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文 / 英伦投资客

2018年4月26日,英国政府在其官网上宣布了一笔重磅投资

英国政府将联合美国科技巨头欧洲电信公司日本风投公司共同为英国的人工智能行业投资10亿英镑(约14亿美元)。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英国政府在其官网宣布对人工智能行业进行10亿英镑的联合投资,以确保英国在AI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投资协议显示,这10亿英镑包括总计3亿英镑的私人融资3亿英镑的新政府支出以及英国早前已经宣布的4亿英镑投资

各大西方媒体纷纷在头条报道了这笔投资。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彭博:英国宣布其AI行业得到14亿美元的投资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CNBC:世界科技巨头用14亿美元的投资支持英国AI产业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每日电讯报:英国政府对AI追加3亿英镑拨款,促进AI产业发展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金融时报:英国投资3亿英镑的政府资金于AI研究

尽管面临巨额脱欧分手费,英国政府依然看好其在人工智能行业的竞争优势,将为其注入巨资。

至于具体的投资将用于何处,英国政府也在今天公布了投资细节,包括一系列AI风险投资公司在英国设立机构;新的AI研究项目立项;开放AI超级计算机商等:

  • 作为计划的一部分,加拿大风险投资公司Chrysalix将在英国设立办事处,并投资1.1亿英镑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 已投资相似业务的日本Global Brain也将在英国设立欧洲总部,并在未来五年中向科技型创业公司投资3500万英镑

  • 微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Facebook也与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和制药公司辉瑞一起,未公开地做出了投资承诺。

  •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剑桥大学同意开放其价值1000万英镑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并将其用于商业用途。

  • 剑桥大学还将为艾伦图灵研究所的一个新的道德数据和创新中心投资900万英镑,该中心将研究人工智能安全以及机器学习的道德使用问题的原则和行为准则。劳斯莱斯控股公司将与该研究所共同开展这些项目。

  • 英国政府则表示将资助1000名为人工智能和相关课题工作的博士,以及为英国中学培训8000名新的计算机科学教师。

英国商务部长Greg Clark谈到笔投资的时候表示:

英国明显是个大家都愿意为了人工智能而来的地方

……我们目前在AI拥有优势地位,如果我们不以它为基础来发展的话,全球其他国家就会抢占先机。”

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运动大臣Matt Hancock则表示:

“英国必须站在新兴技术的前沿,AI产业是使英国成为世界顶级数字产业创业和发展中心的关键。

宣布投资的同时,英国政府今天亦发布了英国AI行业发展战略报告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报告显示,目前已有超过50家技术领先的公司和研究机构在英国AI产业投资超过10亿英镑,其中包括近3亿英镑的私营投资。

英国政府预计到2030年,AI将为英国经济带来2320亿英镑的额外收入,占到英国GDP的10%左右。

到2035年,AI甚至可能会使英国的经济总量增加6300亿英镑。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以下两幅图表来自普华永道于201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反映了AI对英国经济的促进。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因为AI,英国GDP在2030年会高出10%左右。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上图表示AI对GDP和居民消费的贡献,英格兰地区表现最佳

英国“学院派AI”为何战斗力爆棚?

英国的人工智能被视为学院派代表。

作为AI学术研究的领头羊,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及伦敦大学学院等高校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有深厚的积累。

从论文引用率来看,英国研究质量超过中国,略逊于美国。

浓厚的学术环境催生了大量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比如人尽皆知AlphaGo背后的DeepMind,虽然卖给了谷歌,但总部、人才和整体架构依旧全部留在伦敦,保持着自己英国AI公司的全貌。

又比如招聘、法律服务领域的一些AI垂直市场,在北美市场占有最大份额者已经悄然换成了英国创业者。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AlphaGo被谷歌收购后,用的仍是英国国旗

此外,英国政府也是AI发展的给力靠山。

  • 2016年11月,英国政府发布人工智能报告,希望借助人工智能的创新优势提升整体国力

  • 2017年10月15日,英国政府再次发布名为《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的报告,对当前人工智能的研究、市场和政策支持进行了分析。

  • 2018年4月16日,英国议会下属的人工智能特别委员会发布长达180页的报告《英国人工智能发展的计划、能力与志向》,认为英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有能力成为世界领导者

  • 2018年4月26日,英国政府宣布其人工智能行业得到10亿英镑投资

1. AI老家的乡亲们,没有缺席任何一场晚宴

艾伦·图灵这个名字,把人工智能和英国永远绑在了一起。虽然很难说当时的政府和社会是否对得起这位天才。但直到今天,英国政府还在国家战略中着重强调图灵本人带给英国AI的文化与历史加分,足可见他的重要性。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但跟大众想象中不同的是,图灵之后,英国这个AI的老家并没有忘记这门技术。正相反,在近七十年的AI史上,大不列颠的乡亲们频频出手,基本确保了每一场AI大戏中都要露个脸。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为了证明图灵关于智能计算机的判断能否实现,欧美各国科学家都开始了不同的探索。当时主要的实现方式是符号编程,其中就有英国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人工智能的襁褓期,英国人最重要的贡献要属1952年,克里斯托弗·斯特拉奇在曼彻斯特大学编写出了能下跳棋的程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能进行棋类比赛的机器,冥冥中或有天意,最终彻底打败人类的AlphaGo也在英国诞生。

机器能下棋了,这在50年代是石破天惊的一件事。直接开启了第一次国际化的AI产业热潮。更有意思的是,这次热潮虽然主要发生在美国,却是被一个英国人最终埋葬的。1973年,詹姆斯·莱特希尔爵士在调查研究了美国的AI热之后,在议会发表了著名的批评报告。他在报告中罗列了详尽的证据,认为当时流行的基于逻辑学的符号编程,根本无法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这份报告给了AI界当头一棒,直接导致欧美国家大幅度削减AI领域资金,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AI之冬”到来。

后来,AI还是迎来了复兴。

在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刺激下,各国纷纷开始了对知识系统的研究开发计划,英国人也没落后,打造了名叫Alvey的智能知识库系统。虽然这套逻辑普遍被认为是产业泡沫,但它还是激发了英国学术界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技术、人机交互探索等领域的前进,刺激了年轻一代另辟蹊径去寻找AI的未来。

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于英国的“AI巫师”杰弗里·辛顿提出了反向传播算法,力证了神经网络的价值,可谓间接开启了我们今天面临的这次人工智能的“二次复兴”。

有意思的是,DeepMind的两位创始人是在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神经科学组读博士时相互认识的,这个组的创始人正是杰弗里·辛顿。命运之轮可谓玄妙。

总而言之吧,虽然没有多大声量,但英国确实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次AI史上的大事缺席,并且几位英国人还从不同角度改写了AI的进程。

虽然没有酝酿出科技巨头和影响全球的产业革命,但有一件事英国人做到了。那就是让全世界承认,英国,有最专业的AI。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2. 大学,是英国AI
永动机

长期处在研究前沿以及良好的学术生态,英国的大学里始终保留了最强悍的AI研究能力,并且源源不断的酝酿人才,这些资源,成为了今天英国在AI领域“一鸣惊人”的本钱。

比如说,被称为三大专家型AI企业的Swiftkey、DeepMind 和 Ravn,都是获得大学赞助支持,并由学术研究人员直接建立,且源源不断吸收学术人才甚至高级别科研人员的。

有人说今天英国的AI教授都被DeepMind们收割了,这当然是一句戏言,但也侧面证明了这家公司为什么强悍,并且反应出英伦三岛还是有值得他们收割的资源。

多个研究报告都指出,英国的企业家和投资机构在打算进入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时,会习惯性地把科学家聚集在一起,以此作为企业的原始资本。而英国政府也乐于见到这种亦学亦商的现象。

我们来看英国的人工智能公司地理分布(下图),会发现除了伦敦以外,牛津、剑桥和爱丁堡是AI企业最集中的三个区域,这也意味着AI企业密集的拥抱甚至依靠着世界顶级学府的支持。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比如说 Evi、Vocal IQ、Cytora、SwiftKey 和 Darktrace 等英国AI明星企业,全都是在剑桥创建的,从创始人到投资者,全都与剑桥大学计算机学院密切相关。

这种学术为先、高校为源的AI产业文化,极大程度加强了英国不同于世界任何地区的创业优势。

政府并不与企业竞争人才,反而期待学术系统的人才与跨国巨头、创业企业、资本以及孵化器合作,帮助政府获得全球范围内的商业价值。

以学带产,成为了英国AI特有的一张牌。在今天,整个英国的高校扶持AI创业形成了鲜明的“2+5模式”

2是指Alan Turing Institute(艾伦·图灵研究所)EPSRC(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人工智能研究所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Alan Turing Institute(艾伦·图灵研究所)以图灵命名,是英国国家数据科学研究所。被英国政府定义为在整个国家AI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是全国AI的核心。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EPSRC(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人工智能研究所则秉承AI优先原则,提供AI需要的研究经费和系统性支持。

在这两大机构周围,围绕着全英最好的五所大学——

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华威大学,各自培养AI产业生态、领域优势和人才培养项目。

悠久的历史积累;高度的政府支持;完善的产学转化机制,等等因素加在一起,非常直截了当的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件事:让伦敦、剑桥毕业的高等AI人才创业成功,已经成为了英国的习惯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3. 没有巨头,却有战斗力爆棚的创业圈

在今天,英国不到一周就会诞生一家新的AI创业公司。其创业公司能力之强,已经投过美国科技巨头的不断收购,以及AlphaGo的凶猛善战传达给了世界。

但是英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创业公司生猛,却无法诞生巨头的局面呢?

首先还是从英国AI的创业优势说起。保留了高超学术能力的英国,其实一直都在AI商业化上有不少想法。甚至深度学习商业化的技术契机都是在英国提出的,但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等,深度学习在英国一等就是三十年……

终于这个机会还是等来了。如今,在GPU等技术带来的算力提升、卷积、复现神经网络等技术成熟后,创业者有了新的机会。大数据带来的机器学习空间,也在让商业化的天平向技术持有者倾斜。

在此基础之上,风险投资开始注意AI这一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云服务提供商开放了开发框架、公共对AI认知提升,都加速了英国所积累的学术优势,快速向产业化转变。

而政府提供的人才培训计划、财务扶持和学术成果标准化售卖,也给了创业者以粮草弹药。

但要注意的是,种种利好之下,英国也并没有出现能比肩互联网巨头的AI大公司。

英国政府的AI产业报告明确指出:本国人工智能的核心需求是提高现有产业的生产率。缺乏互联网和科技巨头的英国,在希望用AI快速变现的前提下,将不得不与国际巨头合作,希望留住巨头们的资金和专业技能。

刚刚,英国宣布对人工智能投资10亿英镑,“学院派AI”的春天来了

再者,英国作为老牌工业国家和高福利社会,传统产业亟待新的增长突破。所以在英国,AI更多是为这些产业的升级服务,而不注重去开拓新的领域,也与互联网产业较为疏远。

种种原因下,英国的AI公司大部分都是初创公司。而做得好的要么是垂直领域解决细分问题,要么就干脆被收购成为大公司的技术研发部门。从而导致AI公司绝大部分都在寻求种子或者天使轮投资,普遍难以获得资本性增长。

另一方面,由于本土传统产业的需求,以及目前AI获取消费数据的困境,英国人工智能企业中有90%以上都是B2B企业,主要为其他企业提供营销、管理和金融服务。

而在B2B的人工智能业务中,英国公司又主要集中在AI人力资源以及AI金融服务这两大领域中,二者成为了英国创业公司的两大抓手。

英伦投资客写在最后

总结上文,英国的“学院派AI”之所以战斗力爆棚,主要是因为其在象牙塔和商业世界之间架起了无障碍通道

。但于此同时,英国AI也面临没有市场、没有巨头的困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政府持续投入并拉拢盟友,比如在今天拉上美国、欧洲、日本,共同对英国AI投资10亿英镑,一起分享AI这块大蛋糕。

没有市场没有巨头没关系,英国政府准备借助美国、日本、欧洲巨大的市场,一起创造未来的AI巨头,毕竟掌握研发和技术优势的英国AI,已经在世界人工智能产业链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立足研发,联合欧美日大市场,相信学院派的英国AI终会迎来商业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