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经典著作,《论语》在儒学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 点击右上角【关注】微课知识共享头条号,私信回复“微课”
    ,赠送您国学课堂全网精品微课(定期更新)~

千古经典著作,《论语》在儒学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成书于战国初期,由孔子门生及其再传弟子集录整理。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

焚书坑儒后,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故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传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传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故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千古经典著作,《论语》在儒学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据统计,在《论语》中,孔子讲“仁”的地方共109,讲“礼”的地方共75次。在春秋时期的战争不断的环境中,孔子致力于恢复“礼乐制度”,以便使社会平稳地过渡到一个新的“天下有道”的社会。而他认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就是推行“仁政”,恢复礼乐。

千古经典著作,《论语》在儒学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其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文字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