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我会打开话匣,

告诉你这里的生活。

讲完后,

风会带走它,

如同这沙上消失的其他事物。

——妮萨

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妮萨: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与心声

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978-7-300-23352-9

译者:杨志

定价:65.00元

是研究,是分享,更是精神的彼此滋养

一段来自不同世界的女性的交往故事

一部饱含先锋意味的人类学名著

口述史和性别研究的首选案例

1969年,婚后的玛乔丽跟随丈夫前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对昆人进行一系列跨学科的田野研究。在20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她学习昆人语言,入乡随俗。在调查中,能说会道的昆人女性妮萨向玛乔丽清楚、生动地讲述了她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情感意义的事件:幼年时的断奶记忆,与其他孩童的第一次性游戏,新婚之夜的事情,母亲和子女的亡故,几段婚姻和数位情人的故事,对逐渐变老的感受,等等。此外,妮萨还坦率地披露了性行为的细节,以及受新情人所吸引的方式和原因等更为私密的事情。

由于妮萨丰富的人生经历及讲故事的天分,我们获悉了昆人个体间的互动方式及昆人社会的组织方式,了解了许多关于昆人童年、青少年和成年经验的新材料。与妮萨的15次录音深访,成就了《妮萨》这部几乎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相提并论的佳作,在人类学界内外产生了轰动效应。

重访妮萨

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978-7-300-23431-1

译者:邱金媛

定价:45.00元

人类学名著《妮萨》姊妹篇

一段关于治愈、希望和理解的故事

不过,《妮萨》中所展示的那种和谐关系出现了裂痕,使肖斯塔克进而反思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权力、经济及双方关系的定位和期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但人类普同性中的某些品质毕竟有能力超越体质、种族、文化等的差异性,肖斯塔克也由此在她的阿非利加(Africa)中感知到一种“天命”。

面对现代世界问题的人类学

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978-7-300-23476-2

译者:栾曦

20.00

为了突出并深入探讨此书的中心主旨,并使之贴近现实,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从他的作品中吸取灵感。他翻读了曾让自己声名大噪的文章,重新提出了一直担忧的重要社会问题,特别是“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的关系。或者说他还在找寻着人文主义的新形式以面对当今这个巨变中的世界的未来。

在这里,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老读者们能够找到那些他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而对于新一代读者来说,这位著名的人类学家将提供给他们一种未来的视角。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强调人类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人文主义”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在思忖着“西方文化霸权的终结”以及文化相对主义与道德评判之间的联系。当他在审视一个全球化了的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时,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非自然生育问题以及科学思想与神话思想之间的联系。

凝固的美:东西方雕塑艺术比较

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978-7-300-23433-5

定价:68.00

《凝固的美》以优美洗练的文字,分十八个主题对中西方经典雕塑进行比较,揭示其异同,并特别从宗教、文化、社会背景以及雕塑者个人风格等方面分析造成东西方雕塑差异的原因。 本书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形式活泼生动,图文并茂,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适合专业院校师生和普通读者阅读。

苍耳:消失或重现

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978-7-300-23432-8

定价:45.00元

以冷峻的笔触与悲悯情怀,参悟植物魂灵

一部野草与大地、大地与人类关系的另类解读之作

第七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

《苍耳:消失或重现》一书以大自然中贴地粘贴地生长的卑贱野草为叙述对象,以独特的感悟和诗意的语言,从草的自身特点、生活用途、文化价值、哲学意味、宗教意义到与人、社会的现实关系为背景,对水烛、苍耳、看麦娘、灯笼草、婆婆纳、慈姑等20多种杂草的多重解读和诗意书写,试图颠覆人类对野草的认知与批判,还原野草的本来面目,期冀人类从野草身上获得自我的反刍与诡异。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野草的文化史、人与自然的博弈史。万物有灵,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这本书给出了人类如何从野草身上,获得大地的美学、自然生态之道和自我的拯救与救赎。

结构与再生产:吉登斯的社会理论

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978-7-300-23435-9

定价:58.00

社区传播论:

新媒体赋权下的居民社区沟通机制

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978-7-300-23593-6

定价:49.80

《社区传播论》将新闻学、传播学与城市社会学、社区管理、社会运动等多个学科融汇,从较为多元的维度考察及诠释社区发展与信息传播的关系,开拓了新闻传播研究的新领域。在现有的新媒体意见表达的研究中,对虚拟社区的重视忽视了传播行为发生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存在着去地方化、去空间化的研究倾向,信息技术的发达催生了“地理消亡论”。

本书从基层社会的微观单元也即社区入手,立足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来考察其新媒体意见表达和群体协商,把以虚拟社区为关注重点的新媒体研究再地方化,避免把新媒体研究局限于网络本身,统合分析行动者的线上协商与线下行动,把空间纬度和场景因素带回到新媒体的研究中。本书立足于提升新闻传播学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力,提出“基层社会的传播建设”这一命题,为从新闻传播方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学理探索。

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你好,十二月|人文书托邦12月新书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