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土木之變,明朝和瓦剌在打仗的時候,韃靼在幹什麼?

不死的胡楊1

一、土木堡之變始末

明英宗

公元1449年,也就是我們故事的主角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北逃後的蒙古分為韃靼、瓦剌等部,鑑於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聯合蒙古諸部,進攻明朝北邊分兵四路嚮明朝進攻,一時間導致邊境眾多城鎮淪為蒙古縱兵搶掠之地,給明朝安全以極大的威脅。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等人的鼓動下,在對敵情未能充分了解以及未能做好前期準備的情況下倉促決定親率五十萬大軍親征瓦剌。英宗的親征預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宣告失敗,明軍包括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等66名大臣戰死,最不可思議的是在居庸關外的土木堡英宗皇帝也被瓦剌俘虜,成了階下囚,史稱“土木堡之變”。

二、蒙古韃靼與瓦剌

元世祖忽必烈

蒙古貴族北逃後,由於爭權奪利,蒙古被分裂為東西兩部,其中東部為韃靼(忽必烈直系子孫後裔)、西部為瓦剌(忽必烈皇位爭奪者阿里不哥後裔),彼此之間相互的征戰不休。其中瓦剌為了在於韃靼鬥爭而選擇歸順大明,明成祖封瓦剌首領馬哈木為順寧王。公元1418年,馬哈木的兒子脫歡繼承了順寧王的爵位,幾年之後藉助明朝的支持,成功擊破韃靼,兼併了韃靼部眾,成為蒙古草原上北部的實力派。公元1439,脫歡死後其子也先繼位,繼續開展征服與兼併戰爭,並且成功征服了漠南各部蒙古部落,最終成為草原上的實際統治者。此時的韃靼部已經被瓦剌兼併,準確來講,韃靼部從屬於瓦剌部。當然此後瓦剌部衰落,韃靼部重新崛起,並脫離瓦剌部乃是後話了。

三、土木堡之變時的韃靼在幹嘛?筆者推斷應該被也先安排在他處作戰

瓦剌實際掌權者也先

明英宗親征路線經過地點依次為居庸關、懷來、宣府、天鎮、陽和、大同;折回路線為大同、宣府、土木堡,此路線剛好處於也先進攻明朝的重點進攻作戰區,也先勢必會將最精銳、最可靠的士兵都投放到此與明軍一戰,鑑於之前瓦剌部與韃靼部之間的長期鬥爭、對立以及最終瓦剌對韃靼部的兼併,使得韃靼部與瓦剌部之間的仇恨更加深重,韃靼部的暫時從屬於瓦剌是迫於形勢,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韃靼部士兵不可能是也先最信任、最可靠的士兵,由也先親率的中路作戰軍只能是瓦剌部軍隊。

那此時的韃靼部幹嘛呢?翻看史料以及近來研究資料,都沒有涉及到這個問題,考慮到也先作戰目的以及對韃靼部的防範,筆者推斷韃靼部應該是被也先安排去東路進攻明朝遼東地區。原因如下:一是東路軍統帥脫脫不花(此時的脫脫不花已經被也先推上蒙古汗位)是忽必烈直系後裔,是韃靼部最高統治者,可以號令韃靼部將士;二是有兀良哈部的監督,可以確保也先命令能夠得到有效執行,防止韃靼部乘機造反;三是就近在遼東作戰,韃靼部熟悉環境,在作戰中也容易取得戰果,可以很好地側面配合也先的中路軍作戰。


國家人文歷史

所謂瓦剌與韃靼之名的出現及其相互爭雄的局面,是元朝丟失中原大地、北遁後才逐漸產生的。其具體標誌是,當北元昭宗病逝,其弟脫古思帖木兒嗣位後,汗廷已無法有效掌握漠北諸部的政治軍事力量,大汗及其直屬官吏機構和軍隊不敢靠攏,已被阿里不哥後裔和斡亦剌等所謂瓦剌諸部控制的和林城,而只能依賴五投下諸部的供給,徘徊於東蒙呼倫貝爾一帶進退不得,最終在捕魚兒海遭到了明朝大軍的毀滅性打擊。隨後失去大部分力量的脫古思帖木兒汗,在西退途中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俘殺,後者悍然稱汗,所依仗者就是瓦剌諸部,此舉也正式拉開了瓦剌與忠於忽必烈後裔黃金家族正宗的所謂韃靼諸部的爭雄序幕。

在明太祖末年到明成祖時期,明廷對於漠北諸部的政策是分而治之、擊強扶弱,明成祖大張撻伐的數次北伐,也正是基於這個基礎。當時明朝政府重點打擊的對象,是比較強大的由本雅失裡汗和權臣阿魯臺控制的北元韃靼政權,而對於馬合木等瓦剌則採取了扶持態度,在明成祖的五次大規模北伐中,(如果加上失敗的丘褔十萬大軍,就是六次),只有一次是對借勢南侵的瓦剌的打擊,其餘的征伐都是對準韃靼的,而這種政策的直接結果就是,韃靼諸部和依附其上的北元汗廷遭到了嚴重削弱,在明宣宗、明英宗早年,瓦剌勢力已經具有了壓倒韃靼的優勢。

而在宣宗及英宗繼位後的一段時期內,瓦剌內部的綽羅斯家族崛起,其首領脫歡、也先父子不但翦除了太平、巴突孛羅等瓦剌內部的競爭者,更在外部征戰中擊殺了韃靼可汗阿臺及阿魯臺勢力,在其擁立的傀儡脫脫不花汗的旗號下,幾乎統一了漠北。而明朝政府卻顯然對此沒有重視,明太祖、成祖時期的對蒙政策,至此已經完全失去了繼續貫徹的時機。所以,當也先悍然以多路精騎南下伐明,土木之變的慘劇即將上演的時候,是不會出現韃靼諸部在後方牽制瓦剌的奇蹟的,因為當時韃靼已經沒有政府機構的存在,各部首領不是跟隨也先行動,就是蟄伏待機的狀態。


史海悠遊閭春暉

瓦剌,又稱漠西蒙古,其統治者屬於非成吉思汗家族的貴族。

韃靼,又稱東蒙古,其統治者屬於成吉思汗正統後裔,貴族。

韃靼和瓦剌是蒙古部落兩個基本組成部分。



瓦剌和韃靼的關係屬於先後上臺執政一類,又像現在的南北朝xian關係一般。

明朝在明太祖時期把元朝趕入大漠,到了明成祖時期,明成祖幾次親征,更是把尚存的元朝框架打散,變成了韃靼。其實韃靼也只是一個統稱,他們的統治者是成吉思汗正統後裔的時候蒙古就可以稱為韃靼。



但是明成祖幾次親征,不僅打散了元朝框架,韃靼也逐漸式微,陷入內戰和分裂期,瓦剌和韃靼為了爭權奪利,頻繁發動戰爭,互有輸贏。

後來瓦剌也被明朝收拾了一番,便假意南附明朝,被封了三個王,其中實力最強的就是順義王。後來順義王死,其子殺另外兩個王上位,並且趁著明朝仁宣之治的時候不注重軍事短暫統一蒙古,並且立元朝皇室後裔為傀儡。

後來順義王子死,其孫上位,也就是發動土木堡之戰的也先。



因此發動土木堡之變的時候,韃靼和瓦剌是一股統一的力量。在當時這股力量足以讓世界為之側目。

至於朵顏三衛,這個情況有點複雜。一開始因為明朝的攻擊,導致東蒙古許多部落因為沒有屏障而依附明朝,被明太祖朱元璋設置三個衛。後來因為朵顏衛實力暴增,所以便統稱朵顏三衛。

但是衛所設置沒幾年就頻繁發生叛亂,加上明成祖曾經發詔書指責朵顏三衛,反覆無常。所以有史學家考證,朵顏三衛沒有參加靖難之役。

但是但是無論如何,朵顏三衛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能夠取得在寧地區的遊牧權,也就是明初寧王的封地。



至於瓦剌也先入侵明朝的時候,朵顏三衛已經成為了瓦剌的帶路黨。

到明世宗朱厚璁的時候,又發生了朵顏三衛入侵黃河河套的事情,史稱北虜入套。



及至後金時期,女真入侵蒙古,朵顏三衛又成了蒙八旗的一員。

由此可見,朵顏三衛是一個遊離於韃靼和瓦剌之外的蒙古部落。其在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無非是為了生存而變得唯利是圖反覆無常的小部落。


至秦子

首先回答第一小問。

這還得從元順帝北逃說起。

元順帝北逃後,其元朝皇帝的名號尚存。他死後,其子愛猷識理達剌稱帝於塞外。他死後,他的兒子脫古思帖木兒繼位,在洪武二十二年被部下也速迭兒所殺,蒙古諸部自此秩序大亂,一些重要的首領則相繼歸附明朝。而明朝建文四年,韃靼部帥鬼力赤殺害北元第七任汗坤帖木兒,去掉國號大元,自稱韃靼。

有鬼力赤者篡立,稱可汗,去國號,遂稱韃靼雲。


明太祖洪武末年到永樂初年,蒙古諸部分裂成三部:一個是兀良哈部,地處於西遼河、老哈河一帶;韃靼部地處鄂嫩河、克魯倫河和貝加爾湖以南地區;瓦剌部位於科布多河、額爾齊斯河流域和準葛爾盆地。

韃靼在土木之變的時候已經衰弱不堪了。

明成祖繼位對蒙古進行了五次北征,這五次北征對韃靼部打擊構成了不小的打擊,而瓦剌在韃靼部勢力消減的時候,數次進攻韃靼首領阿魯臺。宣德元年,阿魯臺在瓦剌部首領脫歡的打擊下,人畜喪失殆盡,遂投靠兀良哈部,最後仍被脫歡殺死。

瓦剌部在經過馬哈木之子脫歡苦心經營,不僅得到內部的統一,而且在宣德九年,兩蒙古高原諸部吞併,本來想自立為汗,但因為得不到擁戴,仍然立元裔脫脫不花為汗,而自為丞相,掌握大權。

瓦剌脫歡既擊殺阿魯臺,悉收其部,兼併賢義、安樂二王之眾,欲自立為可汗。眾不可,乃立脫脫不花,以阿魯臺眾屬之,自為丞相,陽推奉之,實不承其號令。


而脫歡之子也先繼立後,經過不斷擴張,已經成為一個比北元時期疆域更加遼闊的蒙古政權。

所以很明顯,這個時候韃靼已經被瓦剌吞併了。

而朵顏三衛在土木堡之變前除福餘部逃難至腦溫江外,朵顏、泰寧已經被瓦剌吞併。但是仍然因為利益關係來明朝入貢(極有可能是也先指使),在土木之變時,朵顏三衛由於長年入貢,熟悉地理,做了也先的嚮導,間接的導致了明英宗被俘虜。

畏瓦剌強,不敢背,仍歲來致貢,止以利中國賜賚;……。秋,導瓦剌大入,英宗遂以是役北狩。


論史

1449年,在今天河北境內的土木堡,明朝五十萬大軍同瓦剌軍隊發生了一場大戰,結果明軍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又叫“英宗北狩”。那麼土木之變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明英宗

大家都知道雖然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等人北伐攻下了元朝的首都—大都,但是元順帝是主動退出京師的,因此蒙古還保留有相當的實力。朱元璋為了抵禦蒙古入侵,沿長城內外分封了九王,駐守要地,形成了一道嚴密的軍事防衛邊牆。到了朱棣時期,更是將京師從南京遷移到了北京,實行“天子守國門”。英宗皇帝即位後,蒙古族中的瓦剌部迅速崛起,逐漸統一了蒙古各部,瓦剌部首領也先也有再次入主中原的野心,他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機會率軍南下。

土木之變示意圖

公元1449年,也先派遣3000名使者到北京進貢馬匹,並要求賞金,當時執掌司禮監的太監王振發現也先謊報人數,便減少了賞金。後來也先又嚮明朝求婚,再次遭到拒絕。這樣一來二去徹底激怒了也先,於是他率領瓦剌軍隊南下攻打明朝北方的重鎮大同。大同是北邊保衛京師的重要的屏障,大同遭到瓦剌重兵圍攻,朝廷上下自然不能視而不見。本來已經派遣駙馬都尉率軍支援大同了,但是當時專權的太監王振出於私心卻極力鼓動明英宗親征。王振與英宗朝夕相處二十多年,深得英宗皇帝的信任。於是,英宗皇帝不管大臣們的極力勸阻,把京師交給他弟弟朱祁鈺留守,匆忙帶著集結起來的50萬大軍向大同趕去。英宗和王振天真的認為,瓦剌看到明軍勢大,自然見好就收,不敢與明軍交戰,於是乎他們也不制定任何作戰方略,只知道一味的催士兵趕路。也先得知明軍軍心渙散,在大同附近設伏大敗明軍前鋒,各部明軍得知後,被迫紛紛撤退,幾十萬大軍向蔚州退去。本來大軍安全退到蔚州,明軍雖有損失,但是也不至於傷筋動骨。然而,太監王振又出來一個么蛾子,他命令軍隊掉頭往回跑,原來蔚州是他老家,他怕如此多的軍隊經過,糟蹋了家鄉地裡的莊稼。這樣一來一回,耽誤了最佳的撤兵時機,瓦剌大軍漸漸追了上來。本來明軍還是有可能避免慘敗的,但是等大軍撤到土木堡時,王振卻執意不肯走了,硬要大軍在此地紮營,因為裝運他財產的大車還沒有趕到。土木堡無險可守,也無城牆作為屏障,不久就被瓦剌大軍包圍了。在瓦剌軍隊的攻擊下,明軍毫無鬥志,死傷不計其數,英宗皇帝也被瓦剌軍隊俘虜,明軍損失過半,元氣大傷。這就是歷史上的“土木之變”。

王振

參考文獻

任中原編著:中國通史

崔鍾雷主編:中國通史

張廷玉:《明史》


季我努學社

敗蒙其實就是弱智,曾經統治過中原沒錯,但是被明朝幹趴下了,就該老老實實做中國良民,當時明朝皇帝也說了,無論胡漢,只要順從,皆是漢民。結果呢,一心要跟明朝作對,被明朝驅趕到北邊冷不垃圾資源稀缺的地方,一點意思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