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用藥如同將軍點兵,正確用藥才能打贏“病戰”

中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經驗豐富的中醫,可以用它們來治百病,藥到病除。我們認識中醫,首先要認識中藥,諸藥之性,各有其功,溫涼寒熱,補瀉宜通。君臣佐使,運用於衷,相反畏惡,立見吉凶。

中藥藥性口訣

當歸甘溫,生血補心,扶虛益損,逐瘀生新。

黃芪性溫,收汗固表,託瘡生肌,氣虛莫少。

甘草甘溫,調和諸藥,炙則溫中,生則瀉火。

茯苓味淡,滲溼利竅,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白芍酸寒,能收能補,瀉痢腹痛,虛寒勿與。

醫者用藥如同將軍點兵,正確用藥才能打贏“病戰”

白芍

赤芍酸寒,能瀉能補,破血通經,產後勿犯。

生地微寒,能消溼熱,骨蒸煩勞,兼消破血。

熟地微溫,滋腎補血,益髓添精,烏須黑髮。

黃苓苦寒,枯瀉肺火,子清大腸,溼熱皆可。

天門甘寒,能治肺癰,消痰止嗽,喘氣有功。

梔子性寒,解鬱除煩,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黃連味苦,瀉心除痞,清熱明眸,厚腸止瀉。

醫者用藥如同將軍點兵,正確用藥才能打贏“病戰”

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煩,溼熱皆可。

黃柏苦寒,降火滋陰,骨蒸溼熱,下血堪任。

連翹苦寒,能消癰毒,氣聚血凝,溫熱甚逐。

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癰肺痿,開鬱除煩。

石膏大寒,能瀉胃火,發渴頭痛,解肌立妥。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柴胡味苦,能瀉肝火,寒熱往來,瘧疾均可。

醫者用藥如同將軍點兵,正確用藥才能打贏“病戰”

柴胡

麻黃味辛,解表出汗,身痛頭疼,舒筋活血。

前胡微寒,寧嗽化痰,寒熱頭痛,痞悶能安。

桔梗味苦,療咽腫痛,載藥上升,開胸利壅。

紫蘇葉苦,風寒發表,梗下諸氣,消除脹滿。

葛根味甘,祛風發散,溫瘧往來,止渴解灑。

薄荷味辛,最清頭目,祛風化痰,骨蒸宜服。

獨活辛苦,頸項難舒,兩足溼痺,諸風能除。

醫者用藥如同將軍點兵,正確用藥才能打贏“病戰”

獨活

羌活微溫,祛風除溼,身痛頭疼,舒筋活血。

藁本氣溫,除頭顓頂,寒溼可祛,風邪可屏。

知母味苦,熱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醫者用藥如同將軍點兵,正確用藥才能打贏“病戰”

知母

香附辛苦,快氣開鬱,止痛調經,更消宿食。

白芷辛溫,陽陰頭痛,風熱瘙癢,排膿通用。

白蔻辛溫,能祛瘴翳,益氣調元,止嘔和胃。

烏藥辛溫,心腹脹痛,小便滑數,順氣通用。

枳實味苦,消食除痞,破積化痰,衝牆倒壁。

橘皮苦溫,順氣寬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

枳殼微溫,快氣寬腸,胸中氣結,脹滿堪嘗。

藿香辛溫,能止嘔吐,發散風寒,霍亂為主。

醫者用藥如同將軍點兵,正確用藥才能打贏“病戰”

藿香

青皮苦溫,能攻氣滯,削堅平肝,安胃下食。

南星性熱,能治風痰,破傷強直,風搐自安。

車前子寒,溺澀眼赤,小便能通,犬便能實。

厚朴苦溫,消脹洩滿,痰氣瀉痢,其功不緩。

香薷味辛,傷暑便澀,霍亂水腫,除煩解熱

半夏味辛,健脾燥溼,痰厥頭疼,嗽嘔堪入。

醫者用藥如同將軍點兵,正確用藥才能打贏“病戰”

半夏

蒼朮苦溫,健脾燥溼,發汗寬中,更祛瘴疫。

檳榔辛溫,破氣殺蟲,祛痰逐水,專除後重。

腹皮微溫,能下膈氣,安胃健脾,浮腫消去。

木通性寒,小腸熱閉,利竅通經,最能導滯。

扁豆微溫,轉筋吐瀉,下氣和中,灑毒能化。

豬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腫止渴,陰汗自遏。

醫者用藥如同將軍點兵,正確用藥才能打贏“病戰”

必須鄭重說明,一種藥有多種作用,如果因此而忽視其他方面,將會減低藥物的全面效能。因此,對於每一種藥應當全面瞭解其氣味和效能,再抓住其主治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