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院士之乡,人文地标

绍兴:院士之乡,人文地标

绍兴:院士之乡,人文地标

鉴湖越台名士乡。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孕育、滋养了无数伟人名士。而今,这片沃土仍人才辈出。这其中,院士是个最耀眼的群体。到目前,绍兴籍的中外院士多达76名,数量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

这些年来,绍兴精心营造“院士文化”,培育“院士经济”,弘扬“院士精神”,丰富的院士资源,不仅成为千年古城的现代荣耀,更是为古城提档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动力。

院士文化 绍兴新文脉

从绍兴走出去的院士,无论走得多远,他们始终怀揣着一颗情系桑梓的赤子之心。这些年来,绍兴籍院士牵挂家乡,他们时常回来探亲、讲学、设立工作站、招“智”引“才”,通过各种方式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家乡以院士为荣、院士以故乡为亲”的绍兴“院士文化”逐渐形成。

绍兴:院士之乡,人文地标

(绍兴一中建校120周年院士校友访谈)

去年,绍兴一中举行120周年校庆,徐杨生、沈士团、陶文钊等多位院士回到绍兴给母校“祝寿”,并通过院士系列讲座等方式和“学弟学妹”们面对面交流,畅谈科学知识、家国情怀,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建功立业。今年3月,绍兴市档案局(馆)、绍兴市科协联合向绍兴籍院士及其家属征集相关档案资料,立刻得到院士们的积极响应,冯长根、金国藩、吴常信、许溶烈等多位绍兴籍院士捐来各类珍贵的档案资料。

绍兴:院士之乡,人文地标绍兴:院士之乡,人文地标

88岁的许溶烈院士把手稿、著作、奖状等珍贵资料捐赠给绍兴市档案馆收藏

“回家”,是众多绍兴籍院士共同的心愿。2007年起,绍兴充分挖掘“名士之乡”丰富的绍兴籍院士资源,大力弘扬院士文化,集结出版《绍兴籍院士风采录》,开展院士林植树揭碑活动,策划院士邮册、共建院士故居、建设名贤馆等一系列活动。2008年,绍兴向院士们发出回家看看的邀约,拉开了“院士专家绍兴行”活动的大幕。而今,一年一度的“院士专家绍兴行”活动已经整整举办了10次,院士们与故乡越走越近,心越贴越近,“院士文化”在绍兴方兴未艾。

院士经济 助力新腾飞

八方聚贤,智慧涌流。院士是金字塔尖的人才,依托院士文化培育院士经济,是绍兴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径。这些年,依托得天独厚的绍兴籍院士优势,绍兴不仅深入挖掘本土籍院士资源,还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院士来绍兴讲学、工作。借助这些“最强大脑”,推动绍兴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绍兴:院士之乡,人文地标

(绍兴“名士之乡”人才峰会)

2010年起,绍兴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形式,以院士集聚人才、以院士壮大产业,吸引一批先进的项目和大量高端人才。数据显示,目前绍兴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82家,签约建站院士82名,在全省处于领跑位置。院士专家工作站涵盖各大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攻克关键技术难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领军作用,在人才引进、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专利保护等方面都发挥了示范作用。到去年底,我市成立2年以上的62家院士工作站累计成果转化效益达191.2亿元。

借助院士智慧,推动绍兴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在2017中国·绍兴“名士之乡”人才峰会开幕式上,绍兴市院士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成为绍兴最豪华的“科技智库”,充分发挥院士专家高端智力在政府科学决策中的作用。绍兴市院士咨询委员会的成员由部分绍兴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在绍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非绍兴籍院士组成。首批成员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0位,其中绍兴籍院士19位。

访 谈

绍兴:院士之乡,人文地标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协原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英国工程技术院院士冯长根

助力绍兴创新能力跃升

作为一个绍兴人,永远难忘的是家乡阳光雨露、乡土乡情的哺育,家乡对我整个人生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我是看着大善塔长大的,今天大善塔还是那座大善塔,但绍兴已经进入了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大善塔周边的发展变化就能充分体现绍兴的活力。现在绍兴街道越来越繁华,古城的历史文化色彩更加鲜艳绚丽,高速公路、高铁、高楼大厦,让人目不睱接。很多次我回来,一路上都是惊喜不断,我已经认不出小时候曾经生活过的绍兴了,只有到了大通学堂,才又唤起了那些熟悉的回忆,家乡的巨大变化让人振奋!

回家是件高兴的事,吸引我经常回来的,不仅是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是感受到家乡党委政府、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盼。绍兴历来重视人才,2010年以来,我有幸多次参加绍兴“名士之乡”人才峰会活动,和绍兴市科协也有较多的工作交流,亲眼见证了绍兴科技馆新馆的建设。如今,绍兴科技馆已经成为绍兴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正在为提高绍兴的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作出重要贡献。

绍兴酒的味难忘,绍兴菜的味难忘,绍兴是我永远的牵挂。未来有机会,我也会经常回来走走看看,看看亲戚朋友,品品家乡美酒,尝尝家乡佳肴,看看家乡的新变化。祝愿家乡绍兴能借机腾飞,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绍兴:院士之乡,人文地标

绍兴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黄浙平

家乡关注、关心“绍兴骄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院士们用聪明才智,把自己的学识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永载史册,他们是共和国科技的脊梁。值得绍兴人民骄傲的是,绍兴这块蕴藏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土地培育了76位中外院士,他们是当代绍兴最可宝贵的财富和最大的无形资产,也是绍兴新的人文地标。

这些年,在和绍兴籍院士的交往中,常常被他们的赤子之心所感动,他们对家乡充满浓烈的眷恋,也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报效桑梓。院士们回到家乡,不仅寻根溯源,传递家国情怀,他们还带来大量的先进理念、高端技术项目、高层次人才,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参加科技高峰论坛等方式,为绍兴经济科技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能,营造新的潜力。

绍兴:院士之乡,人文地标

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 段鹏征

以“智”高点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院士,是我国最高水平的学术权威,让院士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走在一起,让科研项目与现实需求相结合,企业就能以“智”高点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2011年,喜临门率先在全国床垫行业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领衔加盟研发团队,开展家具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祛除技术研究。

这些年,侯立安院士和企业的合作十分顺利,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贡献,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侯立安院士工作十分敬业,几乎每个季度都会到企业指导研发、破解技术难题。在他的主持下,喜临门以项目为依托,攻克、转化在家具绿色环保制造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推动产品转型升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借助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的智力,喜临门集聚了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侯立安院士不仅解决了喜临门的技术难题,还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端技术人才,为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打通了多个渠道,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喜临门向着打造国内一流的家具研发、制造企业的目标更进一步。

绍报新媒体中心出品

审核:蒋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