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初年海盜為害沿海百姓,百姓卻用這兩種船給海盜送補給

倭寇盛行於明朝萬曆年間,雖然被民族英雄戚繼光剿滅,但是倭寇依舊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繼續危害著大明帝國的邊境。崇禎朝,海盜依舊猖獗,帝國的疆域安全受到威脅,此時的海盜以國人為多。由於當時的大明處於內憂外患之中,針對海盜所能調動的資源匱乏,往往有心無力。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崇禎二年四月十八日,浙江巡撫張延登上奏崇禎皇帝,建議實行禁海令,限制百姓下海通商謀生,從根本上消除海盜的危害。

崇禎初年海盜為害沿海百姓,百姓卻用這兩種船給海盜送補給

倭寇

崇禎元年,福建的海盜流竄到浙江境內,巡撫親自帶領浙江境內的水陸部隊圍剿,結果被擊敗的海盜逃到海上,消失得無影無蹤。張延登派偵察兵,沿海岸線搜查,依舊毫無確切消息。崇禎元年年底,東南沿海最大的海盜頭子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接受朝廷招安,他的部下李芝奇背叛鄭芝龍,獨自組建水軍,同時聯合陳成宇等人,進入福建、廣東等沿海地界作亂。他們的水軍,約有六七百隻戰船,在海面上蹤跡飄忽不定。如果他們在陸地上被攻擊時,就迅速逃到海面上,或者隱藏在蘆葦之中,能隨時突然出現在官軍面前,這對明朝海防的安危造成極其嚴重的危害。

崇禎初年海盜為害沿海百姓,百姓卻用這兩種船給海盜送補給

鄭芝龍

張延登建議實行禁海令,並認為這是眼下最應該採取的政令。海盜最初是隨著福建等地百姓通商做生意而產生的,海上通商能賺取極高的利潤,這會讓很多百姓願意捨棄生命去參與,從而形成了商人與海盜的結合體。這造成國家無法控制百姓,海盜的危害越來越嚴重。天啟七年三月,撫臣潘汝禎奏請皇帝,說浙江和福建都靠近海邊,距倭寇根據地比較近,害怕海盜們圖謀不軌,相互聯合抵抗,便下令禁止船隻來往。即便這樣,船隻出入依然沒有得到禁止,這就是崇禎元年海盜大舉入侵的直接原因。

張延登通過調查,發現海盜們所用的船隻大多來自兩種。第一種是杉木運輸船,福建盛產杉木,當地的商人將木材沿航線運到洪塘、南臺、寧波等地售賣。商船上外載杉木,內裝絲綢棉布,這往往要租賃興化府大海船。這些造船商人為獲利,不惜付出任何代價,為海盜提供船隻。

崇禎初年海盜為害沿海百姓,百姓卻用這兩種船給海盜送補給

海盜船

第二是捕帶魚船,台州的大陳山、昌州的韭山、寧波的普院山等地盛產帶魚,而福建莆田、福清縣等地的百姓善於捕魚。等到八九月份,當地會組建船隊進行捕撈。場面就像螞蟻蜂聚一樣,官軍常常無力顧及,而這種混亂局面一直延續到正月。

海盜們要與明軍對抗,就需要大量船隻,並且來源可靠。上述兩種船隻,第一種是經商的必需品,第二種是百姓下海捕魚的工具,兩者卻成為了海盜為患的工具,為海盜們提供生活物資和經商所需,在一定程度上滋長了海盜的發展。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