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战略—成为顶级专家之路

我的读书战略—成为顶级专家之路

人人都知读书好,但是大多数人难以养成读书的习惯,尤其是读艰深的书。认知决定行动,只有切身认识到读书的好处,才能够坚持读书、用书。

我坚持实用主义的观点,首先读书一定不是消遣,它一定是具有强烈的目标指向性。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卓越的业绩是我们生产生活的首要问题。简单来说,读书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具有竞争力,使得小我的力量不断放大,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我的读书历程—见自我,见众生

人类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高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思想意识的差别。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人生经验的产物。大多数人的思想意识是具有缺憾的,如片面、狭隘,大多数人在被社会文化塑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无觉知的,那么如何让我们自己能够超越自身思维局限和经验的局限呢?一个方便快捷的途径就是利用书籍进行自我的文化再塑造。就我个人的读书经验,我建议重点读几个方面的书籍:

一是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帮助我们认识自我的思想意识过程,发现自我思想意识的弊端和漏洞,改变自我单一的思维模式,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发展心理学帮助我们认知人类的成长发展规律,帮助我们解析自我成长的秘密,发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于自我影响的机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突破成长环境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成长为更加健全、独立和饱满的自我;进化心理学从生物学的角度,从进化论的角度让我穿越亿万年长河窥探人类不变的本性,助我摆脱人类本性的负面影响;社会心理学和群体心理学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群体性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让我们避免落入群体性无知,助我们成为一个智慧的领袖;领导心理学让我们窥探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共鸣、模仿和超越获得自我人生突破的勇气和智慧;创新创造心理学让我们认识历史上伟大艺术家、科学家实现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突破的点滴心理变化过程,帮助我们解密“天才是如何炼成的”。

二是社会学。读社会资本、社会分层、社会网络主题类的书,让我明白社会分层的机制,让我明白“资本”的多样性与重要性,可以说一个人占据资本的多少以及资本的可交换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在社会阶层中上升的可能性。同时,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本是一个人成长为独立的、健全的、饱满的自我的前提,物质资本并不能够让人成为“人”,这也凸现了读书的重要性;读社会生物学,从人性出发,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变迁发展,培养了我对于人类社会认知的宏观视野、系统思考。

三是读政治学、传播学。我们生活在一个强政府的国家,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阅读政治学帮助我们认识国家、企业等任何组织的权力的建立和维持,帮助我们不被权力任意左右,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行使权力。通过阅读传播学,帮助我们认识人类信息、文化传播的规律,助我们避免落入被信息“绑架”、被信息“占据心智”的愚蠢境地,可以说,在这个时代,关于如何筛选信息、组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商”成为一种稀缺的能力,成为顶级专家的首要能力就是专注力、信息商

四是读经济学和商业。自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由“有机团结”走向“机械团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由血缘、地缘走向业缘。基于利益的交换是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系的本质,读经济学助我们思考如何利用既有的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收益,在商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商海享受人生冲浪的乐趣,既获取物质,又不丢失精神和文明与我们每个“经济人”、“理性人”息息相关。

五是读哲学。哲学是思辨的、形而上的,寥寥数语回味无穷,读哲学让我更加坦然、更加沉静。一本让我印象深刻的哲学书是南怀瑾解读《金刚经》,一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相”早已成为我的人生信条。曾经去寺庙呆过几天,在大雄宝殿看各色人来来往往,看各色人虔诚地膜拜,颇有一种“见自我,见众生”的感觉。哲学就是这样,它潜移默化地熏陶你,让你的思想境界变得更加高远,心境更加坦然。

六是读关于大学、教育学、学习方法论、思维模式的书籍。学习和接受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会科学地学习让我们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学会学习、学会读书,助我们真正通过读书改造自我、将书用到实处、做到改造社会,助我们避免落入“纸上谈兵”、“书呆子”、“死读书”的境地。

二、读书的秘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读书最好的状态是:读到一本书后,将书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与自己过去的经验相联系,用理论分析实际现象,享受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暗自窃喜获得了一种看待事物的上帝视角。

大学期间我组建社团、带团队、搞社会调查、拜访企业家、在企业实习,如果我不读书、不思考、不写作,这些经历于我而言就是琐碎的回忆,对于提升自我的能力没有丝毫的用处。但是我一边读书,一边做事,一边思考,还坚持写作,我从被动地被经验塑造走向主动地利用经验、资源和条件为我的成长铺路。简单的经验、经历是没用的,经验和经历只有经过反省、反思的加工才能够上升为能力和智慧,经常有人说我的成熟与年龄不匹配,其实我只是勤于反思和总结,笨人采取笨办法,同时也是最好的方法。我曾经写过两篇文章阐述什么是聪明人,聪明人就是在“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上超越常人,大多数的所谓的天才就是在不断地的正向反馈中如此一步步超越常人。通往顶级专家之路,“经验智力”“反省智力”不可缺。

很多人读书读成书呆子,或者说读了很多书能力、行动力都没有提升,我认为就是两条原因:一是性格使然,有的人由于其成长环境的影响,就是没有勇气、野心去突破,读再多的书也无法进行“改变”;二是从一开始读书就做“书斋先生”,没有在实践中、泥土中历练过,书读着读着就陷入了寻找真理的境地,其实是固步自封,成了井底之蛙。

三、读书的战略步骤—通往顶级专家的晋级之路

每个人由于其理想不同,状态不同,读书的战略步骤是不同的。通过读书和实践,首先我建立了自我,立了志向,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顶级商业大师,就我而言,读书的战略分四步走:第一步,广泛涉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首要目的在于建立自我;第二步,在建立自我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积极探索,结合对于自我的认知以及社会的认知,首要目的在于立大志;第三步,在立志的基础上,读专业书、做专业性的研究,目的在于建立自我的专业护城河,成为某领域顶尖专家级人物;第四步,运用自我的专业能力,为推动业界的业绩提升、创新提供理论和思想,放大自我的IP能量,建立围绕自我专业能力的产业帝国。

现阶段的我,大概是走完了第一阶段,还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的过渡阶段。

回想自己读书走过的历程有三大遗憾:一是从小读书的机缘浅薄,读的书少,读书的底子不扎实,尽管大学期间胡乱读了点书,但是效果远远比不上有“童子功”的人,当然,这也是无法改变的;二是没有碰见较好的导师引路,没有较高的平台发挥,如果又一个身经百战、文武双全的导师引路,我想目前我的状态会十倍地好;三是缺少一个心无旁骛的读书环境、读书团体,一个人读书是孤独的、容易走偏的,加入一个以读书为核心的学习型组织,会让读书变得更加有趣、科学。

人生中很多遗憾我们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