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端午习俗蕴藏着的养生之道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马上就要到了,关于端午,民间有很多习俗,如划龙舟、吃粽子、戴香囊、摆挂菖蒲等,老祖宗留下的这些数千年习俗,其实还有不俗的养生功效。

■吃粽子

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粽子的粽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也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芦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须注意的是,由于糯米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贪食。

■佩香囊

端午前后,由于天气闷热潮湿,蚊虫滋生,时疫盛行,于是人们就会在小孩胸前佩戴香囊以驱蚊避秽,而成人多将香囊系于腰间。香囊多采用一些具有驱虫、避瘟、除湿功效的传统中药,如苍术、川芎、香白芷、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等,把它们研成粉末,装入特制的布袋而成。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这些中药具有一定的杀灭病毒的能力,对流行性感冒、白喉、水痘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老祖宗留下的端午习俗蕴藏着的养生之道

■挂摆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有的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