,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與此同時,原上海汽車製造廠此時已是名存實亡,上海牌汽車也面臨著我國政府不管、德國投資商不重視的尷尬境地,上海大眾汽車公司剛剛成立,德國人便從原上海汽車製造廠的2900名員工中抽調了1600多人生產桑塔納轎車(Passat B2),在一番“抽筋扒皮”似的整頓後,上海牌轎車已然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一輛以城市命名的汽車,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1986年,已近遲暮的上海汽車製造廠“用盡了最後一分力氣”,在原上海SH760A的基礎上重新推出了一款名為SH760B的新車型,然而它的改變同樣並不顯著,僅僅是在之前車型的基礎上採用了塑料中網,改換了當時桑塔納車型的尾燈,並提升了整車的噴漆技術。


SH760B車型依然採用了四輪獨立懸掛結構,並搭載一臺金鳳685Q直列6缸發動機,這輛發動機的排量提升為2.4L,最大輸出功率也提高到了104馬力(74kW),最大扭矩166N·m,最高時速可達132km/h,百公里油耗為13L左右。

1987年,上海市市長宣佈汽車工業是上海第一支柱產業,並於同年成立了支援上海大眾建設小組和桑塔納國產化辦公室,至此,上海大眾真正坐穩了上海汽車工業的“頭把交椅”,與此同時,上海牌轎車也迅速走向了沒落。有政府的支持與當時看來非常先進的技術,正值“壯年”的桑塔納憑藉外觀大氣、生產成本低廉等優勢輕而易舉地便擊敗了略顯老邁的上海牌轎車,一個沒有資金支持、沒有政府扶植、更沒有先進技術的50年代老產品,該拿什麼與堪稱世界汽車行業巨頭的大眾公司競爭?面對這個問題,上海汽車廠的工人們沒有答案,他們唯一的選擇便是結束上海牌轎車的命運,此時上海牌轎車也的確走投無路。

1991年,造價高、配置低、費油、老邁的上海牌轎車走到了消亡的邊緣,隨著這一年11月25日最後一臺上海牌轎車從上海汽車製造廠下線,上海牌也完成了它在國內汽車市場的謝幕演出,正式走下了歷史舞臺,從此,上海牌汽車又多了一個新名字:老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