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創新型企業都有這四個特徵

關注「盛景商業評論」,思考快人一步!

陈春花:创新型企业都有这四个特征

“ 第一才是企業唯一要佔有的位置!

作者 | 陳春花 美編 | 劉暢

導語:如果可以用一句話來回答領先企業創新力的源泉,那就是“持續不斷地創新”。而成功之後衰敗,創新之後怠惰,長久以來普遍存在於各行各業中,成為全球性企業的通病。若想擁有永久的成功,必須變革企業文化,而創新又沒有標準解答,因此企業創新的根本,在於對企業文化做有效的管理。

我們總是欽佩那些具有創造力的領導者,具有創新力的企業組織,他們做出令人讚歎的創新,推動著行業、市場的進步;也正因有這樣的領導者和企業,我們才會看到無限的可能。所以,我們一直關注的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領導者?企業的創新力到底從哪裡來?如何才可以保持住?

1

企業與人是相似體,也是共同體

陈春花:创新型企业都有这四个特征

成就這樣的領導者或者企業組織,當然是一個綜合了眾多因素的複雜問題,但我認為可以用一句話來回答,那就是“持續不斷地創新”。最近霍金的去世,李嘉誠的退休,引發了人們非常多的關注,而兩者所具有的創新能力,再一次觸動人們的感覺。這種創新既表現為霍金基於對宇宙的思考而建立的科學模型,也表現為李嘉誠對於不同階段的長實業務的決斷,當然也表現為他們對於自身,或者說人類侷限的突破。

因為我們見過太多的關於“天花板”的現實案例:業務做到一定程度,企業家開始守成,對外界閉目塞聽,或者開始懼怕嘗試新的領域,只是滿足於已有的領域。柯達的急速衰落也可以說是一個由拒絕創新而引發的企業死亡事件。

由此我聯想到,曾經講過的企業魂—只要是優秀的企業文化,不論一個企業靈魂具體的精神特質和文化傾向如何,都會或多或少地涉及這樣四個方面的內容:企業家精神、超越精神、青春活力、成就感。

這四個方面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就是不守成、敢於創新、超越自我、不枯竭的活力和不停歇的好奇心,還有成就感帶來精神鼓舞。當然,最根本的是—

持續不斷地創新,只有堅持這一點,才能隨之帶來超越、活力和成就感等等。這樣的看法固然有些主觀,但是我們把有所作為的各行各業的人才套入這個看法,會發現是十分適用的。比如,用沃爾特•艾薩克森(《史蒂夫•喬布斯傳》作者)的話說,“傑夫•貝佐斯是我們時代最具有遠見性的、最具有明確目標的、最堅忍不拔的改革者。和史蒂夫•喬布斯一樣,他改變並創造一個新的產業。”這裡被高度肯定的貝佐斯和喬布斯,都是“持續不斷地創新”的代表。

在這裡我們不專題討論人們該如何做到“持續不斷地創新”,而是回到我所關注的企業文化領域。其實,一個企業正像一個人、一個民族一樣,共同的文明意識、文化成就感,文化心理是它們彼此之間得以認同、聚合的基礎。進一步說,共同或大體一致的理想、追求、精神境界是它們得以共鳴、和諧、聯合和不斷進取的基礎。

一個具有優秀文化環境的企業文化共同體,其員工不論是終身受僱,還是有變遷,都會對公司終身懷念、永誌不忘,這靠的是那給人以啟迪、催人覺醒、令人振作、激勵人奮進的企業“靈魂”,靠的是永遠給人以嚮往、憧憬、激勵的企業精神。

應該講,一個企業具體形成一種怎樣的企業精神,不同環境、不同背景下的不同公司,肯定會不同,但是作為一種優秀的企業文化,一定有這幾個特徵:企業家精神、超越精神、青春活力、成就感。

若能夠形成並一直保有這樣四種精神,企業就可以主宰自己而不受環境的干擾,繁榮時遙遙領先,不景氣時也照度難關,勇往直前。

同樣,企業這四種精神的根本還是創新,持續不斷地創新。但是企業是由血肉之軀的一個個員工個體組成,企業要保有持續創新的動力,就需要集中企業與人的相似之處,形成企業與人的共同體,去修煉創新力,去進行創新力的管理。

2

企業創新力管理的四個方面

陈春花:创新型企业都有这四个特征

成功之後衰敗,創新之後怠惰,這一模式長久以來普遍存在於各行各業中。這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全球性的通病。因此若想擁有永久的成功,必須變革企業文化,創新有其不可預測性,必須承擔風險;創新又沒有標準解答,因此企業創新的根本,在於對企業文化做有效的管理。對於創新力的管理,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是允許失敗。

要鼓勵創新,就必須原諒錯誤,只要能夠從中汲取教訓。激發創新的主要元素有兩個:一是容忍錯誤,二是支持冒險與變革。

有位聯邦快遞的員工說過:“如果我試著做什麼而沒有成功,我也不怕會有什麼後果。並不是每件事都行得通,只要第二天不再這樣做就行了。”羅斯福也曾說過:“應該勇於嘗試不同凡響的、富有挑戰性的事情,獲得成功與榮耀,哪怕時而會遇到失敗與挫折。”引用強生公司前總裁小羅伯特·約翰遜的話:“失敗是我們最重要的產品。”他十分清楚,公司必須承認失敗的實驗也是公司發展的一個構成部分。

而事實上,強生公司在其歷史上有過許多明顯的失敗,在強生公司看來,這些失敗就是要在公司核心思想規範內發展健康分枝的基本代價。儘管遇到了這些挫折,強生公司在其 110 多年的歷史上還從未虧損過。

許多成功公司在員工中運用“犯錯許可證”,假如員工嘗試做某些事情失敗,只要交出名片,即可獲得赦免。這是這種文化的形成,員工或公司才可能不斷的創新和發展。

第二,冒險與革新。

鼓勵員工發揮創意與承擔風險的一種重要方法,就是提倡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變革。如果說需要是發明之母,那麼冒險便可稱得上是革新之父了。只在有人冒險摒棄舊的做法時,才有新事物的產生。風險是經營固有的特徵,沒有公司能夠逃脫,並不得不承擔風險。然而,是否願意去為創新冒險,則是考量一個公司的根本。成功公司必定是一個優秀的革新者,必定知道如何大膽冒險,並保留有效的措施。

不冒險就想創新是不可能的。一些公司確實在鼓勵合理的冒險,並且為包含風險的新項目提供啟動基金。而另外一些公司只是說說而已,實際上去獎勵那些規規矩矩的人。因此前面的公司不斷成長,後者則停步不前,甚至失敗。

建立一種革新冒險的風氣意味著信任員工,讓他們施展才華而不必害怕賠償。要冒險就不得不承擔一定數量的失敗。當你失敗的時候,你必須從中汲取更多的教訓,否則便難免會重犯。只要冒險和失敗帶來更多的學習,而不是懲罰,那麼人們就願意冒險,因此也就有了創新的可能。

第三,競爭的激情。

陈春花:创新型企业都有这四个特征

永不滿足和不斷改進的態度是創新力始終如一的關鍵。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為什麼有的企業會變得更加進步?那是因為他們致力於更加富有的目標。不斷改進已成了現代管理中的陳詞濫調,但說來容易做到難。只有不斷地激發員工競爭的激情,才可能保持持久的創新力。

我們發現,一旦一個公司達到了高層次的目標,他就得休息一下,之後當公司試圖重新啟動它的發動機時,問題便出現了。一方面,成功使每個人感覺良好並增強了自信。另一方面,一種反作用力又在建議他,事情已經足夠好了,不用再畫蛇添足,多休息一會兒吧。如果到了這個時候,公司就步向了失敗的路徑。

保持一個企業最佳狀態的訣竅在於,在這一系統中構建一套激發活力的信念與準則,使員工擁有競爭的激情。列出一份永不滿足並不斷改進的計劃表並非難事。

績效有兩個重要的標準—你的公司和你的競爭力,在時間上則分為兩段—現在和將來。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你的公司與優秀公司相比的結果,並且知道你對將來可能發生的一切準備得如何,將足以使你遠離驕傲自滿。每一年都有成功者和失敗者,你不能保證你明年一定能贏,除非你願意做別人正在做的事,並且比他們做得好。

第四,始終保持領先一步。

始終保持在競爭中領先一步就需要不斷地尋求新的客戶機遇。這不僅僅是要通過增加同種產品的銷售來擴大現有的客戶基礎,它還要求人們尋找目前尚不存在的客戶需求;它在管理方面的表現,就是要將注意力從降低成本和改進過程轉移到通過創新來增加收入上。為了始終保持領先一步,企業應該採取一個分三步走的策略,即遠景規劃、尋求機會、全力以赴。

(1)遠景規劃。我們建議,作為新的發展起點,每年都應重新檢查一下遠景規劃,以保持在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2)尋求機會。為了尋求新的機遇,尋找那些甚至連客戶自己都還未意識到的新需求而進行市場調查,以找尋到令市場炫目的新奇設想。

(3)全力以赴。瞭解到新的機會,就應該全力以赴地投入,爭取第一個打入市場。

所有成功公司的啟示:唯一可以佔有的位置是第一,如果我們不佔領第一個位置,別人就會佔領它。

☝ 掃碼關注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