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太陽”計劃:刻板的日耳曼人,卻是科幻級別武器的浪漫主義者

“黑太陽”計劃:刻板的日耳曼人,卻是科幻級別武器的浪漫主義者

【代號名稱】“黑太陽”計劃

【英文名稱】Black Sun Project

【密級】絕密

【發起者】納粹德國

【行動時間】1920年

【目的】研製碟形飛行器

“黑太陽”計劃:刻板的日耳曼人,卻是科幻級別武器的浪漫主義者

德國人“黑太陽”計劃的設計圖

【背景】

“黑太陽”計劃是一個關於研製碟形飛行器的計劃,因其與研製“超級士兵”的計劃同時展開,因此經常被人誤認為是用來研製超級士兵的。

德國飛碟計劃,有10多個型號,綜述介紹較長,但最不可思義的、充滿很多疑問和懸念的,就是第三帝國絕密的飛碟戰機計劃—— “黑太陽”計劃。“黑太陽”計劃開始於1920年,納粹黨成立日就開始了。

“黑太陽”計劃目的是研製碟形飛行器,但本質還是在武器方面與未來的戰爭對手形成單方面的代差、級差、碾壓式優勢,可見其野心之大。

“黑太陽”計劃:刻板的日耳曼人,卻是科幻級別武器的浪漫主義者

元首的心胸很高遠,但更殘酷

【行動經過】

13年之後,納粹黨的領袖阿道夫·希特勒上臺執掌第三帝國政權。

為了更好的執行這一絕密的飛碟計劃,納粹黨廣泛收集飛碟計劃所需要的科技和技術人員,還組建一些神秘的組織:“圖勒”(1917)、“弗瑞爾”(1919)、還有其他的神秘組織例如:“黑石人”(DHvSS,Men of the Black Stone)。讓這些神秘組織去尋找扭轉20世界德國命運的古老的條頓命令和神秘的燃料配方。1922年納粹德國開始了飛碟研製,“超越飛行機器”研製的飛碟技術是來自與世界極北之地的國家“圖勒”-“弗瑞爾”(估計是外星人)進行以商業交換(交易)飛碟技術的結果。

當阿道夫·希特勒於1933年執掌德國大權後,吸收、強化了有關“圖勒”-“弗瑞爾”的哲學和理工類的自然科學的影響,“圓盤飛行器”計劃開始啟動,該計劃由W·O·舒曼牽頭進行。舒曼在慕尼黑綜合技術大學為神秘的納粹“超越飛行機器”部門工作,研製飛碟工作,時間是1922-1924年。

1934年,第一個RFZ的飛碟戰機制造出來。這個RFZ的飛碟使用了舒曼推進器(外星人)技術,試飛時經常出故障導致損失慘重。第一個飛碟式戰機:RFZ-1在失去控制之前,曾經飛到60米的高度。試飛員洛塔爾·瓦茨,在德國的阿拉多-愛登伯格進行RFZ一號樣機的試飛。由於196號symb(化學元素)氬燃料導致1號樣機的圓盤機翼發生劇烈顫動,並最終導致1號樣機失去控制撞向地面。

一號機RFZ-1的試飛失敗並沒有讓德國的設計師和技術人員氣餒。同年,RFZ二號樣機成功的製造出來。

二號樣機:RFZ-2,比第一號樣機要小,裝有武器的飛碟。2號樣機裝有2挺MG機槍,作為偵察飛碟,1940年,2號機飛越不列顛群島和南大西洋進行偵察,並於1942年在大西洋的亞特蘭蒂斯島與德國的雷達部隊會合。

第3、4、6號樣機,都擁有巨大的圓盤型機翼,在1934-1940年之間製造。

五號樣機RFZ-5於1939年被從新命名為:“哈伯”。

七號樣機RFZ-7在1941年被從新命名為:“狩獵”(Hunter,“弗瑞爾”-1雅格)。

“黑太陽”計劃:刻板的日耳曼人,卻是科幻級別武器的浪漫主義者

“黑太陽”計劃:刻板的日耳曼人,卻是科幻級別武器的浪漫主義者

流傳下來的“黑太陽”計劃的圖片

在希姆萊的SS黨衛軍的大力支持下,飛碟計劃得到進一步的高級發展。黨衛軍中的技術部門單位(發展辦公室4),開始對飛碟所需的燃料、能量、動力方面進行探險和研究。這個單位被安排的任務是:為“哈伯”和“弗瑞爾”型飛碟研製提供動力系統。該單位利用世界第一個電—磁—引力驅動系統為飛碟提供動力。這個驅動系統依靠漢斯·科萊爾的自由能轉換器與範·德·格拉夫發電機、馬可尼渦流發電機馬可尼式渦流發電機來驅動,來產生強大的電-磁場動力,擺脫地心引力的影響從而升空。

許多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直到1939年二戰爆發,德國為什麼不使用這些先進的機器和技術用於空中格鬥?一個簡單的事實是:這些高級的機器和技術不能取代常規武器在戰爭中的作用,在執行常規軍事角色和任務時,常規武器還是有飛碟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另外還有一個大的技術問題是:強電磁發動機提供的強大動力很難控制,很難操作與控制圓盤狀機翼的航海導航和天體導航為飛機飛行服務。

儘管圓盤式飛機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和航程,但是它們還是無法代替高性能的戰鬥機Bf109和Fw190的戰鬥作用。在圓盤飛機上利用一些小隔倉裝上一些進攻或防禦性的武器,例如:MG輕機槍和MK機關炮被證明是不切實際的。實際上圓盤上更適合裝大的實驗“超級雷神”加農炮。雖然這些大炮容易是圓盤飛機機翼和機體發生動搖、顫動,但是最終還是取代了輕機槍和自動機關炮。這些原始的碟型飛機沒有裝備炸彈、火箭和導彈,僅僅能夠做22.5、45度、90度翻轉飛行。

不過,黨衛軍繼續執行富有冒險性的秘密政策,隱秘的進行該機的研製。黨衛軍強力動用各種力量和手段,打著研製常規聯合炸彈的旗號秘密收集、研製、發展各種研製圓盤機的機床等機械裝置。VTOL垂直起降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如果SS黨衛軍未來能夠研製出專門的機床來加工圓盤機的材料和武器,那麼德國有可能依靠碟型戰機扭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

為了縮短研製VTOL的解決方案,SS黨衛軍搶劫了德國的商務部專利局的辦公室和全歐洲的每一個商務部專利局,以尋找最快的解決途徑。SS黨衛軍還秘密逮捕、扣押了各種各樣的航空研究方面的專家和學者,強迫它們為研製飛碟服務。黨衛軍將專家們集中在奧地利的維克托·紹伯格和羅馬尼亞的亨利·柯恩達(柯恩達效應沿物體表面的高速氣流在拐角處能附於表面的現象)。納粹黨衛軍徵集了大量的貧民、戰俘當做苦力去修建秘密的深埋地底的飛碟製造工廠、搬運和組裝各種加工機床和機械裝置。

雖然黨衛軍向德國的軍備部長阿爾伯特·斯皮爾要求增加額外的勞工和苦力,但是黨衛軍隱瞞了這些勞力的用途和真實目的。斯皮爾被架空,根本就不清楚這個龐大的秘密的飛碟計劃。黨衛軍已經在德國建立了自己的國中之國,各種工廠、科學家、戰爭原材料、技師、無數的奴隸苦工在黨衛軍的秘密干預下集合在飛碟計劃之下,秘密研製、測試、儲藏。

在這些隱藏的歷史中,維克托·紹伯格成為最重要的飛碟研製的主設計師。它大膽的利用非常規的技術:使用液體渦流技術來改進飛碟。最初的設計,臨時的採用潛艇上使用的發動機:奇怪的排斥盤狀電動機用於碟型機的噴射動力系統。亨舍爾是最早接觸這些原盤發動機的人之一,但是亨舍爾拒絕將這些信息提供給黨衛軍。同一時間,作為報復,納粹空軍拒絕為亨舍爾的第一架噴氣機的提供飛行測試,這架飛機是:He178,時間為二戰爆發前3天,也就是1939年8月29日。

一年以後,亨舍爾公司自己的工程師研製出了新的航空發動機,取名為“魯道夫·施裡弗”,而將這個發動機運用在自己公司的"飛行圈"(飛陀螺)飛翼機計劃上面。他的計劃、圖紙、發動機被黨衛軍徵用,交給了一個由多名資深科學家組成的飛碟研製小組手中。這個設計小組的成員有:理查德·米文斯博士、克勞斯·哈伯博士、朱塞佩·佈雷佐博士。他們拿出了噴氣動力的碟形飛機的設計方案。其間,巴依爾(寶馬)飛機公司開始了與施裡弗的飛行陀螺型飛碟非常類似的碟型機研製工作,巴依爾公司的碟型機使用巴依爾自己的巴依爾003噴氣發動機。這些飛機叫“佛魯吉爾拉德"(翼輪),不算是飛碟戰機而是使用巴依爾003發動機的旋翼飛機。在1941-1945年間,巴依爾公司的飛碟計劃與黨衛軍的飛碟計劃同時進行,原型機1943年首飛。

1945年4月,巴依爾公司的飛碟機:BMW翼輪IIV-2/V-3試飛。

黨衛軍的飛碟“施裡弗的飛行陀螺”於1942年定型,1943年試飛。“施裡弗的飛行陀螺”飛碟機主發動機使用噴射動力引擎,該機上還附有3臺以航空煤油為動力的特製輔助發動機,輔助發動機主要是用來控制和調整飛碟機身飛行姿態和水平穩定性。試飛相當成功,碟形機空中飛行姿態非常好,但是黨衛軍突然終止施裡弗對噴氣風扇思路的研製,逮捕和關押了紹伯格。同時飛碟以液體渦流發動機來代替。當1944年黨衛軍釋放紹伯格,讓其重返奧地利工作時,飛碟原型機在同一時間成功的飛越了波羅的海。與原先紹伯格的設計不同的是,現在的碟型機在圓盤頂部有一個氣泡型的駕駛倉,液體燃料噴射口位於圓盤底部。

同一時間,一個私人研製飛碟的冒險計劃也開始了。德國空軍部的烏德特將軍於1939年來到萊比錫。在德國萊比錫,亞瑟·塞克研製的A.S.1圓盤機翼模型機吸引了烏德特將軍的注意力。烏德特將軍給於亞瑟·塞克繼續研究的許可和資金資助(主要以購買亞瑟·塞克的債券來資助)。當A.S.5證明圓盤機的可行性後,有人駕駛的A.S.6於1944年初試飛。在一個月之內,這個奇怪的木質圓盤機翼的飛行器,使用Bf108的部分零部件,被當作空中出租汽車來繼續飛行測試。但是這個私人的飛碟計劃命裡註定會因為動力不足和機身結構問題而夭折。這個飛碟機計劃只能成為夢想計劃,而不能真正意義上的飛翔。

飛碟機的成功研製應該歸功於SS黨衛軍的瘋狂的強力研製政策,在德國的黑森林地區,無人碟型攔截機成功生產並試飛。這個碟型機,也就是被西方國家命名為“火球”武器,有些時候該機還被英國、美國、蘇聯的情報機關命名為神秘的V-7武器。該無人碟型攔截機使用火箭動力進行飛行,經過空中傳感、測試,梅塞施米特公司的飛機工廠成功研製出用於該機的靜電場粒子武器。飛碟機的靜電粒子武器,主要靠破壞盟軍轟炸機的飛機發動機及雷達等電子設備來摧毀盟軍飛機。盟軍的士兵和飛行員給這個飛碟機取了一個綽號叫“Foo戰鬥機r”,意識是:白天和黑夜都能噴火的圓盤武器。“Foo”在法語裡面的意識是Feu(Fire),意義是“護林熊開始開火”。

實際上納粹空軍給這個飛碟也取了一個綽號“WNF火球”(火球)。在1944年11月——1945年4月之間,飛碟機一共升空作戰415次。後來,這些飛碟產品在齊柏林飛機工廠經過進化、改良,被命名為“球型閃電"(Kugelblitz,Ball Lightning)。盟軍對飛碟機時而單機出擊,時而多機出擊的戰術感到很困惑。德軍將計就計,把“球型閃電”故意和其他兩種型號的“肥皂泡”碟型機和“球武器”混淆起來,以迷惑盟軍的情報機構。“肥皂泡”經常拖曳巨大的球型金屬帶以迷惑盟軍的雷達。“球武器”經常迅速突然飛到盟軍轟炸機附近,以恐嚇盟軍轟炸機上的飛行員和炮長,使許多盟軍飛行員心理恐慌、神經衰弱、精神發瘋對飛機失去控制,從而達到破壞盟軍轟炸機的目的。

在1945年春天,二戰已經不可避免的要結束了,飛碟機的剩餘項目計劃被終止。

【後續】

亨利·柯恩達在1940年在法國巴黎被黨衛軍秘密逮捕,在黨衛軍的強力監管下,被迫為黨衛軍的飛碟機項目工程工作。柯恩達的設計,是一個小扁豆式的圓盤,這個天才設計得益於他自己的“柯恩達效應”(附壁效應)的研究,柯恩達效應是世界著名的,人類航空歷史對碟型飛機氣流噴射變化的氣動研究成果之一。但是這個設計必須使用12臺“巨魔”004噴氣機驅動巨大的風扇進行風洞測試。同樣的,安德里亞·伊普的設計,使用2臺“帕布斯特”衝壓發動機發動機和8個“阿耳弋斯”舉重風扇,並製造了1/10的模型進行測試。

亞歷山大·利比扎齊博士,在1941年同樣也開始了碟型重型飛行器的研究工作,研究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利比扎齊以Me 163和DM-1滑翔機試飛的結果,研製了“哥廷根”K1253圓盤形狀的碟型機。霍頓的兄弟,飛翼機專家,也開始對碟型機進行研究,但是沒有任何實際進展。

上面的這些專家,二戰結束後,為美國某部門秘密服務,在1945-1946年間從事碟形機研究,1947年在美國的羅斯威爾小比例模型機測試中墜毀。根據特工和間諜人員的口述,該碟型機象一個大氣泡。

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失敗,德國巴依爾公司決定破壞掉它們自己研製的碟型機:Flugelrads。同時儘可能的對“施裡弗的飛行陀螺”碟型機進行測試。

米斯的碟型機可能被捕獲,戰後他去了加拿大繼續從事碟型機的研究為AVRO's(機構縮寫)。

哈伯莫斯被蘇聯人俘獲。

貝魯佐博士在戰後去了意大利。

紹伯格被盟軍俘獲,相當一部分黨衛軍研製的飛碟文件和技術資料被英國獲得。

戰後,英國利用這些資料,在美國的幫助下,在北美加拿大的AVRO組織的協助下,曾經努力嘗試設計、製造一架工作碟型機,但沒有成功。

一個幾乎無人知道的佩內明德的碟型機,是德國二戰中最後試飛的飛碟,在1945年4月末,該機做最後的正式測試。但是有關“噴嘴盤”噴口、噴嘴碟型機的詳細資料至盡都是一個神秘的謎。

其間,“火球”碟型機受到盟軍空襲的破壞,於1945年4月停止研製。1945年8月日本,一個顯而易見的技術轉移通過德國的U型潛水艇進行技術轉移。日本,明顯的,缺乏所有的技術文件和武器資料,僅有很少一部分文件。原因是日本人無法理解碟型機,認為碟型機是“惡魔般的東西”邪惡的、恐怖的、異端的思想,這些邪惡的思想和機器會給日本帶來災難,所以日本決定破壞掉從德國轉移過去的大部分技術文件、資料。“球形閃電"碟型機被日本人炸燬。根據歷史照相的絕密檔案資料顯示,“球型閃電"碟型機確實到過日本,有好幾個碟型機被薩利轟炸機在空中拖曳前進,可能在進行飛行測試吧。

第三帝國飛碟計劃的結束和它的開始一樣充滿神秘色彩。有關神秘的“圖勒”-“弗瑞爾”碟型機的資料,據說納粹黨記載在一本聖經的某些章節中。在1945年,還有好幾個“哈伯”II型和“弗瑞爾”7靈魂(幽靈)圓盤型在飛行。“弗瑞爾”型發展到“弗瑞爾”8型,甚至最終的改進型號“弗瑞爾”9Abjager也製造出來。這些型號的碟型機沒有被破壞,而是在盟軍轟炸和佔領之前,於1945年3月,被黨衛軍秘密轉移到安全地區了。

“黑太陽”計劃:刻板的日耳曼人,卻是科幻級別武器的浪漫主義者

【關聯性】

“黑太陽”計劃屬於武器研發行動計劃。根據二戰後的資料,德國是最早進行蝶形飛行器軍事化研究的國家,先後有數個計劃。各計劃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似度,但基本沒有關聯性,尤其是本行動計劃,是在一戰後開始的,沒有行動序列。

在“歷史脈動”已經發布的資料中,已經發布了以下兩個計劃:




當然,有想法的強國也不會漠視這種武器發展思路,尤其是美蘇,科學級別的武器研發計劃出現不少。“歷史脈動”已經發布過的主要有以下:




當然,更多的讓人腦洞大開的武器研發計劃。

“黑太陽”計劃:刻板的日耳曼人,卻是科幻級別武器的浪漫主義者

【影響】

“黑太陽”計劃影響最大的,是美國人。華盛頓的戰略家與軍事家們認為,這些人可能秘密轉移到“211基地”。美國非常狡猾的打著“搜尋戰爭罪犯”的旗號秘密進行搜尋這些人和“211基地”的行動。美國在1947年由伯德海軍上將率領一隻美軍特遣部隊去執行這一任務,特潛部隊到達“211基地”的附近區域,發現了從前遺棄的4700人的武器裝備。特遣部隊使用飛機、電磁測量儀器等各種設備進行偵察和搜索。但是空中偵察的飛機受到神秘的未知攻擊,受攻擊的飛行員的最後一句話是:“敵人的飛行器以難以置信的速度飛來!”

後來,一些飛碟的模型在1947年展出。從1950年開始,美國的飛碟計劃一直在中央情報局、NSA和NRO等機構的秘密支持下繼續進行著,至盡這也是美國的核心絕密計劃之一。

【評論】

關於飛碟和外星人的爭論也可以說剛剛開了個頭,爭論還將繼續下去,並且將會引起更多人的興趣。著名的法國天文學家雅克·瓦利說過:“對於UFO現象的深入研究,將會豐富人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知識,增進我們對宇宙的瞭解。”對一切未知事物感興趣,這是人類的天性。從一定意義上講,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是人類這種特有的天資和氣質所促動的。

對於飛碟這一“世界之謎”的深入研究,將會促進科學的發展。這就是研究飛碟的意義所在。

“黑太陽”計劃:刻板的日耳曼人,卻是科幻級別武器的浪漫主義者

【相關資料】

在二戰爆發前一年,也就是1938年,納粹德國曾經派出一隻探險隊前往南極洲,目的是:在南極洲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建立一個秘密軍事基地。德國探險隊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從前奎恩·莫德(探險家)來過的陸地,德國把他命名為“新斯瓦比亞”。1942年-1943年,在該地納粹德國秘密修建一個基地,這個基地黨衛軍代號:211基地。這個基地位於地底深處,日常的補給依靠大量的奴隸和勞工來從海上搬運補給品,補給方式是通過U型潛水艇來運送補給。這個基地是堅固的無法攻佔的堡壘。春天一到,綠色植物、鐵礦石、沉澱物會覆蓋在該區域,成了這個基地最好的自然偽裝。

在1946年,一個明顯的事實是:54艘U艇和超過6000名技術人員和科學家在納粹的技術部分中神秘失蹤。有4萬個奴隸工人和142000-25萬德國公民在二戰結束前神秘失蹤。

納粹德國“哈伯”飛碟系列:

黨衛隊E-IV局,在納粹神秘的“黑太陽”計劃中分派研究可選擇的能量的任務,彌補第三帝國在戰爭期間缺乏的石油、汽油等燃料產品。

這個部門,利用神秘的技術繼續發展代號為“RFZ”的飛碟計劃,以磁場能為基礎發展飛碟,主設計師是:W·O·舒曼,德國慕尼黑綜合技術大學的教授。1939年研製工作出現在動力系統方面出現革命性的突破,利用世界第一個電—磁—引力驅動系統為飛碟提供動力。這個驅動系統依靠漢斯·科勒的自由能源轉換器與範·德·格拉夫聯合發電機、馬可尼式渦流發電機來驅動,來產生強大的電-磁場動力,擺脫地心引力的影響從而升空。

最初的這個巨大的飛碟使用的發動機是利用“圖勒”和“弗瑞爾”Gesellschafts(外星超前科技)的技術,SS命名為:RFZ-5。自從1935年以來,神秘的外星科學家和飛碟一直隱蔽在遙遠的、偏僻的、不發達的地區進行飛行測試。黨衛隊找到一個合適地方,在德國的西北部,叫“Hauneburg”的地方。在這裡,依然由黨衛隊E-IV局從事新飛碟的研製、測試、生產工作,新飛碟被命名為“H-偉大”,意思是:“Hauneburg”設備。

戰時為了安全方面的考慮,在1939年,黨衛隊將“Hauneburg”這個地名縮短一個字母,混淆的命名為:“哈伯”,以矇蔽蘇軍和盟軍。在以後戰爭的期間,研製、生產飛碟的“Hauneburg”逐漸放棄,研製、生產逐漸轉移到德國的“阿拉多-勃蘭登堡”地區。

最初的“哈伯”I型飛碟有2個原型,它的直徑有25米,乘員有8人,速度達到了令人驚奇的:4800公里/小時,飛行維持在較低的高度。改進了神秘的燃料配方和發動機之後,飛碟“哈伯”I型速度到達了難以置信、令人瞠目結舌的17000公里/小時的速度,而且續航時間達到驚人的:18個小時。為了抵抗令人驚奇的高速度帶來的高溫,為了抵抗令人驚奇的高速度的影響,黨衛隊中的先驅的冶金專家,為“哈伯”型、“弗瑞爾”型飛碟冶煉特製配方的合金裝甲,並將這種特種合金裝甲裝備在“哈伯”型、“弗瑞爾”型飛碟上面。“哈伯”I型有一個單一的船體,早期測試中,將雙管60毫米KSK(“強制束光炮”,“強大的加農炮”)航空加農炮安裝在“哈伯”I型進行武器測試,要求能擊穿4英寸厚的裝甲。但是這種重型加農炮開火時,巨大的後坐力容易使飛碟發生顫動、震動,嚴重影響飛行。後來變通的方法是:安裝6門MK-108機關炮和3門小口徑對地加農炮。“哈伯”I型,於1939年開始試飛,2個原型機總共進行了52次飛行測試。

1942年,經過放大的“哈伯”II型開始測試,“哈伯”II型直徑有30米,乘員9人,飛行的速度達到6000—21000公里/小時,續航和滯空時間達到:55個小時。更進一步的改進型DoStra,裝備了耐熱護罩,並生產了2個飛碟的殼體。在1942—1944年之間,“哈伯”II型生產了7架,進行飛行測試,總共進行了106次試飛。

1944年,完美的飛碟原型:“哈伯”II“斯特拉”開始測試。該型號製造了2架原型機進行測試。巨大的發動機、巨大的高度,乘員達到20人。“哈伯”II“斯特拉”型能以21000公里/小時的速度進行超音速巡航飛行。發動機的生產,SS黨衛隊讓容克飛機公司和道尼爾飛機公司二者競爭,1945年3月,道尼爾飛機被選中,來生產飛碟的發動機。隨著戰爭形式的進一步惡化,阻止了道尼爾飛機公司對飛碟發動機的生產。“哈伯”II“斯特拉”型的幾張照片作為黨衛隊四局的文件保留下來。有關道尼爾飛機公司被選中飛碟發動機的中標文件,有關發動機的生產和書面所有文件,全部毀於戰火。

“哈伯”III型飛碟太大了,直徑有70米。一個單獨的原型機在二戰結束之前被製造出來。乘員有32人,速度達到7000-4萬公里/小時。該型飛碟擁有3倍厚度的外星技術的防護外罩。續航時間到達:7-8個星期。該型飛碟進行了19次飛行測試。1945年3月,該型飛碟被“圖勒”和“弗瑞爾”(外星超前文明)用來進行撤退運送工作。

進一步的“哈伯”IV型,在二戰結束之前沒有製造出來。但是在戰爭結束後的一年時間裡,與“哈伯”IV型非常類似的飛碟在德國佔領區經常被發現。

神秘的“哈伯”型飛碟撤退到第三帝國的邊界基地:位於南極洲的211基地。在二戰結束後的歲月中,許多“哈伯”-“異形”成型的飛碟出現在世界各地,或許第三帝國和撤退的外星文明還存在於另外一個世界。

時隔半年,1948年1月7日,美國肯塔基州的戈德曼空軍基地的控制塔,發現高空有一不明飛行物。空軍上尉托馬斯·曼特爾和另外兩名飛行員奉命駕機升空攔截。在5000米高度上,兩架飛機因升限不夠而被迫返航。只有曼特爾上尉不甘鬆手,獨自爬升,到5600米以上,飛機忽然失事墜落,機毀人亡。是敵人乾的?美國朝野譁然。在公眾輿論壓力之下,美國官方於1948年開始調查。他們先後用代號“神蹟計劃”、“遺恨計劃”的兩項調查,都收穫甚小。

從1952年開始,又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藍皮書”計劃( )調查。他們花了17年時間,調查了1.26萬多起飛碟目擊者的報告案例,整理出一份長達8400多頁報告。1969年,調查委員會解散。除了美國空軍外,美國中央情報局也在悄悄進行著調查,並在1953年提出一份《羅伯遜·帕內爾報告》。官方的結論令人失望:

1、不明飛行物體並不構成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2、不能證實確有這種飛行物體存在,特別是地外文明世界之飛船。但是,還有少數懸案,尚無法解釋。

近兩年來,美國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把這些有關的調查報告,作了解密處理。於是飛碟研究家們對這些文件進行了研究。之後,他們才發現官方對UFO秘密的掌握,也不過如此而已。

近兩年,又發生了幾起最轟動的事件,使“飛碟熱”更逐高潮。1978年10月21日,澳大利亞駕駛員弗雷德裡克·瓦倫蒂奇駕著一架單引擎輕型飛機從墨爾本飛往金島。當他的飛機越過澳大利亞本土和斯馬尼亞島之間的巴斯海峽時,突然向地面控制塔報告說,有一個發著綠光的龐然大物在飛機上方盤旋,它似乎亮著4盞燈。控制塔的值班人員告訴他,根據雷達的探測,在他附近的空域,並沒有其他飛機。瓦倫弟奇回答:“它是長形的,無法作更多的形容。它朝著我來了。看來它是靜止的。我的飛機在盤旋,這個東西則在我的上面打轉。它發綠光,外面有某種金屬光。……看來它在玩弄什麼鬼把戲……飛行速度,我無法估計。”幾秒鐘後,飛機引擎開始發出爆破聲,塔臺和飛機之間的聯繫中斷。澳大利亞海軍和空軍,立即派出艦艇和飛機前往出事海域進行搜尋,但毫無蹤跡。


1979年11月11日午夜。一架西班牙“快帆”式噴氣客機,滿載109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正在7300米高空飛行,突然,飛機駕駛員改變航向,緊急著陸。駕駛員說:“我從來沒有遇到像這樣一種危險,我看到的是飛碟。”當他的飛機從地中海馬略爾卡島起飛不久,突然發現兩道強烈的紅光,飛快地劃過天空,朝他的飛機襲來。飛機迫降的巴倫亞西機場負責人說,他看見了神秘的飛行體在機場上空盤旋。西班牙運輸大臣下令對此進行調查,他說:“很顯然,飛碟是存在的。”

1973年2月,秘魯的庫斯科鎮,有一位叫魯卡特的人,把十幾個人邀到自己經營的餐館中去,去告訴他們一件令人震驚的事。原來,魯卡特是X6號星人。20年前,X6號星的飛碟,帶走了一個秘魯人,把他的內臟器官裝到魯卡特身上,作為替身,派他到地球上來,以便考察地球。他用傳感信息,把地球上的研究資料,發送給從X6號星飛來的飛碟。人們不相信魯卡特的話,於是魯卡特就在大家面前做了實驗。他向宇宙發出信息,聲稱9分鐘後,將有兩個飛碟從東方的天空中,拖著紅色的尾巴飛來。事實正是:9分鐘後,那兩個拖著紅色尾巴的飛碟出現了,並按著魯卡特的傳感信息指令飛著。這種人在巴西、日本等地都發現過。

UFO是否存在?這一簡單的問題,幾十年來,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辯之者說有,攻之者說無,爭論不休。美國是首先掀起飛碟熱的國家,官方研究活動於1969年中止。但民間的研究組織卻如雨後春筍,紛紛成立。有“空中現象研究會(APRO)”、“全國空中現象調查委員會(NICAP)”、“飛碟與未闡明天空事件研究學會(SAUCERS)”、“不明飛行物體情報檢索中心(UFOIRC)”、“短暫現象研究中心”等等。英國的飛碟研究也是由民間組織或個人進行的。牛津大學名叫德里克·曼塞爾的動物學家就是一位著名的業餘飛碟研究專家。他有一個閣樓,差不多塞滿了寄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每天能收到三四十封信。法國是世界上唯一有官方飛碟組織的國家。有一個由40名科學家組成的“不明飛行物體研究會”的組織,負責人是一位天文學博士,名叫克洛德·波埃。這些飛碟組織,都有許許多多的會員。在世界上,每年都舉行若干年會,活動很是頻繁。

據美國《讀者文摘》透露,70年代在美國進行過一次蓋勒普民意測驗。結果顯示,有1500萬美國人聲稱自己親眼看見過飛碟,有51%的成年人相信UFO是真的。連美國總統卡特,也聲稱他親眼見過飛碟。中國境內也有飛碟那麼,中國境內有沒有發現飛碟呢?

有。

1979年4月號的《航空知識》雜誌,在國內首次發表了3封飛碟目擊者的來信。

山西省介休洗煤廠陳友福在1970年秋天的一個下午看到一個臉盆那樣的,下邊噴氣的飛行物。

天津知青李林培說,他在1976年夏末的傍晚發現一銀灰色扁圓形的飛行物,自南向北,旋轉而過,發現地點在內蒙古。

河北定縣解放軍某部陳礎來信稱,1971年9月下旬一天下午7點半,發現一像月亮似的圓形球體,發出白色光芒,冉冉升起,周圍噴發出許多雲霧狀氣體。

比較詳細的一次發現來自甘肅,空軍某部在甘肅鼎新機場值勤。1979年10月23日晚,全大隊的飛行員和機場的同志在廣場上看露天電影。電影放映不久,8點零4分,全場騷動,爭相仰望天空。原來,夜空上有一奇怪的飛行物正在由東向西移動。此物始見於東方約60度角,通過頭頂上空,約兩三分鐘後,被西邊60米處的平房擋住,看不見了。這個東西非常奇特,前面像有兩個大探照燈的白光向前照射,後面也有明亮的尾光。前後光柱的長短和明暗程度,時而互有變換,照得它的周圍和雲煙一樣。它的移動速度並不快,直線前進,形體龐大,約佔視角30至35度,形體中心似乎有一個長形的大物體,但看不清楚。它的高度估計有6000至8000米。這是一個殲擊機飛行員的目擊報告。同時看到的有許多人。

在我國廣大地區,內蒙、山西、河北、甘肅、四川、湖北、湖南、雲南、臺灣等地都有人聲稱見到過飛碟。

飛碟的懷疑派並不相信真有外星人訪問過地球。他們認定,所謂飛碟的觀測報告,充其量只不過是對地球上自然現象或人造天體的誤解而已。對前面提到的美國商人阿諾德的奇遇,美國官方解釋為一種大氣中溫度干涉而引起的幻影。曼特爾上尉之死,美國空軍認為,是死於缺氧。至於那個不明飛行物,可能是美國海軍當天早上放出的一隻“天鉤式”氣球。對於澳大利亞飛行員瓦倫蒂奇的失蹤,澳大利亞官方發言人表示,這位年輕的駕駛員可能是迷失航向,頭朝下飛行,從而把自己的飛機在海中的倒影當成了UFO。但駕駛員的父親,老瓦倫蒂奇堅持認為,他兒子是一位飛行教練,頭腦冷靜,不會產生飛行錯覺。

兩位美國生物學家說,生物的發光現象,可能引起人們對飛碟的誤認,有一類蝴蝶群在穿越大氣層的電場時,將會自行載電,從而發出淡藍色之光。在夜空中飛行的一群發光蝴蝶,就有可能被誤認為是一種飛碟。蘇聯科學家發現,在一定條件下,大氣中可能形成一種碟狀湍流。其體積可達100立方米,能向順風方向移動,在陽光或月光照耀下,遠遠看去,似乎象一隻飛碟飄過天空。美國天文學家卡·薩根等人估計,整個銀河系可能有100萬個具有高度發展的文明星球。但是,如果每個具有高度文明的星球,每年發射出1萬艘飛船,平均每年也只能有一艘輪到太陽系;而假設每個具有高度文明的星球,每年只發射一艘飛船的話,那麼,要每隔1萬年,才會有一艘飛船光臨太陽系。現在已查明,整個太陽系,只有地球上有人類。也許在整個銀河系,人類也仍是孤獨的。從現有的科學知識來理解認識,外星人要到達地球,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許多飛碟愛好者和見過UFO的人,卻異口同聲地說,飛碟確實是宇宙中的文名世界向地球派來的使者。有趣的是,那些自稱同外星船有過接觸的人不僅舉出了“人證”而且還拿出了“物證”。

“黑太陽”計劃:刻板的日耳曼人,卻是科幻級別武器的浪漫主義者

【代號說明】

“黑太陽”這個代號,是德國人在軍事行動計劃中引入行動代號初期的代號之一。雖然很有個性、有些驚悚,就納粹的邏輯而言,這也沒什麼可吃驚的,不過是也顯示他們驚天的能力。


【精彩往期回顧】




“黑太陽”計劃:刻板的日耳曼人,卻是科幻級別武器的浪漫主義者

本文件資料來源複雜,如有引用,呈請海涵。部分資料已查不到最初引用之處,因不想掠人之美,如涉及著作權、知識產權等敬請指正,本號將及時訂正處理。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請勞動您寶貴的小手指,或關注、或評論、互收藏、或轉發,這將成為堅定“歷史脈動”為您地提供各類行動計劃不竭的強大動力。謝謝!

“黑太阳”计划:刻板的日耳曼人,却是科幻级别武器的浪漫主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