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軟分叉和硬分叉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它們的利害關係

比特幣的軟分叉和硬分叉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它們的利害關係

今天不囉嗦,直接上主題。

1:比特幣為什麼要分叉?

小夥伴們都知道,比特幣用戶的交易數據都保存在區塊中。區塊的大小和保存數據的多少是成正比的。眼下區塊大小約為1m,每個字節約為250kb,一個區塊每秒大約能處理7筆交易。

為了加速比特幣交易時的結算速度,因此需要擴容。

比特幣網絡目前的主要問題是擁堵而導致結算速度慢,影響其支付價值的兌現,限制了比特幣作為全球化數字資產的發展速度。

2:軟硬分叉是什麼?

為了解決比特幣網絡的擁堵問題,出現了完全不一樣的的擴容方法

比特幣的軟分叉和硬分叉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它們的利害關係

a:軟分叉:在原有的比特幣網絡裡面進行優化修改bug(漏洞·缺陷的意思)提升區塊的容量,以segwit(隔離見證的意思,主要解決區塊鏈軟件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比如擁堵)閃電網絡為主流解決方案。通俗的說,就好像一條馬路上堵車,那就再重新鋪一條馬路,來分流主幹道的擁堵,減緩其壓力。

這種解決方式只能讓原有的比特幣網絡和軟分叉之後的網絡進行兼容,而比特幣的主要交易還在主鏈上。然而軟分叉只能治標不能治本,解決的只是眼下的擁堵問題。隨著更多的交易者加入,網絡的通暢又能保持多久呢?,未來還不是要不斷的擴容,這樣對系統的穩定性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b:硬分叉:在原有的比特幣系統上重新升級,另起爐灶,打個比方,就好像一條主幹道上堵車,那我們乾脆就不走這條路嘛,找個地方重建一個地上地下的立交橋,有需要的都上立交橋不就行了。

然而這套系統雖然改變了比特幣網絡的區塊大小,優化了比特幣網絡的處理速度。但是卻不兼容原有的比特幣系統,因為它已經拋棄了原有系統。

硬分叉缺點就是與原有的比特幣網絡不兼容,要求比特幣網絡所有人支持硬分叉,若有部分人不支持,比特幣網絡將會產生兩個比特幣,然而有意思的是這兩個比特幣所存在的區塊鏈卻是競爭關係,這種競爭關係也會導致的價格不平穩,致使比特幣的未來不明朗。

比特幣的軟分叉和硬分叉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它們的利害關係

軟硬分叉的影響

對於我們而言軟分叉沒有也不會產生新的比特幣幣種,我們只需要瞭解比特幣這一種幣的交易方式和k線的升降特點以及擁有一個比特幣主流錢包行了。

而硬分叉會產生新的幣種,而且有可能不止一種新的幣種。因為一旦修改或重構比特幣核心代碼的事情發生了,就會有第一次,第二次甚至第三次,btc1/btc2/btc3456789就都有可能發生,用戶會雲裡霧裡,到底那種比特幣會比較有潛力?到底哪種比特幣支付流通範圍比較大?因此,選擇困難症的小夥伴會崩潰。而且用戶要下載不同硬分叉系統的錢包,給保存和支付比特幣帶來了很複雜折操作方式r。

然而有利必有弊 ,我們的選擇渠道也多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信任的開發團隊開發的比特幣代碼。溫馨提醒:當比特幣分叉不明朗的時候,當軟分叉開始激活算力開始投票的時候,用戶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靜觀其變。不要在分叉過程中去充值和提取比特幣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對礦工而言挖礦的統一行動路徑就是:挖價格高的幣是他們的首選目標。價高難度低並且交易活躍才是礦工們最想要的狀態。價高難度也高但交易活躍,這是次選目標。價低難度低,但是交易活躍,也能湊合,價低難度高,交易活躍,也可以將就,價低難度高而且交易也不活躍,我想這種幣大概也活不過三天吧。

比特幣的結算方式將會因為軟分叉的出現而改變,因為軟分叉可以讓結算變得更快,對於礦工們而言,軟分叉收取手續費的盈利方式不受影響,通過挖礦獲取比特幣的難度也未改變。

軟分叉會帶來全新的比特幣幣種,在試行初期,礦工很容量獲取新的幣種,甚至可以通過競爭重新分配礦池算力。如果交易用戶不活躍,那麼礦工們挖出來的幣價值也將會很低,用戶的活躍度和幣種的價值是成正比的。

所以,哪種幣的未來能夠更有潛力,要靠市場和算力去驗證。當然還有政治因素、交易平臺、等諸多因素也要考慮在內。

對其他利益主體而言:軟分叉的出現將會改變比特幣全節點的結算方式,一部分小額結算會使用第三方結算通道進行確認。結算通道會收取部分手續費。類似於支付寶充話費的商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