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并非我所属

【本文1450字,阅览耗时约2秒】

南北朝时,有个叫弘忍的大师,他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许多弟子。

其中,佼佼者当属大弟子神秀。

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

那时侯,弘忍大师已意识到自己将渐渐地老去,于是,他想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

他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有禅意的诗吧,谁做得好,就传衣钵与谁。”

随笔 ∥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并非我所属

那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诗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的意境。所以他想了个主意,半夜时起来,在寺庙的院墙上写了一首这样的诗:“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意思是,要时时刻刻地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地修行,来抗拒外界的诱惑和种种邪魔。表明自己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

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非常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首诗的时候,都说好,而且也都猜到这诗是神秀作的,大家十分地佩服。

弘忍也看到了,他没做任何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远远没有顿悟。

也就在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诗的时候,正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听到。

火头僧慧能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首诗。

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

他听到别人说起这首诗,当时就说:“这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

慧能看过后,自己也做了一首,并央求别人写在了那诗的旁边: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由这首诗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他这首诗,很契合禅宗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不诱惑了。任何事物,从心而过而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诗后,就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

于是,弘忍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呀,简直是胡言乱语……”

弘忍说完,还亲自擦掉了这首诗,然后伸出手,在慧能的头上轻轻地拍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其实只有慧能一个人理解了弘忍的意思。

于是,慧能在当天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认真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并传了衣钵给他。

为防止神秀等人伤害慧能,弘忍让慧能连夜下山,远走它乡。

于是,慧能连夜远去南方,并在那里隐居了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正像弘忍大师预料的那样,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后,曾派人去追杀慧能,但没有追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那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它本来就虚无一物,何来会染上尘埃?

随笔 ∥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并非我所属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

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同样也不是永恒的。

如果我们能够平平安安地渡过每一天,其实这就是一种福气了。

要想到,就在今天,有多少人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还有多少人,已经成了残废,已经失去了心灵的自由;更有多少人,已家破人亡。

至于所谓的爱情,分与合,皆在情理之中罢了。

凡事都有度,太过执著,其实是一种自虐的行为。

世间所有的一切原本就不是属于你的。

因此,你也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过于执著的事物罢了。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并非我所属。

你可以想一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其实一辈子只是在做三件事而已:

自己“骗”自己;自己“骗”别人;亦或自己为他人所“骗”。

随笔 ∥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并非我所属

人生舞台上,其实主角并不多,只那么几个而已,大部分只是配角或“陪榜者”而已。

这里所言的“骗”,其实也有自我慰籍的成份在里面,因为人“心”是坚强的,同时也是很脆弱的。

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