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我市医疗卫生健康扶贫综述

不让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我市医疗卫生健康扶贫综述

医务人员正在进行义诊。

走进六枝特区“透析村”,院子干净整洁,外墙及室内刚粉刷过,每间住房还配套了厨房。在这个清幽的小院落中,居住着一群特殊的“村民”——他们全是透析患者。得益于全市医疗卫生“五个全覆盖”的实施和医疗卫生扶贫的深入推进,这群因病陷入贫困的透析患者,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告别了看不起病的历史。

在凉都大地,像张亮英这样分享到医疗卫生扶贫红利的人数不胜数。

2018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为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全市脱贫减贫目标,按照省卫生计生委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组织发动健康扶贫“春风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市卫生计生委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和主任办公会议,听取、研究、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同时,组建健康扶贫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推动健康扶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落实,综合施策,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全市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全面推动新农合筹资、信息录入、统计等工作,千方百计落实贫困人口个人缴费资助政策。截至4月底,全市资助参合23.4万人,资助金额1438.91万元。全市参加新农合的未脱贫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184728人,参合率100%。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的安排,目前正在对已脱贫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参合信息进行全面比对,确保参合率达到100%。

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确保贫困人口实现兜底性保障。在“三重医疗保障”基础上,各县(市、特区、区)均落实了医疗扶助专项资金,其中,六枝特区200万元、盘州市700万元、水城县2000万元、钟山区60万元。同时,围绕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工作,创新推动《六盘水市实施医疗保障六个100%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截至今年5月5日,全市共有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203443人次获得新农合门诊补偿,医疗总费用1286.52万元,政策范围内费用1274.66万元,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为100%,实际补偿比为99.08%;全市共有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3704人次获得慢性病门诊补偿,医疗总费用141.66万元,政策范围内费用139.74万元,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为100%,实际补偿比为98.65%;全市共有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11991人次住院,医疗总费用6531.86万元,政策范围内费用6228.49万元,补偿费用6302.05万元,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例为100%,实际补偿比例为96.48%,个人负担费用锁定在4%以内,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

为贫困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不让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我市医疗卫生健康扶贫综述

群众在“一站式”窗口报销就诊费用。

不让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我市医疗卫生健康扶贫综述

专家在为贫困群众诊治。

不让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我市医疗卫生健康扶贫综述

乡村干部宣传医疗扶贫政策(资料图)。

不让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我市医疗卫生健康扶贫综述

六枝特区 远程医疗解决群众看病难题

在六枝特区龙河镇卫生院,患者只需把身份证靠近健康查询一体机上的感应区,自己的既往病史、何时在何处就医、费用报销等情况就一目了然。这一切,是六枝特区远程医疗发展的结果。

目前,六枝特区远程医疗已经实现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甚至还延伸覆盖了龙河镇林场村和落别乡落别村两个村级卫生室。

盘州市 多措施保障贫困人口就医

今年以来,盘州市卫生计生系统聚焦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立足决战决胜盘州市脱贫“摘帽”,全面部署落实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各项工作。做好“三个一批”及“四重医疗保障”工作,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做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参合资助工作,巩固盘州市农村人口参合率达到99.5%以上,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率达到100%;做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确保签约服务率、慢病管理率达100%。

截至5月30日,未脱贫贫困人口住院1772人次,总费用1151.04万元,补偿1148.31万元,实际补偿比达99.76%。

在实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对盘州市53个深度贫困村、2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卫生室规划建设,并配合做好农村中小学校医务室标准化建设,实现三个“全覆盖”;做好深度贫困地区“创卫”工作,创建8个国家卫生乡镇、9个省级卫生乡镇,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截至5月30日,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已开工1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已完工2个、正在装修中的4个、已开工3个。

对罹患7类13种疾病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所患疾病进行核查,建立核查台账,按要求每月进行入户巡诊,同时建立临床路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据悉,目前建档立卡数应救治数为89人,治愈、死亡销账54人,在救治35人;非建档立卡应救治数为206人,其中治愈、死亡销账46人,在救治160人。

水城县 提高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

“现在国家政策就是好,贫困户生病住院不花一分钱,要是没有现在的医疗保障,我早就成为一个‘废人’了。”日前,正在水城县蟠龙镇卫生院中医馆进行康复治理的农民朱灰品激动地说。

正值此时,水城县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出台《水城县医疗精准扶贫十条》,提高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在乡、村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就医的,实行现场报销;在市内县级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计生扶助)“一站式”现场报销减免。

据悉,水城县举全县之力深入推进深度贫困村健康扶贫工作。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核准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分批救治,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推动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实施。

钟山区 专项资金扶助农村贫困人口

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在“三重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钟山区政府下发了《钟山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精准医疗扶助保障实施方案》,由钟山区红十字会成立医疗扶助专项基金,钟山区政府每年安排预算50万元专项资金结合红十字会公募资金建立了医疗扶助(第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保外医疗费用及住院期间交通、生活费用进行专项扶助,政策覆盖了钟山区及北部五乡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家住青林乡二寨村的陈飞,就是钟山区建立医疗扶助制度的受益者之一。

陈飞一家7口人,仅靠丈夫熊桥友一人打临工支撑家庭日常开销,生活十分贫困。2016年底,享受到政府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全家人搬到了位于青林乡灰依村大土二组的易扶搬迁点居住,老母亲带着4个孙子在家读书,熊桥友外出务工补贴家用。

如今,陈飞的第一次手术已经顺利完成,返家休养半年后即可再行第二次手术。

除了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扶助外,钟山区还开展了“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农村贫困患者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无需交纳住院预付款,且出院时只需结清自费部分。同时,制定了儿童白血病等7类13种重大疾病及36种慢病患病人员信息摸底调查方案,对罹患7类13种大病的农村贫困患者进行专项救治,救治费用实施按病种付费,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额支付。

精准发力破解看病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我市围绕“三百”精准发力,实现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基本医保100%覆盖、大病保险赔付100%覆盖、医疗救助兜底保障100%覆盖,筑牢医疗保障三条防线,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