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如此杯盘狼藉,足见吃得深刻

到了山西运城,朋友们自然带去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观光。蜀将关羽原籍解州镇常平村,他虽败走麦城,被割了首级,并未埋骨故里,但由于成了武圣,是历代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于是隋开皇年间有关部门在他家乡建了解州关帝庙,成为此后历代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感化的神圣殿堂。庙分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正庙占地面积有七万多平方米,为海内外众多关帝庙占地面积之最,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所以,我们一大早去,晃荡晃荡,出来时就是中午一点多了。当然了,在有些年代,寄托在关公身上这种传统,曾被斥为封建糟粕。所以,我就不谈关二爷的精神核心“忠义”了,哈哈,在关公家门口,倒是吃了一顿时鲜好饭。

出了门,朋友说先吃点东西,下午接着逛别的地方。本来,关帝庙周围到处都是吃的,而且大多主推一个品种“解州羊肉泡馍”,家家都装正宗。解州羊肉泡馍非常有名,选料上乘,作料花样甚多,工艺精细,羊汤鲜美,人赞“看着美,吃着香”。此地离西安高铁才一个多小时车程,也不知道味道相走多远,反正这东西吃起来解馋,想起来口水就哗啦啦悄悄往肚里吞。但要吃泡馍的话,就没什么说得上的其他菜了,而且不会有米饭。朋友征求意见时,同来的广西佬表示,可能未必吃得惯,运城朋友决意要带我们去找米饭吃。我大觉可惜,其实这非吃米饭的家伙,嘴叼不到哪儿去,饿他一下,什么他都能吃得下去,何况香喷喷的羊肉汤泡馍,这我有经验。但也不好当众反对,心情未免有点怏怏。但很快心情又愉悦起来,因为朋友说,下午去李家大院,要经过永济市,我们永济市吃牛肉!我心里赶紧感谢了一下上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车上我上了一下网,知道永济牛肉也是山西著名美食,原以为没时间去一遭,想不到却有天赐良缘。

据说永济牛肉饺子已有百多年历史,当地回民较多,喜食牛羊肉,习惯自给自足,自己养牛,不管自己食用还是出售,都是自己宰杀。而永济人和所有山西人一样,嗜吃面食,其尤其好食汤食,饺子就是其中一种最馋人的形式。当地回民用精纯的牛肉做馅,制作成牛肉饺子,用料和拌馅之工,非寻常北方饺子可比,乃是熬制牛骨头汤伴馅,吃起来鲜、香、嫩、滑,皮薄馅嫩,久煮不烂,香而不腻,当饭当菜都行,有“吃饺子喝酒,越喝越有”的说法。朋友领我们去了一家“晓雪牛肉饺子馆”,据称是永济最好的牛肉饺子馆。朋友说,他每到永济,必来此店尽情享用一大盘饺子。

说是饺子馆,但其实炒菜什么的也卖,就是一个饭店。本来北方吃饺子,点一两个小菜衬托一下是寻常事,但因考虑到有人要吃米饭,朋友索性点起菜来。到了牛肉馆,当然先从牛身上找。先是点了一份熟牛肉,这牛肉怎么弄熟的?我猜不出,大约不是卤就是炖,切得很大块,让人想起了《水浒》那些作案人员上馆子,动辄就叫切几斤熟牛肉。夹一块,蘸上椒盐,塞进嘴里,妙不可言,发现了一种吃牛肉的全新味道和口感。我们在南方吃牛肉,要么直接炒生牛肉,加苦瓜、豆豉、罐头鲮鱼均可,要点手艺,火候很重要,否则就是老得咬不动就是没熟;要么吃卤的,一般人家很少卤,要么上饭店吃,要么到熟食摊买,著名的桂林米粉,就配有卤牛肉,不过卤牛肉很硬,虽有嚼头,却总有一种咬出渣来的感觉。在永济吃这份熟牛肉,明知久经火候,但觉软嫩异常,却又不是那种软熟到烂的口感,一口咬下,略有用力感,但很快被牙齿咬碎,绝无渣滓之感,嫩乎乎的滑下喉去,让人几乎生出吃豆腐的感觉来。而且,牛的香味十足,以前吃牛肉,总觉得牛的肉味越来越淡了,这番却吃到了牛肉特有的浓郁香味。难怪,梁山人士到哪儿都冒着禁屠耕牛的罪名,索要熟牛肉。

还点了一个麻辣牛肚,是用花椒、干辣椒一起炒的,纯粹就是四川味道。不过,人家的手艺还真的是好,牛肚这东西,火候也很重要,过则如嚼皮鞋,难以下嘴。四川火锅里烫牛肚,外行人要数着“七上八下”才能勉强把握。这家炒的牛肚,一咬就分开,但又颇有嚼头,吃牛肚要的就是这份口感。还有一道蒜薹炒牛舌,南方叫牛利,不常见,厨房里总是昧下来不卖,口感依然甚是嫩口,配上新出的蒜薹,吃越来有清爽的感觉,个人认为比麻辣做法的牛肚要好。

此番入晋,正逢开春。早上出门虽然冷得直打哆嗦,但架不住枝头绽绿,地里到处可见五颜六色的花儿。南方一年四季叶绿花艳,这番北国春色并未招我怎么注意,但要紧的是,此时一些时令食材纷纷乘着春光面世,才真是喜煞人也。朋友很热情,一定要让我们吃吃南方不易见的时鲜菜。最爽口的是凉拌芦笋,切开用开水焯了,依然非常翠绿,浇上用油炼过的干辣椒、蒜泥和盐拌成的汁,入口异常爽脆。在广西吃的芦笋,少有如此足的清香,味道很淡,而且常有渣,在此地吃的芦笋,则脆嫩非常,煞是爽口。永济是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黄河滩涂地带上种植面积八万亩,采笋面积六万亩,年产三万多吨,远销欧洲国家。我们在产地吃上一遭,真是有运气。

白蒿也是南方少见的野菜。这是一种两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布在东北、华北的河边、草地、荒地,吃法多种,我在西安吃过白蒿做馅的包子,据说也可以掺进玉米面蒸窝头,或者拌豆腐。我们这天的吃法,是裹上面粉,上屉蒸熟,口感绵软,但入口即有一股难得的清香味儿,细细嚼来,仿佛在咀嚼春天。还上了一份香椿炒蛋,南宁这几年春天时市场也常见有香椿卖了,但价格奇高不说,几十块钱一斤,而且香味不浓,我有次花了三十块钱买了一把,回来怎么闻都闻不出香棒味儿来,疑心挨坑了。永济的香椿,一进嘴就闻到那股香椿特有的香味,虽然鸡蛋味道也挺大,但仍盖不过香椿味儿,直让我无端感慨,这才是吃香椿呀。要是自己一个人来,非得点个香椿宴不可,拌豆腐,炼香椿没拌面,吃个够。朋友说,赶上时间了,白蒿和香椿也就能吃个十把天,早来没有,晚来都老成另一种东西了。

同样用是春天时新食材做的,还有一道豌豆糕,把豌豆煮熟后捶成泥压紧,再切块,上面洒点糖,冒出新鲜豌豆的清香,口感绵软,没经牙缝就化,估计爱吃甜食的人,遇此一味,会照单全收。上了个茄子焖豆角,类似东北地三鲜的做法,虽是素菜,我觉得油大,但竟很受欢迎。真正的好素菜,是一个豌豆木耳炒山药,豌豆、山药都很新鲜,豌豆、木耳口感脆生生的,山药很是绵软,夹一筷子进嘴,口感很丰富,而且不同的香味搅合在一起,很是清爽。

朋友是为照顾南方佬吃米饭,才毅然舍弃羊肉泡馍,领我们来这家店的。本来这家店以牛肉饺子闻名,还是为了米饭,点了一大桌菜,结果只有一位常吃且爱吃北方吃食的哥们点了米饭,我点了一份牛肉刀削面,其余的人都是点饺子。饺子分两个规格,二十个一碗和三十个一碗,南方佬一概点了二十个一碗的,而陪同的运城朋友都是点三十个。结果,运城朋友各自独自为战,吭哧吭哧地把每个人的饺子都吃得精光,而南方佬还要相互调剂,你帮我吃几个,我帮他吃几个,才算勉强吃完。我之所以点刀削面,是因为早上没吃上面条,耿耿于怀。永济的刀削面和我以前吃过的山西刀削面又有不同,不是短短的一小片,而是薄薄的一长条,我差点以为是切的。形容面条的好话,口感筋道,汤浓味足,臊子喷香,都可以用到这碗刀削面上,但我吃不完,一来前面吃菜太多了,二来北方人吃面的量太大了,几乎就是拿脸盆来装,这分量我在南方可以吃两顿。当然,作为一个馋货,也知道永济牛肉饺子的大名,我才不会拘谨于光吃面,有几个南方佬的饺子是吃不完的,我帮他们超度了好几个。真个名不虚传,吃得我不知道该不该后悔,为什么要点刀削面呢?但当然刀削面也好吃,非在此地吃不上如此美味的刀削面。这样,我就遇上哈姆雷特的二难选择,“to be or not to be”。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这盘熟牛肉,让我想起了《水浒》里,动不动就要店家切两斤熟牛肉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麻辣牛肚,实为川菜做法,不过在华北、西北地区,麻辣味也已成家常味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新鲜蒜薹炒牛舌,吃越来竟然很清爽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这盘豆芽炒肉丝,不知道怎么混进来的,和全菜的菜都不般配,简直是门不当户不对的恶姻缘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如此脆嫩清香的凉拌芦笋,恐怕非到永济吃不上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拌面粉蒸的白蒿,口感糯软,我此生也只吃过一两回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香椿炒蛋,从北到南爱吃香椿的人都知道这道菜,但如此香味十足的,我只在永济吃过这次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豌豆糕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嫩豌豆木耳炒山药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豆角炒茄子,虽是素菜,却有点儿腻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著名的永济牛肉饺子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我点的刀削面,哪怕是陕西人和山西人到南宁开的面馆,也绝无如此好吃的刀削面,但我吃不完

关公家门口不谈忠义只尝鲜

朋友说,这家店是永济最好的牛肉饺子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