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也这么有趣?看看中国禅宗历史,不一样的佛门

佛教是非常神奇的一个宗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并称三大教。

在普通人眼中,正儿八经的和尚,总是低眉顺目,双手合什,口诵佛号,既不吃肉,也不喝酒,有点道行的法师,说的话是百分百可信的。你要是故意戏弄他,他也不生气,微微一笑,更别说惹得和尚大发脾气了。

如果你有个和尚朋友,就会发现,和尚也是人,不是佛,至少现在还不是。但偏偏,他就能做到一些你觉得非常困难的事,比如吃斋、晨课、戒语、打扫寺院、杜绝一切娱乐活动。这样的和尚实在和有趣搭不上半点边。

大家可能就有疑问了,难道真有非常有趣的和尚?

不仅有,还很多!

和尚也这么有趣?看看中国禅宗历史,不一样的佛门

小沙弥

禅宗,是佛教里面的一个教宗,最原始的佛教传入中华以后,传播得很困难。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不接地气。佛经典籍都非常生涩难懂,一般的读书人都是不知所云,更别说老百姓。后来慢慢的和中华文化融合,产生出了很多的变化,于是就传播开了。

这再一次的证明了,中国人是非常倔强的,不合胃口的事情,就把它改到合胃口为止。何况中国人的改造能力是世界上最牛的,各种口味的小龙虾就是例子。

禅宗也不例外,佛祖拈花一笑,弟子摩柯迦叶跟着会心一笑,禅宗就产生了。到了中国就被解读成了禅宗“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啥意思?

就是我们不写经文去传播教义,你具备什么样的佛性,就成什么样的佛。

至于考证禅宗到底怎么产生的,怎么传入中国的?那是专家们干的事,和我们不相关,我们只需要理解个大概意思,不跑偏得太远就行。

有了这么个思想,就让禅宗的大和尚们抓破了头皮。不让写字,只能说话,有时候话说多了,又显得落了下乘。嘴皮磨破,口水讲干,也就只能和那么几个几十个人说法,还不一定个个听懂了。

和尚也这么有趣?看看中国禅宗历史,不一样的佛门

久而久之,脾气也磨没了,话也不知道怎么说了,于是就开始走极端。有趣的和尚,有趣的故事就来了。

禅宗有个特色,就是“呵佛骂祖”。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就是禅宗弟子临济义玄的名言,既然宗教偶像都可以干掉,自己的师父更是不在话下。

六祖慧能有个六世法孙叫德山宣鉴,原来是最反对禅宗的。他觉得,我苦逼逼的天天打坐念经,都修不好功德,你们南边的和尚,怎么能这么胡闹呢?还天天骂我的偶像,搞得乌烟瘴气,不行,得管管。于是,德山宣鉴就跑到南方去踢馆子了,出发前,和自己的师兄弟们说:此去,定要龙潭崇信不得好看。龙潭崇信是谁?当时禅宗一个名气非常大的和尚,擒贼擒王的道理,德山宣鉴是懂的,可没想,半道上出了幺蛾子。

话说,德山宣鉴走到了今天韶关这个地方,眼见可以舌战群僧,意气都风发起来了,得赶紧去填下肚子,喝点水,恢复下精神。正好路边有个卖糕点的老太太,德山宣鉴紧走两步,想去买几个点心,谁知,老太太斜着眼看了德山宣鉴半天,幽幽问道:敢问法师,挑的是何书?德山宣鉴:《金刚经》。老太太又说:既然是佛门高僧,老太太有个问题,答上来,点心任取,答不上来的话,哪里来的,还去哪里。

德山宣鉴心想:一乡野老妇,也要考我,这有何难?于是说:老奶奶请提问。

老太太:听闻《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那法师您要点哪个心?

德山宣鉴一时间,瞠目结舌,呆若木鸡。连一个老太太的问题都答不上,还去和禅宗大师辩什么佛法?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径直投到龙潭崇信门下去了。

和尚也这么有趣?看看中国禅宗历史,不一样的佛门

又有个故事说,有个叫赵州丛淰的和尚,嗜茶如命,“茶禅一味”这四个字据说就是他写的。有个大寺院看这个赵州和尚德高望重,便请他来寺里常驻,名曰“挂单”。有这么个活菩萨坐镇,寺院里想来学佛法的年轻人就非常多。主持就找到赵州和尚说:这些弟子都是冲着您来的,您看能不能明天接见他们一下啊?

第二天,已经八十多岁的赵州和尚就笑眯眯的站在大门口,开始接见新人了。

第一个人过来,赵州和尚笑眯眯的问:从哪里来啊?来人答过之后,赵州和尚又笑眯眯的说:好,好,好,进去喝茶去。如此见了十几个人,都是这两句。

主持就纳闷了:为何您不管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管他们是否符合修行的条件,都是要他们喝茶去?

赵州和尚一听这话,勃然大怒:你这蠢东西,也给我喝茶去!

喝茶可以成佛吗?赵州和尚就是这么想的。六祖慧能说得明明白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和尚也这么有趣?看看中国禅宗历史,不一样的佛门

佛法也好,智慧也罢,其实都隐藏在我们生活当中,化作点点滴滴。

吃茶、看书、打扫、聊天,这样都可以成佛,找些智慧出来,不是更简单吗?诸君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