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六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十三陵景區開展搶票活動

昌平的鄉親們,

本週六將迎來第二屆“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自2006年起,國務院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設立為“文化遺產日”。2016年9月,國務院將“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 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凸顯了國家對文化和自然遺產工作的高度重視。2018年,中國迎來第二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為宣傳世界文化遺產,

讓廣大遊客走進文化遺產,

進一步提升全社會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意識

昌平十三陵特區辦事處舉辦了

“遺產地景區搶票活動”。

即日起到6月8日12:00

免費搶票活動

6月9日、10日每天100張

(長陵50張、定陵50張)

本週六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十三陵景區開展搶票活動

本週六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十三陵景區開展搶票活動

十三陵陵區原貌圖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營建600餘年來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及兩位太監。目前已開放的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和總神道。可以說,十三陵整個陵區分佈陵寢之密,地面建築之完整,歷史文化價值之高,在世界上都是極為罕有的。

本週六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十三陵景區開展搶票活動

明長陵

朱元璋兒子朱棣之墓,十三陵之首。用於祭祀的祾恩殿超級大,能看出昔日的超豪華程度。殿內還有很多出土文物的展示,一定要看一下金絲翼善冠,超級精緻,光冠上的龍鱗就用了8400片,絕對的國寶級文物。您想在明十三陵內看到這些國寶級文物和珍寶,現下有兩個去處,一處是定陵明樓前的文物陳列館,另一處則在長陵大殿中展出。

本週六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十三陵景區開展搶票活動

明定陵

明定陵,是明萬曆皇帝朱翊鈞與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合葬的陵寢,也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髮掘了的帝陵。這是我國第一座按國家計劃發掘的古代帝王陵墓,也是我國惟一主動發掘的皇陵。在這裡共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其中有不少稀世珍寶,是研究明代陵寢制度、社會發展的重要實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