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人大附中名師帶你這樣讀《論語》

高考前,人大附中名師帶你這樣讀《論語》

本文摘選自人大附中名師語文課叢書中《小強老師帶你讀》一書!

高考前,人大附中名師帶你這樣讀《論語》

論為學

孔子之道以修身為本,修身之道則以學為本。知識的增長,眼界的開闊,境界的提升,莫不由學。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好學的學者。《論語》一書以“學而時習之”開篇,正是要明確“學”的重要性。

《論語》論學的章節散見各篇,內容涉及學習的目的、學習的價值、學習的方法等等,本論共設六個小專題,對《論語》的為學之道予以講解。學習本論內容若能抓住“為學三綱”這一核心,就可以綱舉目張,融會貫通。

為學三綱

實踐、親仁、為己

子曰:“學①而時習②之,不亦說③乎?有朋④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⑤,不亦君子乎?”(《學而》)

【註釋】

①學:效法。②習:踐習,實踐。③說:通“悅”,愉悅。

④朋:志同道合的朋友。⑤慍:怨怒。

【譯文】

孔子說:“學習知識並且常常去實踐,不也是一件愉悅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嗎?別人不瞭解你而你卻無所怨,不也算得上君子了嗎?”

學以致用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①,謹而信②,泛③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④。”(《學而》)

【註釋】

①入則孝,出則悌:互文,即出入家中講求孝悌。孝,孝敬父母。悌,敬愛兄長。②信:言出必行。③泛:廣泛。④文:古代文獻。

【譯文】

孔子說:“子弟出入家中要孝順父母、禮敬兄長。言行謹慎而講信用,對眾人要有廣博的愛心,同時對仁人君子要格外親近。如此行事還有餘力,再去學習古代文獻。”

子曰:“誦《詩》三百①,授之以政,不達;使②於四方,不能專對③。雖多,亦奚④以為?”(《子路》)

【註釋】

①《詩》三百:《詩》為上古流傳下來的詩集,孔子刪定《詩》,保留三百零五首,謂之“《詩》三百”。②使:出使。③專對:專,獨自。對,應答。④奚:何,代詞。“奚以為”即“以之為奚”。

【譯文】

孔子說:“記誦了《詩經》三百餘首,授予他政務,他不能完成,派他出使四方,不能單獨完成外交應對,(如此學習)雖然記誦得多,又有什麼用呢?”

尚賢親仁

曾子曰:“君子以①文會②友,以友輔③仁。”(《顏淵》)

【註釋】

①以:憑藉,通過……的方式。②會:交往。③輔:輔助。

【譯文】

曾子說:“君子通過學問切磋交朋友,通過交朋友互相輔助道德的提升。”

子曰:“見賢①思齊②焉,見不賢而內自省③也。”(《里仁》)

【註釋】

①賢:賢人。②齊:向……看齊。③省:反省。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著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樣的問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①焉!擇其善者而從②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註釋】

①師:學習。②從:跟隨,這裡引申為效法。

【譯文】

孔子說:“多人相交往,一定有值得我學習的東西。選擇他們的長處去效法,借鑑他們的不足而改正自己。”

子貢問為①仁,子曰:“

工②欲善③其事,必先利④其器。居是邦也,事其⑤大夫之賢者⑥,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

【註釋】

①為:動詞,此處可譯為做到、實踐。②工:工匠。③善:使……完善。④利:使……鋒利。⑤其:其中。⑥大夫之賢者:定語後置,即賢能的大夫。“士之仁者”與此表述方式相同。

【譯文】

子貢問怎樣做到仁,孔子說:“工匠要做好一件事,必先打磨好他的工具。所以,你居住在這個國家,首先要做的就是跟隨賢能的大夫做事,和仁德的君子交朋友。”

為己之學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

【譯文】

孔子說:“古人為提升自身的修養而學習,今人為人前顯耀而學習。”

子曰:“君子病①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

【註釋】

①病:意動用法,以……為病,擔憂。

【譯文】

孔子說:“君子擔心的是自己沒有能力,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學而》)

【註釋】

①己知:賓語前置,即“知己”,瞭解自己。

【譯文】

孔子說:“不要擔憂別人不瞭解自己,要擔憂自己不瞭解別人。”

“為學三綱”疏解

“學而時習之”一章,是《學而》篇的綱領,朱熹甚至認為它是全書的綱領,熟讀這一章,其餘篇章的理解就會水到渠成。我們可以把這一章三句話看作三個層次。

首先,“學而時習之”,是孔子教導弟子們學習要重視運用,這個“習”字,是實踐的意思。因而孔子提倡的學習,並不是一味攻書,而是要在實踐中不斷錘鍊自己的學問品行。實踐既是學習的方法,也是學習的目的。學以致用,才能切實地感受到知識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因此孔子才會“不亦說乎”。

比如古人學《詩》(《詩經》)的一個重要功用,就是在外交場合唱和對答。古代邦交活動是要唱《詩》的,不同的場合要唱不同的篇目,賓主之間還要藉此展開問答。如果學習了《詩》而不能在外交場合對答如流,那麼學得再多也沒有意義。

另外,孔子還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似乎又把“行”的必要性提到了“學文”的前面,也就是說,實踐較之於書本,對人的成長具有先決性的影響。

其次,“有朋自遠方來”,這個“朋”指的是志同道合之人,否則不能謂之朋。有朋友自遠方來與“我”切磋交流,自然可樂。曾子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古人尊師敬友,為的是朋友之間互相切磋,相互砥礪,以人為鏡,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

所以,《禮記》中有這樣一句話:“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閉門讀書,兩耳不聞天下事,此孤陋寡聞之儒。一個人,他的良師益友越多,他就越容易健康迅速地成長起來;反之,則容易走入歧途,學問乃至性格偏狹怪僻。朋友是一個人成長的“利器”,選擇好的朋友是提升自我的準備工作。

因此,孔子教導弟子們要“泛愛眾,而親仁”,對待眾人要有一種廣博的友愛,而對於賢者、仁者,要格外親近,與對眾人的“泛愛”自然不同。孔子甚至說:“無友不如己者。”這遭到很多後學的質疑和非議: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大家都這樣做,豈不沒有朋友可交?這樣理解未免機械迂腐。如己還是不如己,豈能量化?孔子這樣說,只是勸後學要親近賢者,與賢者交朋友,有一顆進取之心,不要交狐朋狗友、酒肉朋友罷了。這一點,和道家“不尚賢”的思想恰恰相反。

最後,“人不知而不慍”說的是一種儒者的從容氣度。當你學有所成,但別人還不能瞭解,把你看低了,不要急躁,這才是君子。為什麼呢?因為學習是為自己有所提升,不是為了讓別人知道。《論語》多次講“不患人之不己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學習應該是“為己之學”,即為了完善自我而學習,別人知不知並沒有關係。“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自己的水平夠不夠高,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關心的。

能想明白這一點,治學之人就能夠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了。然而生活中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活在別人的評價中的人卻不少。為別人而學,為別人而活,這樣的人很難做到寵辱不驚。在春秋戰國的紛爭之世,追名逐利者比比皆是,儒家的為己之學如同夜空的一輪孤月,就更顯得難能可貴了。

這一章短短三句話,告訴我們儒家之學,是實踐之學,是親仁之學,是為己之學。儒家之學不是停留在書本紙面的學問,要對仁人有親近敬愛之心,求學的意義在內不在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