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原本来自南方水乡的蔬菜茭白,这些年在新疆人的餐桌上是越来越常见,不但出现在盘中,还扎根本地,在大新疆生根开花,成了一种新型引进蔬菜。

茭白那笋子般的外形,清新的味道,让很多人以为它是某种蔬菜的嫩茎或嫩芽,这么理解也不算错,不过茭白的真身,大概跟你想的不大一样。

菰(Zizania latifolia)

茭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高大直立,高1-2米。根状茎粗短肥厚,叶舌膜质,叶片扁平宽大,顶端尖,长50-90厘米,宽15-30毫米。圆锥花序长30-50厘米,果期开展。颖果圆柱形,长约12毫米,胚小。

菰是茭白的真身,茭白是菰感染了某种特殊菌类导致畸形的茎。一株健康的菰,并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你叫它茭白。

菰一开始走进老祖宗的食谱,可不是作为茭白,而是作为一种祖先们熟悉的粮食:菰米。对现代人来说,菰米算是稀奇食物,餐桌上的粮食与蔬菜经由数千年选择,早已跟古人所见所吃的大相径庭。

李白说“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雕胡饭”就是菰的子实菰米做的饭,菰米也叫雕胡米或者“苽”(gū)。

茭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茭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尽管水稻是中国的原生植物,但菰在中国流行的时间比水稻早得多。《周礼》说:“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

鱼宜菰,是说吃鱼宜配上菰米饭。菰是水生植物,跟鱼本来就难分难舍,菰还可以为鱼类提供越冬的庇护所,以及固着堤岸。

禾本科的植物是粮食之源,大到竹子,小到狗尾草,种子的淀粉含量都很高,都可以拿来充饥。菰的营养在禾本科作物中是很高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5%,稻米只有8%左右。

茭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茭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菰与水稻同属禾本科,它们的外形相似,但能长到两米的菰明显更高大

人类驯服某种作物,不仅看它好不好吃、有没有营养,还要看它是否好种植,好收获。在一亩三分地上投入过多时间,最后没收几个谷子可就不划算了。

菰后来淡出粮食界,主要是因为对种植者不大友好。除了产量远不及水稻,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爱掉粒。一片地里的菰,成熟有先有后,先熟的那些呢,对不起,落地生根,先掉为敬……这让人如何收割?

茭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菰的花序

所以,古人吃菰米,主要是采收野生菰的籽粒。估计水稻这个产量高又统一成熟的宝宝一来,人就索性放弃了对菰的驯化。菰应该是很好吃的,但农业社会毕竟吃饱为上。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菰容易染病。有一种叫黑粉菌的真菌,喜欢寄生在菰身上,只要感染了这种真菌,菰就无法开花结果,不能繁殖。菰是多年生的,头年感染了黑粉菌,它们的孢子跟菰一同越冬,第二年春天长出来的菰还是带菌,怎么都结不出菰米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黑粉菌打消了菰成为粮食的希望,但是,它在菰的茎中寄生之后,会刺激薄壁组织的生长,使菰原本很细的幼嫩茎部急剧膨大成笋状,这就是茭白。

茭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中国人哪儿有能吃却不吃的东西……古人很快发现茭白拥有独特的口感。结果,种菰的目的渐渐改变,加上唐朝后水稻慢慢成为主要粮食,于是到宋代,人们种植菰就不再是为采集菰米,而是采集茭白。

好笑的是,有些抵抗力强的菰在一群病菰里鹤立鸡群,坚决不染病,健健康康地开花结籽,做抵抗黑粉菌小标兵。等吃茭白的农民以为这货是“雄茭”,没有贡献,拔之,铲之!结果可怜的菰越来越不开花结籽了。

看到这里,你一定犯嘀咕:这不就等于吃菰的病灶吗?茭白岂不是骗钱的?

茭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别担心,黑粉菌祸害茭白,并不搭理人类。茭白的营养成分很好,不但有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有大量氨基酸,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蔬菜,除了贵,没什么缺点。

新疆人想见到生长中的茭白,就得到种茭白的农户家才行。有一种跟茭白非常类似的东西,秋天去南山的玉米地里看看,挺常见的,图片有点辣眼睛,忍一下:

茭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尽管长相不像茭白玉雪可爱,这个“玉米瘤”也是一种美味,它也是被黑粉菌感染的病灶,不过黑粉菌也是个挺大的家族,感染玉米的是玉米黑粉菌,跟感染茭白的那种不大一样。

这个东西,在南美又名“墨西哥松露”,生吃、凉拌,炒熟都好吃,就是丑了点,大家能克服一下的话,以后可以试试。

茭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文/ Eva

图/360图库、昵图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