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最希望汉献帝死的人,非他莫属,献帝不死,他想出1个办法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无数英雄豪杰登上历史舞台。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曹操被赋予成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形象,而刘备却是个大仁大义的君子形象。

三国里最希望汉献帝死的人,非他莫属,献帝不死,他想出1个办法

说刘备想当皇帝,最明显的表现是在献帝禅让之后刘备的反应。公元220年12月10日,汉献帝被逼禅让,曹丕登上皇位。但是曹家并没有把汉献帝杀掉,禅让仪式也搞得很隆重。禅让就是告诉天下人,汉朝的天下已经和平的归了曹魏。

但是没过多久,蜀国盛传汉献帝被曹丕杀死了。刘备立马搞个葬礼,哭了一通汉献帝,紧接着刘备马上称帝。

三国里最希望汉献帝死的人,非他莫属,献帝不死,他想出1个办法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刘备最希望的是曹丕杀了献帝,自己身为皇叔匡扶汉室,自然义不容辞。可是,曹丕没杀汉献帝,这让他如何即位?

所以刘备想了一个法子,谎称汉献帝已经死了。自己称帝的速度并且还要快,否则没两天汉献帝没死的消息就弄得路人皆知,自己就不好称帝了。

三国里最希望汉献帝死的人,非他莫属,献帝不死,他想出1个办法

刘备想要称帝还可以从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看出来。诸葛亮先前在和刘备畅谈天下大势的“隆中对”提出了“天下三分”的观点,关于天下三分的论点,本身由刘备引出的,他向诸葛亮问计。

诸葛亮告诉他,现在天下的形势-曹操兵强马壮,又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不可能与之直接抗衡了,而孙权已经在江东盘根错节,也是不能轻易铲除之。诸葛亮告诉刘备现在他们应该立足于巴蜀,安抚百姓,和孙权结盟,这样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光复汉室。这个观点虽然是由诸葛亮提出的,却是刘备一直希望做的,所以这段话深得刘备的认同。

三国里最希望汉献帝死的人,非他莫属,献帝不死,他想出1个办法

刘备是一心想要登基称帝的,但却遭到了费诗的反对,费诗向刘备说到:“当初主公之所以起兵是因为天子被曹操挟持,如今曹操还未剿灭,主公就急于称帝,似有不妥啊。”刘备对于费诗的反对,当时十分生气,但碍于情面,当场并没有表现出来,不过之后的一件事就证明了刘备对费诗的不满,之后刘备便将费诗贬谪到云南永昌,当时的永昌十分荒凉,去的人一般很难生存下来,可见刘备贬谪费诗的用意很明显。

三国里最希望汉献帝死的人,非他莫属,献帝不死,他想出1个办法

当曹操占据了中国的北方,成为实力最强的一方诸侯的时候,刘备大骂曹操奸臣,并发誓要拯救大汉于危难。不管怎么样,曹操到死也没有称帝。

曹操是个聪明人,他把皇位比作火盆。其实到了三国后期,曹操完全可以称帝,但他至死都没有。或许曹操是觉得时机不成熟,也或者是他心中一直把自己视作汉臣,从没想过要当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