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轶事」荔波第一条公路——独荔公路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条公路——独荔公路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条公路——独荔公路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条公路——独荔公路

独荔公路

所谓独荔公路,是指荔波县城经荔波县甲良镇、独山县基长镇至独山县城的省级公路。它是荔波县有史以来通往外界的第一条公路,从民国时期开始筹建,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如今已成为省道G312最东端起点。G312是黔南与黔西南相连的东西向省道公路,是黔桂两省、自治区的经济联络线,由荔波经独山、平塘、罗甸、望谟、册亨至八渡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长490.45公里。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条公路——独荔公路

民国时期漫长的起起落落,路终究没有修通

据潘一志《荔波县志稿》(营建志 卷三)记述:“按总理建国方略第十六图载,由贵阳至柳州公路,系经独山至思恩,当以荔波为必经之路。民国十七年,贵州前省主席周西成氏创修黔桂公路。采路者未经博访,竟以由独山经荔波至思恩之原路石山壁岩,兴工不易,乃改道河池南丹。却不知经荔波可以改道,且远不过二三十里。而经河池南丹,则绕道一百余里。黔桂铁路修筑,因运输关系,又不能不沿着公路。损耗人力物力,难以计数。一错铸成,影响甚巨,殊深浩难。自公路通后,荔波人士极力倡修之路。民国二十四年,马路基金,业已筹派。因剿共军兴,黔局改变,遂中止。后虽屡次提倡,无如抗战以来,人力财力,均感困难,未能实现。民国三十一年刘县长仰方到任,努力建设,请独山西南公路工程处朱主任莅县踏勘,继有又工程师吴海清、曾焕生莅县测量,曾于是年冬及三十二年春修筑水利至甲良段。因抗战期间,民力有限,故不得不分期分段举办,以求两得齐全也。继虽于三十三年两次兴工,又因奉令派工抢修黔桂铁道及独山机场,工至中断。自三十五年,于兵匪水旱灾害频仍之余,忍痛筹款派工,修至县城,全线业已沟通,又因农忙暂停。三十六年,原拟整理完竣,独山段应负责修筑由蓝寨坡顶至本县界十余华里尚未衔接。省方承认补助之特工费亦未领获,致功亏一篑。而自荔波至思恩之荔波段,特工更多,经费难筹,深望上级政府予以补助,能早日完成。则黔桂公路交通,缩短一百余里,建国大业,有利赖焉。”

这一史料表明,从民国二十六年(1928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近二十年间独荔公路断断续续修修停停情况。

一是荔波曾经处于黔桂公路规划的必经之路上,“总理建国方略”是指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时制定的国家交通路网建设规划。史料所说思恩就是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若不是“采路者未经博访”,荔波早就处于黔桂交通大通道上了。说来也巧,几十年后,在贵新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时,也发生了类似的改变。原来的贵荔高速,不知怎么就变成贵新高速了,要知道修建贵荔高速的新闻都已经见诸《贵州日报》,荔波人猛然惊醒已水过鸭背,尽管县四家班子四处奔走,也无法改变。

二是旧中国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虽然有不少荔波人为修建公路付出辛劳,仍无法改变落后面貌。

三是过去的工作还是为荔波的解放提供提供了一些便利,为后来独荔公路的改建重修打下了一定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路终于修通并投入使用

又据1997年版《荔波县志》载:“解放后,1951年4月,省人民政府交通厅派技术干部杨国栋等对独荔公路按标准驿道(简易公路)进行改建勘测,同年10月,独山至方村段48公里的整修改建工程开工。独荔两县以工代赈,组织民工修筑,次年4月完工通车,耗资4.3万元。方村至荔波(县城)段按省标准简易公路测量设计,长31.2公里,荔波组织民工分期逐段修建,1956年3月动工,12月25日通车至水利,1957年4月15日通车至水龙。水龙至县城段再次重测改建,于1957年11月3日完工。独荔公路全线通车,举行通车典礼。方村至县城段续修改建工程耗资16.2万元,用劳动力50.4万个工日,完成路基土石方32.2万立方米,碎石路面30.7公里,中小桥6座,整修4座,涵洞44道,挡土墙及护坡1.78万立方米。”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那时全国还有一些地方尚未解放。荔波经历了两次解放。第一次是1949年12月16日,第二次是1951年1月15日。而独荔公路于1951年10月就开工建设了,说明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尽管解放之初新成立的荔波县人民政府人财物特别匮乏,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但政府还是把公路建设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并且一抓到底,持续不断。

1957年11月3日是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是荔波公路建设的里程碑,荔波人终于圆了公路梦。

改革开放后的不断升级改造,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独荔公路虽然通车,但等级非常低,路况非常差,晴通雨阻。直到上世纪末,仍属于山岭重丘四级泥结石路。1998、1999连续两年荔波县委、县政府均把改造独荔公路作为十件实事,1999年7月28日,荔波人民期盼已久的独荔公路油路改造正式开工,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1999年10月25日荔波县独荔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成立。组长:张仕福(县委书记),副组长王家健(县委副书记)、莫俊国(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莫仲禹(县政府副县长),成员为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交通局长王平兼办公室主任。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2001年10月,独荔公路油路改造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荔波终于有了第一条柏油路,总里程74公里,总投资1.4亿元,等级为山岭重丘三级和四级油路。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特别是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独荔公路已经不适应旅游交通的需要。

2012年到荔波旅游人数达405.80万人次同比增长25.87%,旅游总收入34.41亿元,同比增长32.24%。最高峰每天进入荔波的各类旅游车辆几千辆,旅游大巴上千辆。县内车辆也迅速增多,2012年底,全县各种机动车辆 辆,城乡交往日益频繁。那时麻驾高速、驾荔高速均未建设,三荔公路等级低,独荔公路作为荔波北上省州的主要干线,承载压力日益增大,安全隐患日益突出,特别是荔波段,很多地方山高谷深,坡陡弯急,不仅不能“快进”,就连安全通行都得不到保障,荔波对外交通瓶颈问题仍非常突出,再次改造荔波公路的呼声很高。为此,荔波县委、县政府再次作出升级改造独荔公路荔波段的决定,并明确按二级油路改造。改造工程于2013年12月28日动工,2015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路宽12米,总投资3.5亿元。这次改造采取申报国家项目、地方自筹、工程队垫资等方式进行,不设收费站。这次改造还对多处重要路段重新选线兴建,如水利观音峰段,甲良集镇段等。尤其是观音峰段的改线,成功地避开了观音峰景区,为今后景区开发创造了条件。

作为荔波对外交通的第一条老牌公路

独荔公路的作用和贡献是巨大的

他承载几代荔波人的梦想

凝聚若干仁人志士的心血和汗水

它的故事还在延续……

往期精彩回顾

「荔波轶事」荔波第一条公路——独荔公路「荔波轶事」荔波第一条公路——独荔公路

监制:全媒体中心 黎以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